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边防官兵高尿酸血症的调查分析

2013-01-24 20:47闵华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5期
关键词:三酰嘌呤边防

闵华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江门市边防支队后勤处卫生队,广东 江门 529000)

某部边防官兵高尿酸血症的调查分析

闵华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江门市边防支队后勤处卫生队,广东 江门 529000)

某部边防官兵;高尿酸血症;调查分析

探讨某部边防官兵高尿酸血症与体质量、血压、三酰甘油、血糖、年龄的相关性,并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2011年,某部512名边防官兵进行健康体检发现的高尿酸血症78例为高尿酸血症组,其余434名为非高尿酸血症组。测量2组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年龄等并进行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中的体质量指数、血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平均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与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中,31~40岁年龄组最高,与20岁以下年龄组、21~30岁年龄组和41~50岁年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肥胖、血压升高、高脂血症、高血糖及年龄密切相关。

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长期的血尿酸增高可引起特异性组织损伤并导致痛风。有报道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等代谢异常有流行病学联系。青岛为沿海地区,饮食习惯与内陆地区不同,且在部队中,由于军人职业特殊,体力负荷及心理负荷高于普通人群。本研究调查了高尿酸血症在边防兵中的分布状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高血糖的相关性,并对高尿酸血症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0年广东地区某部512名边防官兵为研究对象,其中,高尿酸血症78例为高尿酸血症组,其余434例为非高尿酸血症组。2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6.96±5.51)岁、(26.13±4.61)岁,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值分别为(467.32±44.09)μmol/L、(334.66±50.36)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 研究方法

全部受检者禁食12 h以上,次日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应用BS-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深圳迈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试剂检测血脂、尿酸、空腹血糖,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

1.3 诊断标准

①血尿酸>420 μmol/L为高尿酸血症。②三酰甘油>2.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mmol/L。③血压收缩压≥140mm Hg或舒张压≥90mm Hg。④空腹血糖≥6.1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非高尿酸血症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平均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15.01%(157/512),其中以31~40岁年龄段最高,与20岁以下年龄段、21~30岁年龄段和41~50岁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尿酸血症主要是由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出减少与生成增多所致。影响高尿酸血症的因素较多,包括性别、地区、种族、环境、饮食、年龄等。高尿酸血症与肥胖密切相关,据对6163名男性的研究显示,肥胖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44.1%,远远高于非肥胖者(27.7%)。高尿酸血症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而且肥胖的发生也明显增加。Bos等对荷兰鹿特丹4385名居民多年随访调查发现,高尿酸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低者的1.6倍。研究资料表明,无并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约30%伴发高尿酸血症,对儿童和青少年以及成人的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在1975年Bansal等就证实血尿酸水平与血脂异常有关。高尿酸可抑制催化三酰甘油的酶,使血清三酰甘油分解减少,引起高脂血症,三酰甘油异常时脂肪酸合成增加,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增加,嘌呤合成相应增加,导致尿酸合成增加。高尿酸是由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预测因素。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压、血脂、年龄、血糖都有相关性,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这与许多研究结果相符。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年龄明显相关,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加呈增高趋势。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且近年年轻化趋势加剧。边防官兵本应为健康人群,入伍前均进行了严格的健康体检,但本次调查发现,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31~40岁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不合理饮食。边防人员伙食标准高,但由于制定食谱不科学,含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较多,运动量少,造成能量过剩。加之部队地处沿海,日常饮食中多食鱼虾等海鲜,其中贝壳类占有相当比例,由于这些食物都富含核蛋白,而核蛋白的中间代谢产物为嘌呤,尿酸是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从而造成体质量超标,体内尿酸产生过多,甚至造成血脂、血糖、血压偏高。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边防官兵训练任务重,出海时间长,精神压力大,易养成饮酒、吸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而酒精性饮料尤其啤酒中的酵母含量和烟中的尼古丁均可造成体内尿酸增多。③31~40岁这一年龄段的官兵多为干部与中级士官,大多为脑力劳动者,长期盯坐在办公室与电脑旁,面临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闲暇时间减少,体力透支大,少动多坐,生活无规律,营养过剩问题普遍存在。据胡建岳等的调查显示,高收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另外,41~50岁边防官兵的血尿酸浓度低于31~40岁,但高于其他年龄组,考虑可能与这一年龄段的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较少进食高嘌呤食物、较多锻炼有关。Viazzi等的研究显示,肾功能受损与高尿酸血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肾脏是尿酸盐排泄的主要器官,人体内尿酸约2/3经肾脏排泄。随着年龄的增高,肾脏机能逐步减退,肾小球血流灌注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小管排泄功能降低,血尿酸排泄减少而引起血尿酸增高。但由于受条件所限,本次体检未能进行肾功能检查。综上所述,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压升高、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年龄密切相关,互为因果。

4 建 议

4.1 改变饮食习惯

①提倡科学饮食,减少外源性嘌呤来源,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动物内脏、豌豆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控制蛋白质与脂肪的摄入量,防止体内尿酸生成过多。②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③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碱性食物的摄入。

4.2 改变生活方式

①戒烟,限酒,多饮水。②减轻体质量,保持适度体育锻炼。③保持良好的心态。④合理用药,避免使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维生素B12等。

4.3 定期健康体检,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多数官兵不同程度地了解到高尿酸血症的相关知识,了解饮食、运动、饮水和定期检测对于预防、控制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性,从而减少痛风等各类疾病的发生。

R589.7;R82

B

1671-8194(2013)25-0085-02

猜你喜欢
三酰嘌呤边防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金鸡山上守边防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追踪指纹的“证词”
帕罗西汀对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患者血脂影响的临床纵向观察研究
走边防
想吃火锅又怕尿酸高,如何解
痛风
啤酒酵母对嘌呤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