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关造纸化学品文献摘要

2013-01-27 11:16
造纸化学品 2013年1期
关键词:施胶题名用量

文献题名:铜版纸高浓涂料的工艺优化

作者:魏雪峰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23-26

该文从铜版纸的成本角度出发,在颜料配比(GCC∶Clay)、固含量、胶粘剂3个方面对高浓涂料配方进行优化,实验证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颜料配比(GCC∶Clay=8∶2),固含量 73.5%,胶乳用量9%,涂布淀粉用量2%。

文献题名:二次纤维聚集态结构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邕文,吕惠琳,王艳,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27-32

摘要:为了研究二次纤维的角质化机理并提出抑制方法,实现二次纤维的高效绿色循环利用,综述了基于共结晶角质化机理的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纤维素聚集态结构模型和氢键链接方式,着重介绍了目前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研究和氢键研究的进展,综述了目前纤维素聚集态研究手段的多样化:计算机分子模拟、广角X衍射(XRD)、交叉极化/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13C(CP/MAS13C NMR),同步辐射XRD衍射、中子衍射和傅里叶红外(FT-IR)。研究内容从对天然纤维素的基本建模深入到分子链水平的原子链接、氢键模式的研究,研究手段经历了从使用单一仪器发展到多种仪器手段辅助表征的过程。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研究将是二次纤维角质化机理研究以及纤维素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献题名:木化生物质玉米秸秆加氢液化产物的分析研究

作者:曹承赟,黎振球,苏彦芳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33-36

摘要:该实验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农林废弃物玉米秸秆为原料,以水作为溶剂,氢氧化钠做催化剂,通过氢气提供高压氛围,在一定温度下实现木化生物质液化,制取生物质油。通过考察反应温度、压力、时间、溶剂以及催化剂种类、用量等因素对液化率和生物质油产率及其产品性能的影响,寻找最佳的液化工艺条件,然后利用多种检测手段对液化产物进行检测分析,包括热值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凝胶渗透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综合考察产物的物化性质和液化反应历程,为木化生物质加氢液化和产物利用提供实验室依据,丰富其理论体系。

文献题名:苯丙微乳液的制备及其在表面施胶剂中的应用

作者:刘文,陈继伟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37-40

摘要:该文利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苯丙乳液,并将其制备成表面施胶剂应用于纸张施胶中。

实验发现:反应温度为85℃,单体总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w(St)=36.7%,w(BA)=41.8%,w(MMA)=18%,w(AA)=2%,w(NaHCO3)=0.4%,w(APS)=0.5%,w(N-MA)=0.3%时,苯丙乳液稳定性和粒径大小最佳。所得的乳液固含量为32.3%,粒径为107 nm,凝胶量为0.08%,吸水率为3.7%,具有良好的粒子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与淀粉、PVA、市售2种苯丙乳液制得的表面施胶剂相比,自制的苯丙微乳液可赋予纸张更为良好的表面性能,施胶后纸张抗张强度可达61 N·m/g,表面强度可达3.52 m/s,施胶度可达 215 s。

文献题名:纳米SiO2/苯丙无皂复合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原位聚合法制备及应用研究

作者:张恒,刘丽丽,张岩冲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41-45

摘要: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苯丙无皂复合乳液表面施胶剂。对乳液聚合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乳化剂用量6%,硅溶胶用量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 h。通过红外光谱(IR)及粒径分析测试对复合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苯丙单体之间存在化学键联。在此条件下可制得稳定、转化率达98%的硅溶胶/苯丙无皂复合乳液,用作表面施胶剂,涂布后的纸页Cobb60值为11.08,光泽度为26.3。

