地域文化与鄱阳叶氏

2013-01-23 01:0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叶兰鄱阳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元代鄱阳涌现出了叶氏、周氏、刘氏、吴氏等众多文学家族,叶氏在其中极具代表性。这一家族历经元明易代不衰,叶懋、叶兰父子在元为官,叶兰做了元朝的遗民,其诸弟出仕于明,家族既保持了的忠孝节义,又维持了繁盛的景况。作为典型的兴起于元代的南方文学家族,叶氏值得关注,然而目前尚未见相关的研究。叶氏敦节义与重文学的家族传统与鄱阳的地域文化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本文考察的重点。

鄱阳叶氏的所存生平资料不多,且存在记载矛盾之处,今依据其诗歌、小传以及方志对其世系考证如下。

叶懋,字德新,鄱阳(今属江西)人。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叶懋四子,长子叶兰,字楚庭,仕元朝为太常寺礼仪院奉礼。入明未仕,大约卒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之后。叶兰弟蕙,字楚芳,登洪武四年(1371)吴伯宗榜十一名,任山东冠县知县,后升青州府同知东昌知府。次弟芷,字楚皋,占籍嘉兴(今属浙江),洪武六年(1373)浙江举人出身,任刑部郎中。季弟菖,字楚逊,习武艺,洪武六年征贼有功,升任辽东卫指挥使。叶兰有妹,嫁蔡氏,远在绍兴路的鉴水、越山[注]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卷十,叶兰《六歌》其三:“有妹在远方,适从蔡家郎。浣苎鉴水阴,采桑越山阳。”。叶兰长子名文稷,元至正年间出生,高隐不仕,卒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6),享年99岁。叶兰还有个女儿[注]叶兰《六歌》其六曰:“有女今已笄,六亲征嫁时。”。

叶懋、叶兰交往的人员较为广泛,上至官员下至僧道,主要以文人居多,包括泰不华、杨维桢、高启、陈基、张雨等,他们游历之地纵贯南北[注]参见拙作《元代鄱阳叶氏考论》。。

一、鄱阳的文化传统

叶氏所在的鄱阳地理环境优越,历史悠久。境内东北依山,西南濒湖,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饶州路总管府,治理鄱阳、安仁、德兴三县,余干、浮梁、乐平三州。鄱阳作为饶州的治所,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与文化中心,明人顾清说:“饶州吴楚之冠冕也,鄱阳于饶为附郭邑,江山之秀独当其全,又饶之冠冕也。”[注]康熙《鄱阳县志》卷二《舆地志·风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页。

鄱阳田沃土丰,素称鱼米之乡。两宋时又远离战乱,因而经济发达,寻常年份乡民自给有余。征诸史籍,南宋期间,江南东路,西路所隶68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上都属向上态势,上贡朝廷的粮食居全国第一[注]参见陈文华,陈荣华主编《江西通史》,李子华《鄱阳东湖十景的形成及其特色》,《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昌盛打下了基础。因为地理环境的优越与经济的繁荣,鄱阳文化发达,风俗向善好学[注]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五《饶州风俗》引宋嘉祐中吴孝宗《余干学记》曰:“江南既为天下甲,而饶人喜事,又甲于江南。盖饶之为州,壤土肥而养生之物多,其民家富而户羡。蓄百金者不在富人之列,又当宽平无事之际,而天性好善。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其美如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65-666页。。康熙《鄱阳县志》说:“鄱当楚尾吴首,背山环水,气候多阴,民无悍戾之性,其言清越,期以礼信相敦,闺教至肃,为七邑冠。……族无贵贱,皆知诗书,训子诵经之声络绎巷陌。”[注]明顾清《追复状元遗迹记》,康熙《鄱阳县志》卷十四《杂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1页。

在鄱阳的历史上,有几位重要人物对该地影响甚大,既有本地的吴芮、陶侃等先贤,又有来此做官的颜真卿、范仲淹等人。

鄱阳习俗重视文化,康熙《鄱阳县志》卷二《舆地志·风俗》说“鄱故望邑,颜范泽在,自无谲习。业儒则耻于就吏,逐末则重于去乡。缙绅爱惜名节,富室亦兢兢身家。”“忠臣癣子接踵而出,吴芮之遗风难泯。山川最清,接吴楚秀气。文献相续,有颜范遗风。其人喜儒,故其俗不鄙。”[注]康熙《鄱阳县志》卷二《舆地志·风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182页。

