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

2013-01-25 08:33张向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10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

张向前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乡政府,内蒙古赤峰 02404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及服务体系为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现代化实用技术,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效益及农业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随着新形势的逐步发展,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但是,同其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现有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及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单一、多样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运行机制欠灵活、人员素质较低以及服务手段较为落后,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极不适应。为了进一步推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之一。

1 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及关注程度不够高

客观而言,畜牧兽医管理人员并未严格根据兽医的工作责任体系以及“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等相关要求进行工作任务的落实,而有关领导由于自身认识不足,怕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改革会影响到原来的收入及工资套改,主观上以观望及等待的心态,因而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此外,群众对于畜牧兽医工作发展的效益性理解不足,社会对于畜牧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严重缺乏正面引导,且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足,对我国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1.2 运行机制需要理顺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程度正逐步提高,并多次发文推进改革,但由于县级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而仍然存在管理机构缺失、分散,有名无实,权责不分、职责不清等,导致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行机制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县级畜牧兽医管理机构隶属于多个部门,多头共同管理,出现各部门职能重叠及交叉、运行中互相推诿。容易导致管理成本高、办事效率低、改革速度慢、创新力度小、执法力度差等情况出现。

1.3 知识更新速度慢,技术应用推广不到位

首先,基层畜牧兽医相关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其中,中老年群体所占的比重较高。其次,技术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相关教育及培训力度不足,新进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严重缺乏,不少技术人员知识体系老化,技能较低。很多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入职前并未经过专业性教育培训,工作之后也少有机会进行再教育,其工作多为单一性的服务,一旦面对复杂程度较高的综合防控技术及专业程度较高的规模化饲养时,常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由于基层条件有限很难吸引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加盟,因而制约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4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先后进行了多种法律法规的制定,例如,《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以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还未形成一个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局部仍存在着法律空白或交叉重叠的情况。例如,在动物诊疗规范、执业兽医规范化管理及畜牧产品卫生质量监控等方面仍未立法。此外,还存在着防疫检疫不配套的情况,例如,《动物防疫法》仅仅适合用于对寄生虫及动物传染病进行管理,并未体现出有关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而《动物防疫法》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重叠现象,因而为当前动物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动物疫病的有效控制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1.5 经费欠缺,资金筹措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申请上级经费较为困难,因而造成了基层畜牧兽医部门的经费普遍短缺。申请上级经费困难多表现在补贴、扶持款项没有按照政策进行执行,部分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等方面。例如,“三定”文件中曾指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人员的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中,确保足额发放到位。但是,实际由于各种原因,“三定”工作并未完全落实到位,事业经费严重缺乏,多数人员连工资都很难保障,补贴更是无从谈起。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的管理运行陷入困境。

2 建立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2.1 为各项基层工作职能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由于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的任务较大、工作职能较多,并分别承担着动物卫生的监督与执法、免疫组织的实施,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及疫情调查、畜禽饲养统计、种畜禽及兽药饲料的监督与管理、动物疫病的监测及报告以及畜牧产品安全性监督等多种职能。因此,建立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是确保各项职能得以顺利发挥的重要保障。

2.2 推动畜牧业进一步发展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体系是整个畜牧行业的基础及前沿,其工作及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经营的逐步发展和深入,畜牧业在新时期农业及农村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多数农民对于了解畜牧产品的行情及掌握畜牧产业的生产技术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建立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对于我国畜牧兽医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建立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

3.1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现阶段,我国畜牧行业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又快又好的重要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畜牧兽医的执法力度,全力搞好防疫、检疫工作,大力推进畜牧行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保证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必须提高对于畜牧兽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大小工作均当成重大任务来看待,并依据不同层面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层次培训的开展,通过舆论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改变传统服务理念及方式,主动适应畜牧产品市场的需求及群众的需要,这样才能跟得上形势的发展。

3.2 对管理机构进行科学配置,不断优化运行机制

为了确保管理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保基础畜牧兽医工作运行机制的畅通性,必须从如下方面入手:(1)在省级畜牧兽医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对基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执法、技术支持、技术推广等机构进行进一步建设,并对独立机构进行进一步完善,对挂靠机构进行精简和进一步规范,以推动机构逐步朝着更加健全和合理的方向发展。(2)同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实际运行障碍进行清除,加强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领导,根据兽医工作责任体系及相关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并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管理责任制,并使基层畜牧兽医等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目标管理责任状的签订。(3)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对事故当事人进行追责,应定期对各人员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以量化指标为依据严格兑现奖惩制度。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先进知识及技术

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传统档案资料库,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以便为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运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撑。应进行畜牧兽医文书及科技档案的建立,对有保存价值的资料进行存储,以便为今后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此外,还应进行畜牧兽医局域网的建立,并对最新、最前沿的畜牧知识及技术进行及时发布,以便进一步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团队的整体素质。(1)以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为依据,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经费的争取,以获得有关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从而加大基层畜牧兽医部门经费的投入力度;(2)将行业服务同经营服务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开源节流、以钱养事”的运行机制,在确保基层畜牧兽医公益性服务的前提下进行创收渠道的拓展,以获得更为广泛的经济来源,从而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经费的缺乏进行有效的弥补。

3.4 开源节流,以钱养事,确保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公益服务属性

[1] 徐长顺,吴宝军.畜牧兽医法规与监督执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付立军.沐川县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启示[J].四川畜牧兽医,2010,(10):39-43.

[3] 游安平.嘉鱼县动物防疫“以钱养事”机制运行情况调查及改革建议[J].湖北畜牧兽医,2010,(12):68-72.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动物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