文献题名:改性白泥精制碳酸钙加填及施胶特性研究

作者:胡剑榕,赵丽红,何北海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46-51

摘要:为了弄清碱回收白泥精制碳酸钙的基本特性对应用性能的影响,提高其加填性能和纸张施胶效果,采用淀粉-硬脂酸钠复合物对其进行了包覆改性。研究表明,当淀粉和硬脂酸钠对白泥用量分别为20%和5%时,改性白泥的比表面积降低了 28.3%,Zeta电位降低了29%~56%,表面产生疏水性。通过对比商品碳酸钙、未改性白泥和改性白泥的应用性能发现,在26%加填量下,后者留着率分别高出前二者的25.5%和11.9%。加填量为42%时,白泥加填纸施胶性能较未改性白泥提高119%,接近商品碳酸钙水平。改性白泥加填纸各项强度指标最优,光学性能三者相近。

文献题名:无机纳米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作者:李媛媛,戴红旗,雷文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52-58

摘要:环氧树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热固性树脂,在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作增强剂或者改性剂。然而其质脆,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在环氧树脂基体里添加无机纳米粒子是增韧环氧树脂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文综述了无机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体内的分散方法、无机粒子增韧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的各种性能影响,分析了粒子粒径大小、含量及形态对增韧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阐述了无机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

文献题名: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卫生纸中的细菌含量

作者:田迎新,胡会超,柴欣生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59-62

摘要:该文基于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繁殖数量与其代谢产物(CO2)释放量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测定卫生纸中细菌含量的新方法;同时,考察了不同培养基、纸样处理及接种方式、培养液浆浓对检测速度及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GEA培养基比LB液体培养基能获得更快的检测速度;在纸样处理及接种方式中,ISO 8784-1:2005(E)标准的方法优于 GB/T 20810—2006标准;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检测的准确性,培养液的纸浆浓度不应高于0.5%(摇床转速360 r/min)。在上述条件下,该方法在培养时间8 h时即可实现对卫生纸细菌含量的准确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文献题名:生活用纸安全卫生质量标准析评

作者:郭仁宏,周颖红,黄美仪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63-70

摘要:分析了我国生活用纸的管理法规和产品标准中安全卫生质量要求,指出生活用纸安全卫生质量存在的问题和现行标准中安全卫生质量监管项目缺失,提出完善生活用纸安全卫生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生活用纸测定方法标准的建议。

文献题名:全挥发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氧基含量

作者:谢传龙,付时雨,张亮亮,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71-74

摘要:该文建立了一种全挥发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基纤维素乙氧基含量的方法。按照改进的蔡氏法(Zeisel),在顶空瓶中通过氢碘酸与乙基纤维素反应,使乙氧基转化为碘乙烷,反应结束后加碱液中和过量氢碘酸防止腐蚀进样器和色谱柱,随后抽取微升级样品全挥发顶空进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甲苯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法测定碘乙烷含量,从而计算得出乙基纤维素乙氧基含量。考察了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样品量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微升级样品(<40 μL)在90℃的平衡温度下4 min内可达到近乎完全挥发,碘乙烷和甲苯的质量比与它们的峰面积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7),碘乙烷回收率98.9%(RSD=2.2%,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控制。

文献题名:纤维素结晶度的测定方法

作者:马晓娟,黄六莲,陈礼辉,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75-78

摘要:纤维素结晶度与纤维素物理化学性质密不可分,纤维素结晶度的测定方法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变化,该文介绍了天然纤维素结晶度的主要测试方法: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以及CP/MAS13C-NMR法。

文献题名:构建优势菌群提高好氧污泥对制浆废水的处理效果

作者:陈洪雷,詹怀宇,陈元彩,等刊名及发表时间:造纸科学与技术,2012,31(2):83-87

摘要:利用构建的优势降解菌群强化好氧颗粒污泥,提高制浆造纸废水的降解效果,在厌氧处理的基础上,原始好氧污泥处理后,废水COD由629 mg/L降至203 mg/L,废水色度由 118 C.U.降至 91 C.U.;而强化好氧污泥处理后,废水COD由 629 mg/L降至146 mg/L,废水色度由118 C.U降至72 C.U.。并研究了好氧处理阶段的微生物过程反应动力学以及制浆废水COD降解动力学,建立了该处理阶段废水COD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文献题名:蔗渣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的发生量