鄱阳能够形成这样重视文化的好传统,与几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其中“吴芮之遗风”指的是秦朝时任番阳令的吴芮[注]吴芮生平见《汉书》卷三十四。,鄱阳人把吴芮列为第一位对鄱阳发展有过贡献的人加以纪念。吴芮祠,又称长沙吴文王庙,元人元明善有《长沙王庙碑》[注]康熙《鄱阳县志》卷十三《艺文志》,第1049页。《藕香零拾》本《清河集》七卷未收。。叶兰诗中多次提到吴芮祠,《划船歌》:“君不见楚城之东吴芮庙”,《晚归古鉴漫兴十首》其十:“酣醉篷窗发棹讴,西风□□鬓毛秋。起看吴芮祠前路,惟有长江不尽流。”《叶义士溪山饯别图》:“吴芮祠东酌别酒,父老慷慨争留连。”综合叶兰诗中的说法,吴芮庙在楚城东,前有长江经过。

鄱阳在汉代还出过德行高尚的雷义,但是对该地影响更大的是东晋的陶侃。陶侃(259-334),字士行,本为鄱阳人,后徙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初为县吏,渐至郡守。历任武昌太守、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为晋朝履立功勋。陶母教子成材更是成为千古史话。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陶侃之后人。鄱阳陶侃祠在楚城西侧[注]叶兰《划船歌》:“楚城之西陶侃祠”。。

吴芮时代久远,陶侃又仅仅原籍为鄱阳人,他们对鄱阳的影响更多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崇敬,真正对鄱阳风俗影响较大的是唐代的颜真卿与宋代的范仲淹,即所谓“颜范泽在”。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中举进士,曾积极抵御安史叛军。德宗兴元元年(784),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趁机借李希烈之手害他,派其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失声。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唐代宗大历年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曾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史籍并未记载颜真卿在鄱阳任职,或许是史料失载,或许是鄱阳紧邻抚州,鄱阳人还将其隆重纪念,建二贤祠,将他与范仲淹合祭。元人吴存、叶兰都作有《东湖十景》诗,其中一首为《颜亭荷雨》,吴存诗曰:“万斛明珠洗绿盘,鲁公亭上倚阑干。谁知倒挽银河下,天为忠臣洗肺肝。”称颂颜真卿之忠义,徐瑞同题诗也称之为忠臣。叶兰诗同样“缅怀颜鲁公”[注]《鄱阳五家集》卷十,第396页。。

在吴芮、陶侃、颜真卿、范仲淹等人的努力下,鄱阳逐渐形成了崇儒向学的文化传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二、地域文化与鄱阳叶氏敦尚节义的传统

鄱阳人敦尚节义除了颜真卿、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外,更与江万里死难的激励有关。

江万里(1198—1275),字子远,谥文忠,都昌(今属江西)人。父江烨,一生专治程朱理学,母陈氏为理学名儒陈大猷之女。万里曾以朱熹弟子林夔孙为师问学。他历任池州教授、著作佐郎、尚右兼侍讲、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参知政事等职。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江万里以年老多病辞职,这一年,元军大举侵宋,而权臣贾似道不理朝政,江万里观大势已去,补天无力,以疾退居饶州芝山,凿池芝山后圃,名其亭曰“止水”,借物明志,表示将于此以身许国。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二月,饶州被元军攻破,江万里执门人陈书器手与之诀别,流着泪说:“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家共存亡。”言毕,偕子江镐及左右相继从容投水死,一时尸积如叠[注]参见《宋史》卷四一八《江万里传》。。文天祥如此哀悼:“星折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注]《文信国集杜诗》之《江丞相万里第四十五》,诗序曰:“先生居饶州,敌入城,先生投府第中池水死。其弟万顷于厅事上被执杀死,哀哉!”鄱阳建有江公神祠,纪念这位为南宋殉节的忠臣,至明代还重建止水亭碑[注]参见丘霁《重建止水亭碑》,康熙《鄱阳县志》卷十三,第1060页。。

颜真卿、范仲淹、江万里等人的忠义正直为鄱阳良好风俗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鄱阳人为他们建祠祭祀。除了颜真卿等人的祠堂,鄱阳还有程刚愍公祠、忠烈康王庙、忠靖王庙、屈原庙、汪王庙等。程刚愍公祠,祀程振。程振,乐平(今属江西)人,靖康乱遇难。忠烈康王庙,祀康保裔,宋真宗时没于王事。忠靖王庙,祀唐睢阳张巡。屈原庙,祀战国楚人屈原。汪王庙,又名忠烈庙,祀歙县(今属安徽)人汪华,他在隋末曾保护百姓[注]参见康熙《鄱阳县志》卷四《建置志·坛地遗》。。饶州安仁有张将军祠,纪念跟从谢枋得守安仁而最终战死的张孝忠[注]参见欧阳玄《张将军祠碑》,《江西通志》卷一二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鄱阳人为这么多仁人志士建立祠堂,既是对忠义节操的褒奖,也是对风俗的激励劝勉。元代鄱阳人杨玄翁的祖父通守左轩先生在宋朝时,“官守以正直闻,临难以死节著”,他极为仰慕,编著《忠史》,表彰忠臣节妇[注]元欧阳玄《忠史序》,《欧阳玄集》卷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除了这些忠义之士对士风的砥砺,理学对文人敦尚节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宋元时期鄱阳乃至整个饶州的很多文人都研习理学,并以气节相尚。知名者有汤汉、饶鲁、黎廷瑞、吴存等人。

