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赊店古镇空间形态分析

2013-01-28 08:25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51200
大众文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街巷古镇街道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

一、赊店古镇概况

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南阳盆地的东北部边缘,因东汉时期刘秀在此赊旗起义而得名。明清时期发展为南北九省的商业交流城镇和必经的交通要道,具有悠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风格鲜明的空间环境和传统的古典建筑,并完整地记录着古镇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历程。

二、赊店古镇的历史沿革

赊店镇历史源远流长,在辖区范围发现的谭岗、潘庄、茅草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足以说明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后因刘秀起义时在此赊旗招兵而封名为“赊旗店”。赊店镇背靠伏牛山,由于伏牛山麓山溪纵流,最终汇成潘河、赵河两条大河,两条河流经过赊店镇西,最终到达长江。古代交通主要依靠水路,潘河是赊店境内的水运交通要道,也是连接南北货物交接的重要水系之一,极易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地,促进其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清雍正年间,作为唐河上游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赊店成为南北九省必经的交通要道和重要的商业交流城镇。到了咸丰年间,成为名震中州大地的军事和经济中心。光绪年间,河道淤塞,水量逐渐减少,影响了货船的来往通航。同时京汉铁路通车,货源运输方式由水路转为陆路,其商业经济便逐渐萧条。

赊店在周朝时属申伯国,汉代设置宛县,明清时属南阳府辖。1948年11月,建立南阳市赊店镇人民政府。1965年11月社旗县建立,将原镇名的“赊”改为“社”,也就是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思。由于赊店镇至今仍完整的保存着完整的明清时期的生态环境、街巷格局、风貌特征,198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赊店镇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赊店镇之古名,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三、赊店古镇空间布局特点

1.渐进演化的结构

赊店古镇区的形成经历了“点状分布一块状连接一骨架状生长一面状聚落”四个阶段。最初,古镇根据地形只形成了一个码头;随即在近水区域形成了几个零散的居民点,分布在码头的附近;随后,水上贸易快速发展,之前形成的码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转移了码头的位置,同时沿河铺筑了石板路,于是零散分布的居民点互相连接成为块状的居民带;古镇由于承载了货物商品的集散和运输,所以在赊店镇内活动的人群也逐渐增多,人们开始在这里聚居,这时街道的规模开始从河边向北拓展,发展日趋成熟,到一定程度后,形成一个面的区域。

2.错落有致的空间

从整个城镇的平面来看,古镇的空间和街道网络受河流的走向而发生变化,这就把镇内的建筑和市场等的布局限定在了一定的模式。若以城墙和水面为“底”,古建筑和街巷为“图”,就形成了一幅有着和谐图底关系的画面。例如从古镇的整体空间格局来看,公共建筑如会馆、庙宇等多选址于比较高的区域,这样不仅可以把建筑显得更加的雄伟壮观,同时又可免遭水淹的隐患,客观上形成了多样化的空间构成关系以及等级分明的建筑层次,构成了交错复合的视觉景观空间。

在主要的商业街区如瓷器街、老街、长春街、太平街、兴隆街及天平街等,分布的建筑基本都是两层的宅店,风格轻巧通透,装饰丰富,而天空边界线,是把天空作为底衬的建筑形体外轮廓线,也就是指街道两边围合式建筑的屋檐、山墙、屋脊等所构成的边界线。同时这些街区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有:火神庙、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厘金局衙门、广盛镖局、广聚堂等特色鲜明的古建筑群体,很好的诠释了古镇传统的风貌主题,并与周边的民居构成了良好的流线性和视觉感官;这些建筑在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上,并不是被动的去迎合环境的需求,而是能够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去适应周边的环境。他们丰富的轮廓线、变换的曲线和稳定舒展的屋顶,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城镇景观。普通街道两侧多为一层店宅,天际轮廓线较为整齐。

四、街巷组织

赊店的街巷主要由瓷器街、铜器街、福寿街、豆腐街、骡店街等72条街巷所构成,这些街巷最窄的仅2米,最宽的有14米。最短的65米,最长的达431米。

赊店的街巷空间布局是以线状和面状两种形态为主。

典型的线性空间街道如西阁外街—西阁内街—老街—关帝庙街—长春街—平安街—安乐街—东裕街;启文街—南瓷器街—北瓷器街—永庆街—南三皇庙街—北三皇庙街;北马神庙街—南马神庙街—福寿街—石门街等,这些街道在单独分开时所呈现的空间形态是线状的,合并在一起就构成了古镇街巷的整体性面状空间布局。并且这里的每条街道是相互可以联通的,构成网状,交通快捷方便。这些街道不仅仅是古镇的交通空间以及商业交流的空间构成,同时也是古镇居民日常生活交流沟通的场所,是人流集散的流通空间,促使其拥有非常强大的社会联系功能。

街巷空间的演化就像树的生长过程一样:“根—主干—次干—分支—叶,”体现出了古镇是先由“点”发展到“线”再演化为“面”的顺序过程。赊店古镇的街道不止是把古镇划分为细小的块面,同时也使古镇的线状空间与块面空间结合的更紧密;巷道是街道的延伸部分,就像渗透到各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各街道之间,成为街道的组成部分。

古镇由于位于潘、赵两河的环抱之地,这就造成了古镇临水布置街道的空间形态。首先,古镇选址在交通方便、用水便利的河岸,最初在近水沿河处分布着几个孤立的居民点;然后,居民点逐渐沿着河岸发展,连接成线性的居民带;接着居民带向北拓展,出现了垂直于河岸的各条街道(启文街、石门街),为了加强各街道彼此间的联系,以及随着古镇物质、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与河岸平行或垂直的各个街道空间逐步形成,最终使得古镇的空间布局结构趋于完善。

结语

赊店古镇及其空间形态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对古镇的空间形态、格局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挖掘蕴涵于的各种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探讨古镇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期望传统风貌能够在之后的新建建筑空间中得以保存和延续。赊店的街道是结合河流走向进行布局,街道空间重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是建筑结合环境的很好实例。另外,街道合理的空间尺度,舒适的交往空间所营造出亲切、自然、安全的街道氛围体现出人、环境、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人性化街道空间的营造对我们进行现代城市设计是一种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1]赊店历史文化研究会.赊店[M]大象出版社,2005.

[2]李芳菊.会馆文化丛书:走马飞舟社旗镇[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3]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4]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诸葛村—中国乡土建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街巷古镇街道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热闹的街道
边走边唱
街道生活
雨中的街巷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