作者:邱昱桥,刘秋娟,李静,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1-4

摘要:研究了蔗渣原料在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的甲醇发生量,探讨了不同蒸煮条件对甲醇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用碱量的增加、蒸煮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甲醇发生量也随之增加。当用碱量从13.5%增加到18%时,总甲醇(游离甲醇和甲醇盐之和)发生量从1.87 kg/t(对绝干浆,下同)增加到3.21 kg/t;当蒸煮温度从145℃升高到165℃时,总甲醇发生量从1.61 kg/t增加到2.64 kg/t;甲醇发生量随着卡伯值的减小而增加,卡伯值在14~18之间时,这种变化趋势更明显。

文献题名:一种快速测定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的方法

作者:陈海祥,胡会超,柴欣生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5-8

摘要:研究了一种快速测定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黑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后,采用0.100 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省去标准滴定法中样品静置沉淀及过滤等步骤。对桉木不同蒸煮工艺下产生的黑液样品的滴定结果表明,桉木碱法制浆黑液中残余有效碱直接滴定法的终点pH为10.2;且终点pH在10.2±0.05范围内的测定精度可以满足残余有效碱分析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适用于生产中对桉木黑液残余有效碱的快速测定,也可供其他碱法制浆生产企业参考。

文献题名:不同废纸脱墨制浆性能的研究

作者:刘成良,刘曙光,赵年珍,等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9-14

摘要:在实验条件下,从灰分与纤维组成等方面对不同废纸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废纸脱墨浆的光学性能、油墨含量、物理强度性能等。研究发现,不含机械浆纸的白度高,其成浆残余油墨最低,尘埃少,强度相对要好,能满足配抄白度为85%文化纸生产要求。含机械浆纸脱墨制浆得率高,制浆成本低,但因其脱墨浆固有的低白度、高尘埃,无法满足高比例脱墨浆配抄文化纸生产的要求。

文献题名:改性淀粉-TiO2体系对含不同填料的脱墨浆助留助滤效果研究

作者:李艳,陈小泉,沈文浩,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15-18

摘要:改性淀粉-TiO2体系作为助留助滤剂通过与含不同填料的脱墨浆作用,考察对浆料和填料的助留助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淀粉-TiO2体系对浆料的留着以滑石粉为填料时最好,当两性淀粉(AmS)用量为0.4%、纳米TiO2用量为 0.2%时,滑石粉为填料时总留着率达到91.8%,滑石粉留着率为94.3%;高岭土为填料时总留着率为87.8%,高岭土留着率为90.3%;钛白粉为填料时总留着率为87.3%,钛白粉留着率为91.1%;碳酸钙为填料时总留着率为81.4%,碳酸钙留着率为69.5%;滤水时间则是碳酸钙为填料时最少,为20 s,其次分别是滑石粉33 s、钛白粉48 s、高岭土53 s。

文献题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旧报纸的裂褶菌粗酶液脱墨

作者:黄霞彩,赵德清,陈继伟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19-24

摘要:利用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在限氮培养条件下产生的粗酶液对旧报纸进行脱墨,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影响脱墨的主要因素酶用量、温度和pH进行优化,得到了用于预测脱墨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ERIC值)和白度值的数学模型。模型方差分析和响应面曲线分析表明,pH对裂褶菌粗酶液脱墨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优化结果显示,当酶用量0.20 IU/g、温度52.5℃和pH=6.5时,脱墨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最低,为208.0 mg/kg;当酶用量0.24 IU/g、温度 52.2℃和pH=6.5时,脱墨浆白度最高,为53.3%。验证实验证明了模型优化的准确性。

文献题名:造纸法烟草薄片浆料系统中树脂和胶粘物的测定

作者:严新龙,张钰,李新生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25-28

摘要:采用索氏提取法对用造纸法生产烟草薄片各工序浆料中的树脂和胶粘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合适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为二氯甲烷、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 h;树脂和胶粘物含量在整个浆料体系中随输送方向呈现出1个显著降低、2个微量降低和1个突增后急速降低的变化过程,显著降低与微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与木浆的加入和沉积作用有关,突增的原因来自浓白水的引入,突增后急速降低的原因为成形网的脱水。白水的循环使用明显影响烟草薄片浆料中树脂和胶粘物的含量。