汤汉,字伯纪,号东涧,谥文清。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著有文集六十卷,并注《靖节先生诗》[注]汤汉生平见《宋史》卷四三八《儒林传·汤汉传》。。汤汉学问渊博,为官正直敢言,对师友有始有终,其学术思想最大特点是兼融朱吕陆学[注]参见[越南]阮氏明红《汤汉注〈靖节先生集〉研究》,邓小军教授指导,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他注释陶渊明《述酒》诗,开创了古典字面今典实指的诗歌释证方法,揭示陶渊明忠于东晋,反对刘裕篡位的政治态度[注]参见邓师小军《谈以史证诗》、《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陶渊明〈述酒〉诗补正》,收入《诗史释证》,中华书局2004年版。,为最早表彰陶渊明忠义思想的文人之一。饶鲁(1193—1264),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门人私谥文元。饶州余干 (今江西万年)人。先后从柴元裕、柴中行、黄翰木、李燔等人学习,曾游学豫章、东湖书院,归乡里后建朋来馆,广聚学者,互相切磋。后筑石洞书院,聚徒讲学。“专意圣人之学,以致知力行为本。” 远近从学者甚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荐授迪功郎差饶州州学教授。饶鲁门徒众多,流传甚广,[注]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12页。自宋至明绵延不息。其弟子与再传弟子中仅饶州人就有宋代的余干人赵良淳、史泳、鄱阳人汤伯阳、乐平人朱以实、吴中,元代的浮梁人戴玛寿、吴迂、乐平人朱公迁,明代的乐平人洪初、王逢、鄱阳人何英等等。

《鄱阳五家集》中的黎廷瑞、吴存等人也受到饶鲁影响。黎廷瑞为饶鲁再传弟子,元灭南宋后,他幽居十年,以文墨自娱。至元二十三年(1286),黎廷瑞掌管当地教学之事,他“宾礼耆英,激扬后进,佩衿爻且豆,彬彬有承平风时。”稍后于黎廷瑞的吴存是饶鲁私淑弟子[注]参见《宋元学案》卷八十三,第2826页。,他入元不仕,延祐开科,不愿应试,太守史火亘强起之,得以《尚书》中选。历任饶州路学正、宁国路儒学教授、饶州路鄱阳县主簿等职。吴存早孤,孝顺祖母,友爱弟妹。其学问得之齐梦龙氏,齐氏学于沈贵宝氏,沈氏学于董钵氏,董氏实师朱文公。所以吴存为朱熹的再传弟子。

饶鲁传人宗朱子之学,元代饶州还有陆学传人。陈苑(1256—1330),上饶(今属江西)人。习陆象山学,“刚方正大”、“有忧天下后世之心”[注]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九十三,第3097页。,人称静明先生。门徒甚多,其高弟祝蕃、李存、舒衍、吴谦,称为“江东四先生”,收入《宋元学案》卷九十三《静明宝峰学案》。上饶在元称信州路,紧邻饶州,陈苑四大弟子中的后三人均为饶州安仁人。李存(1281—1354),字明远,又字仲公。博学,好古文。一试不第,即决计隐居。修书屋题曰俟庵,人称番易先生。师陈苑,传陆九渊之学,论学以省察本心为主。著有《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又名《俟庵集》)三十卷。

