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体质与痰热致病多样性机理探讨

2013-01-25 08:09张安玲丁元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气机中风体质

张安玲,丁元庆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1)

痰热体质是指体内痰热蕴结而形成的素质特征。该体质以肥胖为主要形体特征,其人往往素嗜肥甘醇酒厚味、运动不足,平日可见面部油垢、身重困倦、或睡眠打鼾、心烦急躁、容易口苦口干、或易生痤疮粉刺,大便黏滞或燥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热体质已成为常见的体质类型,并由此构成了临床常见病的重要人群。本文拟对痰热体质发病多样性的机理进行探讨。

1 痰热已成为人群中常见的体质类型

1.1 痰热是人群中常见的病理因素

痰热是临床常见病理因素,根据其存在时间的久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痰热体质,二是痰热病证中的一过性临床表现。其中,人群中以肥胖为主要体态的痰热素质特征构成持久存在的痰热体质类型,如代谢综合征人群;而暂时的痰热证多数只是一个短暂的临床过程,如痰热蕴肺咳嗽属于此类。

1.2 肥胖是痰热体质的基本体态

痰热是常见体质类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则是痰热体质的主要人群。MS包括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等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据统计[1],中国MS患病率已高达14% ~18%,糖尿病患者中高达60%~80%。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149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代谢综合征99例占66.44%。在代谢综合征合并脑血管病组患者中舌苔脉象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脉弦滑,占该组的86.4%。肥胖是痰热体质的基本体态,而代谢综合征是痰热体质的重要人群。如果再加上非肥胖的痰热证,那么痰热体质在人群中的数量会更大。

1.3 华人肥胖人群迅速增加

中国肥胖人群正在不断增长。新近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近20年来中国人的肥胖率和超重率大幅增长[2]。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人增长的体质量几乎等于西方人过去30年增长的体质量。体质量迅速增长,肥胖率升高,必然会带来以肥胖为基本体态的痰热体质比例增加。

1.4 华人是痰热体质的易感人群

超重与肥胖成为许多疾病的易感人群,华人的代谢危险高于非华人。台湾潘文涵博士曾经报告台湾超重和肥胖的情况,指出同等程度超重和肥胖的情况下,华人的代谢危险要比西方人高,因此尤应注意对体质量和体型的控制[3],不断上升的超重和肥胖率应引起人们的重视。由此提示,中医强调的因地、因人治宜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肥人多痰”。肥胖是痰热体质的特征性体形,随着超重与肥胖人数的增长,痰热体质所占比重将会继续增加,与此相关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将会不断增长,因此研究痰热体质及其发病势在必行。

2 痰热致病的多样性

痰热存在于体内,无处不到,随其所在而致病,因而具有致病多端、病机复杂的特点。痰热致病可以先出现形体改变,如肥胖或表现为某些特异的体征,如面部油垢浊腻、舌苔黄腻等,继而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痰热体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有一个“潜伏”阶段。

痰热致病多端。痰热为患见于周身,如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情绪以及心理疾病等。临床常见病如中风、眩晕、头痛、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痫证、郁证、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胀、胸痹、真心痛、心悸、胃痛、痞满、便秘、痹证、积聚、瘰疬、痰核、痤疮、肥胖、癌症、乳癖、闭经、不孕等,无不与痰热有关,因此说痰热致病具有多样性特点。

3 痰热的致病机理

痰热致病的多样性是由其多途径的致病机理所决定。

3.1 阻滞脏腑气机

痰热为有形之邪,往往生于无形之气。气机不畅,津液郁滞,津停成痰。痰郁化热,痰热内蕴。痰热既成之后,有形之邪必然阻滞脏腑气机,变生诸病,如痰热阻肺、痰热中阻、胃气失和等。

痰热阻肺,肃降失常,呼吸不利。肺主呼吸,肥胖者痰热壅滞肺气,影响呼吸,甚至发生睡眠打鼾等,是以有胖人多喘之说。法国学者报告,肺功能受损与代谢综合征尤其是腹型肥胖呈独立正相关[4]。在我们收集243例代谢综合征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打鼾者179例占73.66%。随着年龄增加,无论是否肥胖,打鼾者逐步增长,当年龄超过50岁之后,患者打鼾发病率明显增高。痰热阻肺、呼吸不利、变生诸病,甚至影响肺气肃降妨碍呼吸,发生打鼾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发心悸、白天困倦、瞌睡、嗜卧等;若久而不治则会发生中风、胸痹等疾病。呼吸与肺、肝肾相关,随着增龄脏腑功能日衰,以致痰热浊气加重、气血阴阳日渐不足,其中对呼吸的影响尤为突出。肥胖的老年人颈项粗短,痰热内结阻滞气机,妨碍呼吸,致使清气不入,浊气难出,进而累及日益衰减的脏腑功能,使浊气不化、痰热日甚等。

痰热中阻,胃肠气机失和。痰热常常因为饮食失节而生,既生之后又每每阻于胃肠,妨碍胃肠气机,发生痞满、嗳气、胃痛、腹胀、泛酸、口苦等。

3.2 痰热瘀血内结

痰热蕴结,郁滞气机,妨碍血行,导致瘀血内阻。痰瘀皆为有形之邪,结于脏腑为积聚、痞块;结于皮下为痰核、瘰疬;结于经脉为脉积。如痰热蕴积于肝,使疏泄失常、气血郁滞形成肝积(脂肪肝),导致肝酶异常、肝功能损害、脂肪代谢异常甚至发生肝癌。痰热痹阻心脉则产生胸痹、心痛、心悸等病证。