文献题名:低引燃倾向卷烟纸在混合型和烤烟型卷烟中热分解产物研究

作者:刘志华,何沛,刘春波,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29-35

摘要:采用热重-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3种低引燃倾向(LIP)卷烟纸、2种成品烟丝(混合型、烤烟型)、以及LIP卷烟纸与烟丝混合样品的热分解性质。采用电镜观察LIP卷烟纸的表面物理状态。结果表明,经LIP材料涂覆过的卷烟纸表面透气孔明显减少,热分解温度也稍低于未涂覆部分。各样品的热分解产物经红外谱图判断,生成的主要物质种类变化不大。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当3种LIP卷烟纸用于卷烟时,混合型卷烟的热分解产物没有变化,烤烟型卷烟生成的双戊烯的相对含量会减少,但其主要成分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文献题名:大型纸机膜式施胶机的改进方案

作者:危志斌,张瑞杰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48-51

摘要:介绍了山东太阳纸业天章19号纸机膜式施胶机的改进方案以及在降低施胶机运行成本、提高施胶质量和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方面取得的成效,改进后施胶机综合运行成本降低幅度达42.6%。

文献题名:制浆和漂白过程中草酸根的产生及其控制

作者:李海龙,詹怀宇,柴欣生,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52-55

摘要:阐述了制浆和漂白过程草酸根的来源及其形成机理,并对制浆和漂白过程中草酸根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进行了介绍。探讨了草酸根对制浆造纸工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危害,提出了控制和减少草酸根产生的相应对策。

文献题名:纸浆纤维形态测量非偏振光法与偏振光法的比较

作者:陈春霞,欧海龙,邓健信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国造纸,2012,31(5):70-73

摘要:比较了纸浆纤维形态2种测量方法(非偏振光法与偏振光法)的差异,探讨了它们的测量原理及特点。偏振光法利用纤维的晶体结构使光线的折射指数随偏振光方向而改变,通过一组正交偏光镜来区分纤维及纤维以外的物质(如气泡)等。非偏振光法与传统的显微镜观察法相当,可以观察纤维的真实形态,利用非偏振光源来形成纤维及纤维以外的背景的高对比图像,从而区分纤维及纤维以外的物质,并通过前处理方式去除气泡的影响。

文献题名:黑液气化联合合成二甲醚技术方案

作者:农光再,鲁炳辰,黄丽,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0):47-50

摘要:该文初步设计黑液气化联合合成二甲醚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以造纸黑液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气化方法生产合成气,继而经过CO部分转化反应、甲醇合成反应和二甲醚合成反应来制备二甲醚,实现工业废料的资源化利用。

文献题名:改进玉米秸秆化学预处理提高后续生物酶解糖化效率的研究

作者:李强,王海松,高扬,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0):51-55

摘要:采用 NaOH、NaOH+AQ、NaOH+Na2SO3、H2SO4+Na2SO3、NaOH+Na2S以及 H2SO4预处理玉米秸秆,通过改变最高温度和药品用量考察了不同处理方式对酶解效率及总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采用NaOH+Na2SO3预处理有利于提高后续的酶解效率及总糖得率。在140℃及10%用碱量时,碱性亚硫酸钠法的处理效果最佳,聚葡萄糖和聚木糖的酶解效率分别达到84.7%和81.1%。基于初始原料的总糖得率约为0.44 g/g(初始秸秆),相比同样条件的单一NaOH预处理提高了13.5%。

文献题名: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及麦草甲酸木质素在钙钛矿催化体系下催化活性比较

作者:邓海波,王方,龙柱,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0):56-59

摘要:考察了玉米秸秆高温爆破法制浆酶解木质素(EL)以及麦草甲酸木质素(SL)在 LaMn0.8Cu0.2O3催化体系下催化湿法氧化为芳香醛反应中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麦草甲酸木质素的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紫丁香醛的最大得率分别提高33%、65%和48%,最大得率分别达到0.56%、2.97%和4.91%;而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分别相应提高85%、57%和208%,最大得率分别达到2.90%、5.07%和14.6%。同时发现麦草甲酸木质素无论在无催化反应还是该催化体系下各芳香醛的得率均远低于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其原因是麦草甲酸木质素发生了严重缩合,而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接近原始木质素,未发生缩合反应。

