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全域景区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3-01-25 22:32陈连荣余国富何林荣叶连珍张晓龙高洪江吴生法
自然保护地 2013年1期
关键词:武义武义县全域

陈连荣 余国富 何林荣 叶连珍 张晓龙 高洪江 吴生法

(浙江省武义县林业局 321200)

武义县全域景区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连荣 余国富 何林荣 叶连珍 张晓龙 高洪江 吴生法

(浙江省武义县林业局 321200)

根据武义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全域景区化,推进旅游大发展”发展思路,通过到乡镇、村、林区、林业产业专业合作社等深入调研,分析了武义县林业服务“旅游富县”战略实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凸显特色、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夯实基础、统筹加快三大建设,点面结合、提升生态旅游品位,完善机制、加快全域景区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林业服务全域景区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林业;全域景区化;建设;对策

为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科技兴县”战略,加快推进武义旅游综合改革,今年,武义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实施全域景区化,推进旅游大发展”的旅游发展新思路。全县以“旅游空间全区域、旅游产业全领域、旅游服务全民化、旅游发展标杆化”为要求,在县域范围内按照景区的理念和标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经营,推动全局兴旅游,全民办旅游,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武义。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围绕“林业如何服务武义全域景区化建设”,组织开展了调研,通过充分分析林业服务“旅游富县”战略实施现状,到乡镇、村、林区、林业产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凸显特色,有效保护生态资源、夯实基础,统筹加快三大建设、点面结合,提升生态旅游品位、完善机制,加快全域景区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1 建设现状

武义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全县共有林业用地175.26万亩,其中有林地145.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2%。近10年来,该县立足资源特色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加强以生态建设为主体、林业产业建设为抓手的现代林业发展,通过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及重点公益林建设、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村庄绿化工程建设、林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等,为武义构建“北部温泉度假养生游”、“中部丹霞探古养生游”和“南部生态风情养生游” 三大旅游组团,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1.1 林业重点工程与重点公益林建设情况

为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及重点公益林建设。自2001年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以来,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实施办法》,严格保护、强化建设、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平台建设,全县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达64.34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37%。优质林分达45万亩,全县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达31.15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实施完成重点工程人工造林1.53万亩,更新造林4.28万亩,针叶林阔叶化改造0.46万亩,生物防火带建设173公里。

1.2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该县林业产业发展特点,全县积极开展以毛竹、油茶、板栗为主的林业产业建设,加强林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和花卉苗木产业、林下经济培育。通过实施大田、泉溪省级毛竹产业示范区、坦洪省级油茶产业示范区、宣平省级板栗精品园建设,加强科技应用、良种推广,全县共有省森林食品基地5个,基地规模14100亩。苗木产业五大特色板块活力彰显。一是特色乡土树种种植板块,以壶山街道、履坦镇的桂花、大香樟等为主,占全县观赏苗木总面积的34.68%;二是南方红豆杉珍稀苗木种植板块,以熟溪街道抱弄口村、郭洞村为中心,集中了全县60%的南方红豆杉苗木,年销售额占全县的88%以上,年产值达500多万元;三是色块容器苗种植板块,以王宅镇马昂村、履坦镇杨垄村及“履王公路”为轴线,以红叶石楠、红花继木为主要特色,年销售额达1600多万元,占全县21.38%;四是草花、草皮、鲜切花种植板块,以白洋街道下埠口村、程王处村两个花木专业村为龙头,种植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年销售额117万多元,占全县95%以上;五是大型景观苗木种植板块,以熟溪街道林村---武义县梅林园艺有限公司为中心,主要培育大规格榔榆、朴树、榉树等大型景观苗木,数量占到全县的90%以上,苗圃总资产达千万元。同时,全县以林草、林菌、林畜、林禽为主的林下经济,效益达4000余万元。

1.3 村庄绿化工程建设情况

该县积极推进村庄绿化工程建设。截止2011年底,全县通过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共创建省、市、县绿化示范村、森林村庄100余个。同时,积极开展林业观光园区、生态文化基地建设,通过创建省级林业观光园区、国家和省级生态文化基地,使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乡情习俗得到了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1.4 森林公园建设情况

该县牛头山、壶山先后被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为了加强牛头山、壶山的景区建设,该县筹资2.8亿元,完成了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进区公路、入口区和服务区、区内河道整治,完善了牛头山、石门峡、九寨沟等景区服务设施;开展了壶山省级森林公园游步道、观景亭、廊建设以及阔叶林改造工程,实施面积4900亩。通过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使该县南部山区的生态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积极推动了武义“温泉名城、养生胜地”建设、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的创建。

2 存在问题

结合武义林业工作实际,在全县抽取了6个乡镇、3个村、5个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综合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林业在服务武义县实施全域景区化中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2.1 生态景观建设亟待加强提升