尽管没有叶氏研习理学的直接资料,但是叶兰友人陈基为黄氵晋弟子,被称为夷白先生,名列《宋元学案》卷七十。与叶懋、叶兰都有交往的泰不华为殉难的忠义之士,同样名列《宋元学案》之中。作为儒学之家,叶氏同样敦尚忠孝节义。叶兰不愿出仕明朝,甘作元朝的遗民,可能受到这种家学家风的影响,叶懋、叶兰诗篇中忠孝节义之辞比比皆是。在母亲70岁之时,叶懋作《母寿》诗,颂扬母亲的养育之恩,表明自己虽然年近五旬,仍然愿做娱亲开心的老莱子。叶懋《送达兼善赴礼部尚书》勉励泰不华在元末风雨飘摇之际为国出力,他说“秦碑磨孝节,禹穴照忠肝”,“匡时当髡兵黑,报国但心丹”,以忠义共勉。叶懋《感兴二十一首》其三颂扬伯夷叔齐的节义,其四歌颂尧舜周孔伊尹等人的功绩,其七曰:“诸葛卧南阳,草庐以终生。治殷作霖雨,佐蜀叹无成。忠心昭万古,日月当天明。”对诸葛亮的忠心推崇备至,他还称颂陆贽“忠烈洪炫赫” 。叶兰同样在诗中崇尚忠孝,比如《祀先还鄱阳简崔氏契家》曰:“忠孝每从危难出,朋游须向死生交。”[注]《鄱阳五家集》卷十一《读陆宣公奏议》。《划船歌》曰:“人生忠孝死有名,世上繁华等闲绝。”他对身边忠孝之人也大力表彰,比如韦大使家有承颜堂,叶兰称之为“孝义门”,乐九成父母早殁,他作养思堂祭祀,叶兰对这位孝子写诗加以歌颂。

叶兰居家以节义的家风教育子女,其《六歌》其六曰:“有女今已笄,六亲征嫁时。富贵谅难恃,贫穷固其宜。所存具鸡犬,许得相追随。呜呼妇人行,节义在无亏。”叶兰勉励女儿不要贪图富贵,而要敢于贫贱,人生最重要的是自己节义无亏。叶兰的节义思想除了家族教育外,与鄱阳尚忠孝节义的文化传统很有关系。

三、地域文化与鄱阳叶氏的文学传统

鄱阳,乃至整个饶州在唐以前文风不盛,本土诗人知名者为唐代的吉中孚[注]据《全唐诗》卷一六三“卢简辞”、卷二九五“吉中孚”等资料,吉中孚为鄱阳人,由于他曾为楚州(今江苏淮安)紫霄宫的道长,入仕后又多次回归楚州休养,因此,有人误认他为楚州人。,他工诗,与卢纶、钱起等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晚唐还出现了鄱阳籍诗人陈陶。宋代之后鄱阳文风日盛,出现了洪氏家族与姜夔等重要文人。洪皓使金不屈,以节义名世。他的六子以洪适、洪遵、洪迈最知名。姜夔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元代的鄱阳延续着宋代的文学传统,宋末元初的文人有汤深、黎廷瑞、吴存、徐瑞、张立仁等。

汤深,为汤汉从弟,宋亡后教授乡里,长于诗歌。黎廷瑞既明理学,更擅长诗文,他“为文必黜百家,崇孔氏,以韩子为宗,尤酷嗜欧阳子,不用奇字生语,而幽然之光、苍然之色绝出笔墨畦径外。诗尤神解,自成一家。驰骋唐宋以还,深入陶谢之室,气韵雄浑,趣味深永。盖不独专美一时矣。”[注]《鄱阳五家集》卷一,第269页。吴存著有《鄱阳续志》、《新志》、《月湾诗藁》、《巴歌杂咏》等。徐瑞一家世为鹊湖望族,祖父云岩与叔祖东绿皆善诗歌,叔洁山居士,与徐瑞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徐瑞与黎廷瑞、吴存、仇远、汤琛及周南翁、许季蕃友善,经常谈论唱和。徐瑞侄徐孜善诗律,其诗存于《鄱阳五家集》卷八,附于徐瑞之后。张立仁,字伯远,号楚闲,世为鄱阳诗书家。入元终生未仕,以教学讲习为业,知名乡里。

元代中后期饶州的文人有李存、甘复、徐明善、朱基、王嫠厘、黄季伦、刘润,蒋惠等。李存诗文兼理学家之义理,与文学家之辞工,有集三十卷。甘复撰《山窗余稿》一卷。徐明善文章颇谈性理,平正笃实、雅洁可诵。朱基曾经名登乡举,值兵乱,隐居以终。王嫠厘,字有成,科举不利,入明官修撰。“诗宗初唐,不尚浮靡。”黄季伦,字淳斋,在元作过校官。“托诗寄兴,礼佛清斋。”刘润,字润芳,“好吟善医”。蒋惠,字贵和,“留心文学”[注]《鄱阳五家集》卷十五刘炳《百哀诗》及序。。

猜你喜欢
叶兰鄱阳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我等你在鄱阳
庐山乘索道
福建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
——扁根带叶兰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人猿泰山之直击凶手(中)
帮她清空购物车的男人
想当锦鲤的她,遇到了帮她清空购物车的男人
我爱韭叶兰
地方戏曲艺术发展的一种实践——以江西鄱阳赣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