文献题名:生物质精炼过程糖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丛高鹏,施英乔,时锋,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0):60-64

摘要:林基生物质精炼将更多的木材组分加以利用,转化为更多的化学制品和能量载体,实现林基生物质资源高效的工业化利用。其中关键技术在于传统造纸行业未充分利用的半纤维素。近年来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学者着力于半纤维素水解糖液的分析研究,其中基于现代仪器的分析方法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分析手段。该文作者根据文献调研总结了可服务于该新兴领域的分析方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综合参考。

文献题名:慈竹置换蒸煮对己烯糖醛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佩燚,张美云,夏新兴,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0):65-70

摘要:研究了慈竹置换蒸煮过程中预浸渍段、温充段、热充段NaOH用量及硫化度对置换蒸煮和蒸煮过程中己烯糖醛酸(HexA)产生的影响,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可降低纸浆中HexA含量,不仅有利于纸浆卡伯值的测定,而且可以减轻对后续ECF漂白的不良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预浸渍段NaOH用量从2 g/L到10 g/L变化时,HexA的含量从4.278 μmol/g增加到了6.515 μmol/g;温充段的NaOH用量对置换蒸煮中HexA含量影响较小,当NaOH用量从5 g/L增加到15 g/L时,HexA的含量仅降低了0.85 μmol/g;热充段NaOH用量对HexA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当热充段NaOH用量从20 g/L增加到40 g/L时,HexA 的含量从 14.14 μmol/g下降到 4.28 μmol/g。硫化度对HexA含量影响较小。当预浸渍段NaOH量浓度为10 g/L、温充段NaOH用量为15 g/L、热充段NaOH用量为30 g/L,硫化度为23%时,浆料中HexA的含量仅为6.51 μmol/g,去除HexA的影响后,浆料卡伯值为12.0,得率为44.21%。

文献题名:纤维分级设备对杨木P-RC APMP细小纤维性能的影响

作者:林涛,宋建伟,王志杰,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0):70-73

摘要:对杨木P-RC APMP进行了纤维筛分分级制取细小纤维试样,对比探讨了DDJ与SWECO圆形振动筛两种细小纤维筛分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分级设备细小纤维筛分收益率均随着筛网目数的增加而下降,但SWECO细小纤维的筛分收益率明显高于DDJ细小纤维。DDJ细小纤维具有更高的表面电荷量、更高的扭结指数、卷曲程度和更多的丝状组分,而SWECO细小纤维具有更高的黏度、更高的纤维束含量。

文献题名:热敏纸发色时间-温度-灰度模型的研究

作者:陈潇楠,王斌,纪刘全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0):74-76

摘要:通过高温加速发色实验探究热敏纸发色时的灰度值的变化规律,建立热敏纸的时间-温度-灰度变化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热敏纸的时间-温度-灰度值变化模型与军用快餐米饭的时间-温度-质量模型相近,因而热敏纸可用于指示耐贮食品的质量变化。

文献题名:预水解硫酸盐法溶解浆置换蒸煮技术

作者:单连文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0):77-82

摘要:简要分析了预水解因子与半纤维素提取率的关系及对置换KP法蒸煮浆料得率、卡伯值、黏度、强度的影响,介绍了预水解置换蒸煮溶解浆生产流程及工艺技术特点。

文献题名:漆酶处理马尾松KP纤维形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梦茹,乔军,应广东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6-8

摘要:以马尾松KP为原料研究了漆酶处理对纸浆纤维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漆酶处理可使马尾松KP纤维粗度下降,纤维的卷曲指数和扭结指数上升,而对纤维的平均长度没有明显影响,对细小纤维百分比的改变无规律可循。同时研究发现,漆酶处理对马尾松KP的湿抗张强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漆酶处理后O、OE和OQP的湿零距抗张强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文献题名:新型过氧化氢漂白活化剂4-(2-壬酰氧基乙氧基羰基氧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作者:孔祥文,李召静,张静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9-12