温泉、生态、山水、人文是武义县重要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景观既是旅游资源,更是重要保障和基础。调研中发现,武义县一些景区的生态景观,亟待加强或提升。如延福寺、明招寺,周围光秃秃一片,生态景观荒凉;俞源景区入口公路两侧绿化单调,树种配置不合理;一些乡村公路两侧森林稀疏、芒干茅草丛生,入秋以后,一片荒凉景象。

2.2 “四边”区域绿化不理想

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四边”区域绿化状况既是武义旅游形象的名片,更与全域景区化密切相关。据调查,武义县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公路、主要河道两岸基本实施了绿化,但普遍只有一行绿化树,同时存在树种单一、配置不合理、乔木树种偏少、绿化质量差等现象,“四边”生态景观参差不齐。调研中,许多乡镇领导都提出,合理选择树种,加强“四边”区域绿化改造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田林网绿化是实施全域景区化的一项关键内容。

2.3 村庄绿化尚待从“分散经营、各自为营”向“城乡交融、全域覆盖”转变

村庄绿化工程的深入实施,使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乡情习俗得到了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桃溪镇玉堂源村通过创建绿化示范村,并依托武义南部旅游“中间驿站”的区位优势及“百戏之祖”昆曲发祥演绎之地的文化定位,发展乡村旅游,生意红火,成为该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本”。柳城镇新荷村、履坦镇徐主村同样通过实施村庄绿化,并依托当地独特生态、人文生态、乡情习俗优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红红火火。但从武义实施全域景区化的要求上看,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加强村庄绿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发展布局上,从“分散经营、各自为营”向“城乡交融、全域覆盖”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模式转变。

2.4 生态旅游内容不够丰富

在田歌实业有限公司石龙头花卉苗木基地调研时发现,每年入秋以后,经常有游客来到其苗木基地踏游,十几人到几十人都有,他们沿着基地作业道一边欣赏各种花卉苗木,一边还可以采些柿子、柑桔以及一些野果吃吃,怡然自得。大田乡瓦窑头村,满山连片的竹林以及山间田垄青翠欲滴的红豆杉,风景怡人,空气清新。然而,象这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在武义县并不太多,内容也不够丰富。

3 发展对策

武义实施全域景区化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构建东方养生胜地”的总体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富民强县,低碳环保、旅居两宜,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文化引领、项目支撑,全局协调、分块建设,点线带面、循序渐进,突出特色、展现精品”的原则,大力推进重大精品旅游项目和城乡建设,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和旅游资源整合,以养生包装旅游,以旅游激活全域,打响养生武义品牌,努力实现全域景区化发展目标。同时,根据总体要求,在发展布局、产业带动、产业发展、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发展目标要实现“七大转变”。通过调研分析,结合全县现代林业建设实际,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 凸显特色,有效保护生态资源

加强森林资源发展与保护、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森林消防及林业灾害防控。为推进全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主要开展平原绿化、森林抚育行动。由于平原绿化同时也是四边绿化行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主要内容。省生态办、林业厅、住建厅、旅游局已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浙江省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绿化行动指导意见〉等“四边三化”行动指导意见的通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是加快精品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森林抚育是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林分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建议要加强领导、考核和财政投入,推进平原绿化、森林抚育实施。

3.2 夯实基础,统筹加快三大建设

在加快精品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开展森林城市创建。以城市为载体,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化建设为目的,实现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促进城市、城市居民及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共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构建幸福家园方面,主要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村庄建设及兴林富民建设。建议整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森林村庄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3.3 点面结合,提升生态旅游品位

建议围绕平原绿化、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加大提升主要通道、城区主要入口、主要景区入口及其周围的绿化、森林提质行动,全面提升全域生态景观质量。按照三大旅游组团,结合生态、人文特点,提升核心景区旅游质量,同时以核心景区为辐射,做好做足生态旅游文章。如南部山区,以牛头山为辐射,通过加强柳城古镇、十里荷花、台山、桃溪延福寺等景点开发建设,合理布局美丽乡村,加大宣莲、板栗、猕猴桃等生态养生产业及畲族民俗风情开发力度,构建南部生态风情旅游;中北部,以温泉、大红岩景区为辐射,通过加强花卉苗木、毛竹产业建设,建设农(林)观光园区、农家乐,实现产业旅游双推进。

3.4 完善机制,加快全域景区化建设

全域景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体制机制完善创新为先导和支撑。如在全面提升全域生态景观,实施平原绿化、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六大工程建设中,要加强领导考核,完善投融资、经营管理等机制,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难题。对主要通道、景区绿化,首先要有一定规模(每侧15-30米)和树种配置规划,同时通过征用、租用等方式破解土地制约难题,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实施管理责任。

声 明

为了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华东森林经理》编辑部

2013年2月

S731.1

B

1004-7743(2013)01-0041-04

2012-08-20

猜你喜欢
武义武义县全域
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浙江省武义县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武义供销农贸城赏石文化博览会盛大开幕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武义 山水如画温泉城
武义:力促工业垃圾妥善处置
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细化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