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配合坐浴治疗脱肛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4 05:23陆积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脱肛升阳内服

陆积连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中医院,广西 昭平 546800

中药内服配合坐浴治疗脱肛临床疗效观察

陆积连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中医院,广西 昭平 546800

脱肛;中医药疗法;临床观察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及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慢性疾病。多见于小儿、老年人和妇女。我们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坐浴治疗脱肛6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62例病例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11~65岁,平均(42.5±6.6)岁;病程2个月~3年;Ⅰ度脱垂36例,Ⅱ度脱垂20例,Ⅲ度脱垂6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内服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红参15g(另煎),黄芪30g,山药20g,白术12g,当归12g,陈皮12g,柴胡9g,升麻9g,大枣5枚,乌梅15g,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混匀分早晚2次服。

1.2.2 中药坐浴 坐浴方:补骨脂40g,五倍子30g,金银花30g,乌梅20g,加水3000ml文火煎15分钟左右,取汁,置于盆内热气熏蒸患处,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待水温后坐浴20分钟,2次/d;同时在坐浴后嘱患者做提肛运动。

以上治疗2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制定[1]。治愈:症状消失,肛门指诊病变部位压痛消失,肛门镜检查肛窦充血水肿、破损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肛门指诊病变部位压痛减轻,肛门镜检查肛窦仍有少许充血水肿;无效:症状无改善,肛门指诊及肛门镜检查无变化。

2.2 结果 62例病例中,治愈44例,占70.97%;好转15例,占24.19%;无效3例,占4.83%;总有效率95.16%;从脱出程度看:36例Ⅰ度脱垂患者全部治愈;20例Ⅱ度脱垂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12例;6例Ⅲ度脱垂患者中好转3例,无效3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3 典型病例

赵某,男,64岁,2011年5月11日就诊。反复肛门肿物脱出2年余。初起于排便时脱出约1cm,可自行还纳。日久加重,负重或下蹲均会脱出,便后有时需用手还纳。就诊时脱出约4cm,还纳困难,伴肛门胀痛,小便困难,食欲不振,面色恍白,精神萎靡,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专科检查发现直肠粘膜松弛,轻度充血肿胀,伴局部轻度溃疡,色紫。诊断:直肠脱垂。以上法中药内服配合坐浴治疗,7天后患者自诉已还纳不脱,继续给药7剂,患者自诉完全痊愈,继续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2周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4 小结

脱肛为肛肠科常见疾病,临床多见于老人、小儿和妇女。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收摄,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小儿气血未旺,老年人气血衰退,中气不足,妇女分娩用力耗气,气血亏损,故此发病;此外,习惯性便秘、慢性泻痢、长期咳嗽均易致气虚下陷,不能收摄,引发本病。西医多采用局部注射或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患者难于接受。

补中益气汤源于李东垣之著作 《内外伤辨惑论》,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八味药组成,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是以甘温为主的培中举陷之名方。临床以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为辨证要点,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代表方。依据 《素问·至真要大论》“下陷者举之”,治法以 “虚者补之”为原则,故选补中益气汤强中益气,升阳固摄。外用熏洗坐浴治疗脱肛,可使药物直达病所,迅速起到温经通脉、消肿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配合补骨脂温阳收敛,五倍子、乌梅酸甘收敛,对肠粘膜有显著的收涩作用,煎汤坐浴局部治疗起温阳酸甘收敛之效。内外并用,治疗脱肛效如桴鼓。

按脱肛程度看,本治疗方法对Ⅰ度脱垂可彻底治愈;Ⅱ度脱垂全部有效,部分治愈;Ⅲ度脱垂疗效较差。所以我们认为该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好,也利于保护患者隐私,患者易接受,还可防止交叉感染,可作为轻度脱肛的首选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1]赵世华.综合疗法治疗脱肛50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9):17-19.

R657.1+9

A

1007-8517(2013)10-0069-01

2013.03.28)

猜你喜欢
脱肛升阳内服
合理配制日粮可防鸡脱肛
升阳益胃汤肺系疾病应用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大便时肛门口出现的鼓包是什么?
母猪脱肛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中药内服配合药浴治疗小儿湿疹90例:附单用中药内服30例对照
治疗小儿脱肛中药验方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脾胃论》益气升阳方剂治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