摘要:研究了以2-壬酰氧基乙基氯甲酸酯和对羟基苯磺酸钠为原料,水为溶剂,氢氧化钠为缚酸剂,合成一种新型过氧化氢漂白活化剂4-(2-壬酰氧基乙氧基羰基氧基)苯磺酸钠的清洁工艺,考察了影响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2-壬酰氧基乙基氯甲酸酯)∶n(对羟基苯磺酸钠)∶n(氢氧化钠)=2.0∶1∶2.5,水为溶剂,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 4 h,4-(2-壬酰氧基乙氧基羰基氧基)苯磺酸钠的收率高于67.0%。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易控,环境友好等优点。

文献题名:草浆白泥碳酸钙对AKD施胶性能影响的探讨

作者:高先强,王建,王志杰,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12-15

摘要:为了了解白泥碳酸钙对AKD施胶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制备白泥碳酸钙的绿液和生石灰对AKD施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液和生石灰都对AKD的施胶性能有抑制作用,且绿液的影响要大于生石灰。除去绿液的水不溶物或生石灰的酸不溶物,能够较好地改善白泥碳酸钙对AKD施胶性能的抑制。

文献题名:针叶木化学浆高温液态水处理制浆粕工艺研究

作者:徐永建,袁诗敏,岳小鹏,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16-19

摘要:以针叶木化学浆为原料,采用高温液态水工艺进行降解、次氯酸钠氧化调整聚合度和碱精制,制备化纤用浆粕,并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如有效氯用量、温度、时间及浆浓等对浆料甲纤含量及聚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浆浓9%、温度180℃、时间40 min的条件下对针叶木浆进行高温液态水处理,纸浆甲纤含量为88.47%,聚合度降低到768;在有效氯用量2.0%、温度50℃、时间1 h的条件下对高温液态水预处理后的纸浆进行次氯酸钠氧化,纸浆甲纤含量达到91.54%,聚合度降低到528;在用碱量13%、20℃的条件下精制纸浆1 h,浆粕的甲纤含量达到95.85%,聚合度达到536,浆粕的总得率为73.46%,甲纤含量和聚合度均可以满足黏胶纤维用浆粕的要求。

文献题名:草浆黑液水热炭化法碱回收研究

作者:张金平,魏志平,王云山,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20-25

摘要:草浆造纸黑液经水热炭化法二级处理,黑液COD去除率可达95%,脱硅率超过80%,色度降低80%。水热炭化液经预蒸发、石灰乳苛化,碱回收率介于77%~81%。水热炭化料经炭化、水蒸气物理活化可制备活性炭产品,其吸附性能达到商品级活性炭。水热炭化法处理造纸黑液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文献题名:利用显微技术测定脱墨浆内细小油墨粒径方法

作者:姚胜,梁福根,李艳艳,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26-27

摘要:在评价废纸脱墨效果的方法中,无法测定粒径小于8 μm的油墨颗粒,但这部分油墨对白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通过显微成像技术及图像颗粒分析系统对脱墨浆中的油墨粒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最小可以测出粒径为1 μm的油墨粒子,可以为脱墨实验提供更好地检测油墨粒子粒径分布的方法。

文献题名:非硅系PU革离型纸原纸的开发

作者:黄小雷,刘文,刘群华,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28-32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针对非硅系PU革离型纸最重要的3个性能:强度、耐热性和纸膜结合强度,对增强剂的用量进行了3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对耐热剂某金属氧化物的用量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纸膜结合强度对原纸的平滑度和孔隙率的特殊要求。结果表明:增强剂的最佳添加量为CS用量为1.5%,PAE用量为0.8%,CPAM用量为0.06%,耐热剂某金属氧化物的最佳用量为6%;原纸的平滑度相对于孔隙率而言,对纸膜结合强度的影响更显著。