3.3 痰热壅结,阻滞血脉

痰热可以灼伤血脉,蕴结脉中,形成脉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是当代研究的热点,其发生与痰热瘀积相关。积是中医对体内有形之邪结聚而成的多种病理变化的总称。《金匮要略》说:“积者,脏病也,终不移。”《景岳全书》则将积的特征与产生过程概括为:“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医林绳墨》指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自古至今,多数医家认为局部结块、固定不移者,其病机属性为痰为瘀。中医将颈动脉称为人迎脉,人迎属于足阳明胃脉之部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于人迎脉,其形态又与以上所述“积”的病机特征吻合。因此,丁元庆教授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命名为人迎脉积[5]。人迎脉积发生于痰热体质的MS患者尤多,由此构成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3.4 扰乱心神,蔽塞清窍

痰热为患,极易扰乱神明,蔽塞清窍。痰有形而热扰动,以致痰热变动不居,常常上犯清窍,扰乱神机,闭塞神明,产生眩晕、头痛、失眠、躁狂、厥证、健忘、痴呆、中风、昏迷等病证。正如何秀山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所说:“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

痰热扰心。痰热扰乱心神则心悸、失眠,甚则躁狂;痰热生风则抽搐,痰热闭窍则导致痴呆、神昏等。《明医指掌》卷七曰:“痰迷心窍则遇事多忘。”《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癫狂方曰:“癫狂之证,乃痰火上泛,瘀塞其心与脑相连窍络,以致心脑不通,神明皆乱……痰经热炼,而胶黏益甚,热为痰锢,而消解无从。于是痰火充溢,将心与脑相通之窍络,尽皆瘀塞,是以其神明淆乱也。其初微露癫意者,痰火犹不甚剧也,迨痰火积而益盛,则发狂矣。”

痰热损脑。脑为元神之府,司神机,主运动与感知觉。痰热上扰于脑,神机失和,运动、感知觉失常,发生眩晕、头痛、中风、健忘、痴呆、语言障碍等病证。

3.5 痰热生风

痰热胶结,留着体内,引发诸多风病。痰壅脏腑气机,阻滞经脉,热邪内扰,气机逆乱,可以引发中风、眩晕、癫痫、震颤、抽搐等病证。因而又有“肥人多中风”之说。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风》曰:“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缪仲醇《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较详尽地记述了火热致中的发生机理:“天地之风气既殊,人之所禀……往往多热多痰;真阴既亏,内热原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亦致猝然僵仆类中风证,或……必先显内热之候……刘河间所谓此证全是将息失宜,水不制火。朱丹溪所谓湿热相火,中痰中气是也。”痰热生风是中风病的临床常见证候。

3.6 伤阴耗气

伤阴耗气是痰热体质的重要病机变化。首先,痰热生于气机郁滞,津液不化。痰热既成,津液必亏;痰热内结,热邪极易伤阴。同时气郁化火,火热最易耗气,是谓“气有余便是火”,而“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因此痰热内盛,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亏虚。对30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舌脉进行观察,以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为主,齿痕舌、沉细脉为次,表明其病以痰热为主要病理因素。同时痰热阻碍气机易于成瘀,使痰瘀互结;气阴耗伤往往是继发的病理改变。因此,治疗痰热证需要顾护气阴应当为临证者所牢记。

3.7 痰热见于周身,为患常在局部

痰热体质往往是整体的病理生理特征,但痰热致病每从局部开始。痰热的产生责之脏腑气化失常,气机郁结,津液停滞,或气郁化火,灼津生痰,形成痰热。痰热纠结,发病时往往先从局部开始。最先发病之处,往往是正气薄弱之地,是谓“正虚之处,便是留邪之所”。其次,痰热随所在而致病,由此决定了痰热发病的病证差异,以及相互转化与兼夹的内在联系。如有咳嗽、失眠、胸痹、眩晕、中风之不同;咳嗽日久,变成肺胀,肺胀日久发生神昏;又如心悸患者发生中风进而昏迷不醒,即便神志清醒,日久还可能发生痴呆等。

4 痰热危害严重需积极防治

痰热缠绵难除,致病多端,发病多样,久则致死。以肥胖为体形特征的痰热体质,具有极高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成为当代致死的主要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耗费社会资源,是危害劳动力人口健康的疾病。

痰热可防可治。以肥胖为基础的痰热体质形成大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可以减少或者控制痰热体质的发生与致病,所以说痰热体质可防、可控。总之,痰热体质已成为发病率与致死率极高的素质特征,痰热体质的形成与肥胖密切相关,因此预防痰热致病应当从预防肥胖开始。

[1] 徐成斌.代谢综合征[J].中国医刊,2005,40(3):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部群体司.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J].2010.

[3] 潘文涵.华人超重和肥胖将更易致病[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12-14.

[4] 宣宣.腹型肥胖与肺功能受损有关[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

[5] 丁元庆.从中医角度认识CAS斑块[N].中国中医药报,2010-12-13.

猜你喜欢
气机中风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便携电子打气机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