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疗效

2013-01-25 09:57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邢台05403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6期
关键词:交锁断端髓内

关 浩 (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031)

胫骨是人体主要的骨骼之一,较易受到外力的压迫而骨折,因而,胫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以中下1/3最为多见〔1〕。目前临床多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但由于胫骨的特殊性质,软组织较薄弱、血流供应较差,易导致胫骨再次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胫骨干闭合和开放性骨折的首选方法〔2〕。本文对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按入院随机号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45~79岁,平均(47.52±5.24)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5例,摔伤9例,击打伤5例,重物砸伤3例,高空坠落伤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42~76岁,平均(47.03±5.17)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8例,摔伤7例,击打伤6例,重物砸伤2例,高空坠落伤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再次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选择前外侧长弧形部位入路,充分切开暴露骨折段端,清理骨折断端软组织、血块,骨折复位,将锁定钢板插入筋膜与骨膜之间,待骨折复位良好后,经皮开窗拧入锁定3~4枚螺钉固定钢板。固定完成后,冲洗切口,逐层缝合,术后常规负压引流。

1.2.2 观察组 术前常规测量健侧胫骨的长度及髓腔大小,以便选择大小适合的交锁髓内钉。患者行连续硬膜外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取患者平卧位,屈膝>90°,闭合整复胫骨骨折对线对位良好,于髌韧带内缘作3~5 cm切口,充分暴露胫骨结节上缘,从胫骨平台斜坡处依次由小到大扩髓至适当大小,置入髓内钉距踝关节上1.0 cm〔3〕。同时,置入远端锁钉及近端锁钉各2枚后置入尾帽,完全固定髓内钉,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对位对线好,内固定位置良好后,冲洗伤口,负压引流,缝合、包扎〔4〕。

1.3 术后处理 术后48 h内拔除引流,应用抗生素3~5 d。

1.4 疗效评价标准 优: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可完全自理;良: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基本可自理,但踝关节呈间歇性疼痛;可: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基本可自理,但踝关节活动范围<40°,且疼痛频繁发生,需应用药物进行止痛;差: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几乎不能自理,踝关节活动范围<30°,需长期药物止痛〔5〕。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对照组优18例(52.94%),良 13 例(38.24%),可 3 例(8.82%),优良率为91.18%;观察组优19例(55.88%),良13例(38.24%),可2例(5.88%),优良率为94.12%;两组比较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1.39±11.56)min、(75.21±46.52)ml、(19.23±2.37)w;对照组分别为(79.21±12.17)min、(106.01 ±42.35)ml、(24.05 ±3.15)w;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胫骨是人体的主要负重骨之一,对人体的生活活动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但胫骨解剖结构较复杂,软组织少,血流供应差,骨折后对内固定的要求较高〔6〕。而对于胫骨再次骨折者,其髓内的血液供应已完全遭到破坏,因而,重建髓外血流供应是治疗胫骨再次骨折的关键。

钢板螺钉内固定是临床常用的骨折复位方法,其骨折复位满意;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术后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但钢板螺钉内固定对于已损坏的胫骨则较易引起螺钉不稳定;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骨质退化,骨质疏松严重,使固定的螺钉在髓内的稳定性较差,较易发生松动、脱位、转移等〔7〕;同时,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术中操作时间长,对患者的损伤较大。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是临床治疗胫骨干闭合性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法,具有骨折断端血液运行干扰少、允许轴向负荷、对软组织损伤小、操作方便等优点。同时,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采用的是中心固定,可有效促进内植物稳定地与骨组织融合,减轻内植物承载的张应力〔8〕;其次,采取的是闭合复位置入髓内钉,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骨折复位及保护骨折断端血运,促进骨折愈合。本研究结果说明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骨折复位及保护骨折断端血运等优点,避免了软组织损伤,显著保护了骨折部位的生物学环境,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1 徐林益.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J〕.中国医药导报,2006;6(17):125-6.

2 毛 洪,谭红略,赵金坤,等.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7):151-2.

3 邹式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78例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1):76-7.

4 EJ Strauss,R Schwarzkopf,F Kummer.The current status of locked plating: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J〕.J Orthop Trauma,2008;22:479-86.

5 张 曦,许建湘,吕正祥,等.锁定加压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9(2):196-7.

6 孙丰强,胡卫星,王 昀.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3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3):1625-6.

7 Lee YS,Chen SH,Lin JC,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tal tibia fractures:a comparison of medial and lateral plating〔J〕.Orthopedics,2009;32(3):163-4.

8 农增波,赵利敏,赵茂盛,等.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2):2806-9.

猜你喜欢
交锁断端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观察及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