文献题名:溶解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周淑芳,赵传山,吴朝军,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33-36

摘要:溶解浆具有α-纤维素含量高,反应性能好,白度高,聚戊糖含量低、灰分低以及尘埃度低等特点。该文综述了目前溶解浆的发展状况,包括原料,制备工艺和现存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溶解浆的发展趋势。

文献题名:耐高温纸主要影响因素及耐温机理研究

作者:梁攀,龙柱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37-40

摘要:采用在原纸表面多层涂布有机耐高温助剂和浆内添加无机耐高温助剂的工艺制备了一种耐高温纸,研究了施胶剂用量、有机耐高温助剂的用量对耐高温纸耐温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FT-IR、TG-DSC等现代检测方法对自制耐高温纸表面结构进行表征和耐温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证实:在纤维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耐高温薄膜,当纸页在180~200℃下受热时,无机耐高温助剂吸收热量,有机耐高温助剂中的基团如甲基、苯基等发生分解,吸收热量,降低纤维表面的温度,防止纤维发生热降解。

文献题名:树枝状聚合物对轻质碳酸钙加填纸张性能的影响

作者:刘军海,代红灵,王俊宏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41-44

摘要:在轻质碳酸钙研磨时,加入1%的自制树枝状聚合物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对轻质碳酸钙悬浮液的分散起到很好的作用,其黏度下降50%以上;作为造纸填料使用时,其加填纸张的抗张强度、耐破度、撕裂强度都有显著提高。

文献题名:粉煤灰纤维配抄文化用纸研究及其中试方案

作者:刘永顺,庄耀礼,刘建华,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45-48

摘要:对粉煤灰纤维配抄文化用纸进行了实验室小试,分析了粉煤灰纤维对文化纸各项质量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制订了中试方案,指出了使用粉煤灰纤维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中试的技术要点。

文献题名:中段水污泥在瓦楞原纸生产上的应用

作者:曾金枝,冯桂平,侯党伟,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64-66

摘要:主要探讨了中段水污泥用于高强瓦楞原纸的最佳工艺和生产应用效果。应用最佳工艺:污泥改性剂的溶解浓度为0.1%,污泥改性剂对中段水污泥的用量为0.15%,改性后的中段水污泥对废纸浆用量为3%。生产应用效果:在保证瓦楞原纸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吨纸生产成本下降53元,并且解决了制浆造纸中段水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

文献题名:脱墨浆漂白过程自动加药系统用于实践

作者:刘正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67-69

摘要:介绍西门子公司的纸浆漂白自动加药系统的功能及其在南纸300 t/d废纸脱墨浆生产线上的应用实践。

文献题名:白泥烟气脱硫工艺控制研究与实践

作者:宋翠红,陈松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76-79

摘要:碱回收白泥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脱硫效率高、以废治废综合利用的特点。但由于该工艺推广应用时间短、工程运行经验少、工艺流程复杂、涉及环节岗位多,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出现SO2排放浓度不稳定、波动较大,甚至容易出现烟气排放超标的情况。找出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制定合理有效工艺控制指标和手段,是确保脱硫系统稳定达标运行的关键。

文献题名:造纸用轻质碳酸钙的制造技术

作者:吴国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2,33(12):82-86

摘要:轻质碳酸钙作为造纸用填料和涂布纸用颜料,在现代纸业中,具有其他无机、有机填料和颜料不可替代的地位。至今,国际知名公司仍将各种类型的轻质碳酸钙的制造与应用技术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引进、参考借鉴国际先进专利技术要旨,对开展中国纸业相关创新型产品的研究至关重要。

文献题名:空气滤芯原纸的试生产

作者:乔引庄,呼文来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2,31(5):1-2

摘要:简要介绍空气滤芯原纸的试生产过程及相关情况。

猜你喜欢
施胶题名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栖凤阁题名记
新型乳液型表面施胶剂的开发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文章题名要求
文章题名要求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浅议OTC解表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表面施胶淀粉对箱纸板的渗透及增挺作用
可替代中性松香施胶剂的新型施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