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菲律宾起诉中国

2013-01-26 00:53文/高
中国石油石化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国政府钓鱼岛争端

○ 文/高 飞

针对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起诉,我国可以利用此次机会,向全世界明确表达中国海洋管辖的主张。

1月22日,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对媒体披露,菲律宾政府已经正式向隶属于联合国的国际海洋法法庭(简称“海洋法庭”)提交诉状,就南中国海问题起诉中国。菲律宾外交部官方网站一则文章称:“此次上诉是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87条及附件七的相关规定提起的,目的是为了在‘西菲律宾海’争议中实现长期稳定的和平。”

很多人认为此次菲律宾正式起诉中国,将使中国政府面临两难困境,中国政府无论是否应诉,事件的结果可能会对中方产生不利影响。

其实,周边国家多次声称要就海洋管辖争议问题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仅近几年已有若干次。例如,2011年7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公开场合表示“申请国际海洋法庭仲裁或起诉的做法,对于我们而言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虽然有周边国家的多次挑衅,但往往双边之间会通过外交渠道适度缓和紧张氛围,例如上文所讲菲总统阿基诺在2011年7月表示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是唯一途径,但紧接着在8月底他就访问了中国,之后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就有所转变。

即使周边国家真的就海洋管辖争议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中国政府仍然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1982年12月10日发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而中国方面于2006年8月25日根据《公约》第298条的相关规定向联合国提交了声明,表示“对于《公约》第298条第1款(a)、(b)和(c)项所述的任何争端(涉及海洋划界、领土争端、军事活动等争端),中国政府不接受《公约》第15部分第2节规定的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因此,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在接到任何国家对中国与《公约》相关的诉讼请求后,可能根本不需要中国政府的表态就可以直接拒绝受理相关案件。

中国政府始终对外表示愿意就海洋管辖争议问题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友好磋商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中国方面仍然可以做出第二种选择,即名正言顺地参加与相关国家的诉讼或仲裁。这样可以利用公开机会,向全世界明确表达中国就海洋管辖的主张,并将收集整理的相关证据对外界进行宣传。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狼”来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分析好形势,做好应对准备,就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待国家间纷争的立场是,在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公平解决。我国固有的思路是认为国家间的争端,应当由争端的当事国之间进行协商解决,反对他国卷入和干涉,因此不愿接受国际机构的介入。

对于任何针对中国的国际诉讼或仲裁,我国是否采取一概拒绝参加的策略呢?笔者认为应该分析不同事件而采用不同方案。以钓鱼岛为例,假设日方就该岛主权归属问题向国际机构提起诉讼或仲裁,则是一个我们参与诉讼的机会。原因是现阶段钓鱼岛仍属日方实际控制,而中方有大量历史证据证明很早以前该岛就归属中国政府管辖。真正进入国际司法程序,我方可借机主张日方的实际控制无效,因为1972年美国将钓鱼岛的控制权交给日本起,假设以50年实际控制计算,日方可在2022年宣称对该岛的有效管辖未被打断,之后中国政府再向国际机构主张钓鱼岛的所有权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此外,中国政府应明确海洋权益主张,制定统一的海洋战略。中国政府目前也已经在此目标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2012年12月14日代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处提交了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中国政府还应继续高举“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旗帜,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平友好地解决海洋争议,把东海和南海变成一个和平、稳定、合作和发展的区域。

猜你喜欢
中国政府钓鱼岛争端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
从中美贸易争端看WTO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
世行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政策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经济运行数据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十大重要数据
钓鱼岛问题溯源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