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现当代舞蹈家康巴尔汗的教育成就

2013-01-28 08:25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大众文艺 2013年8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新疆舞蹈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一、身世背景

1923年,在祖国西北边陲喀什噶尔古城,一位打馕人库尔班的小小馕房里,有一个美丽漂亮的小姑娘呱呱坠地,而她就是如今新疆现当代维吾尔族舞蹈杰出的的艺术大师——康巴尔汗。

在新疆一直流传着一句这样的民间谚语“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康巴尔汗从小就显露出了她的舞蹈才华,那时的她每天都能听到父母边和面边唱歌的声音,特别是面团击打案板的节奏音,伴着父母的歌声,听着听着自己也学会了跟着轻声哼唱。到了每逢节假日时,家里会来许多亲戚朋友们,他们坐在葡萄架下,弹着都它尔,敲着手鼓唱着歌,这时的康巴尔汗还会情不自禁的舞动起来。有时康巴尔汗的父亲还会拉着她去艾提尕尔广场,挤进围聚的人群里,看她们弹唱跳舞,这些表演深深的吸引着康巴尔汗,从小并没有接受过正规舞蹈培训的她竟然能从那些舞姿和节奏的变化中,分辨出什么是赛乃姆,什么是萨玛舞,真是天生具有着舞蹈天赋啊。

可是好景并不长,当康巴尔汗刚刚打开记忆的门扉时,离乡别井的命运就降临到她的一家。为了生计,父亲举家迁移到苏联,从此以后她也就远离了故乡,远离了祖国。就算多少年后回到家乡,也再回不到那充满歌声与欢乐的馕房小屋了。

1. 学习舞蹈

康巴尔汗离开家乡来到苏联,虽然到了新环境开始要去适应新的生活了,但康巴尔汗却从没放弃舞蹈的梦想。年仅十三岁的她参加了塔什干舞蹈学校的专业考试。开始她并没有抱任何期望,毕竟她从没参加过正式的舞蹈训练。可在公布考试成绩时,康巴尔汗竟然被录取了,她做梦都没有想到。

康巴尔汗第一次走进了这艺术园地时,宛如来到了一座百花争艳,璀璨美丽的花园。她被这里的各种舞类那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她就像一个渴望乳汁的婴儿,贪婪地吸收着舞蹈艺术的养料。但她总是对自己的功底不满意,认为自己还是缺乏天赋。因此对往后的学习更加认真努力。课后往往会比别人多练习几遍甚至几十遍。清晨踏着朝霞与露珠,夜晚踏着皎洁的月光。就这样不停地苦练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成绩在不断的增长,专业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她的努力也吸引着老师们对她的关注。1939年初,荣获过红旗勋章的阿拉木图红旗歌舞团来到学校面试高年级的学生时,康巴尔汗也来应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被顺利的录取了。老师与同学们都热烈的祝贺她。在红旗歌舞团的日子,是康巴尔汗奠定艺术基础,发挥才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她一边学习,一边参加演出,每次演出她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给红旗歌舞团增添了不少光彩,也为自己的艺术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她的艺术潜力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舞团里的老师开始特意为她编创了维吾尔族舞蹈,这是康巴尔汗生平第一次排演自己本民族的舞蹈。

2.演绎生涯

康巴尔汗于1942年4月回到了自己离别已久的故乡,并先后担任了新疆塔城文工团以及乌鲁木齐维吾尔族文化会文工团演员。在当年的5月参加了在乌鲁木齐举办的14个民族歌舞比赛,她表演的《林帕黛》和《乌夏克》舞蹈得到了好评,并荣获一等奖。被人们称之为维吾尔族的人民演员。之后,她不断向民间艺人学习,并经过自己的整理后,相继创作和表演的舞蹈有《顶碗舞》《达坂城》《那孜库木》,以及《喀什赛乃姆》等。她在表演中的每一个舞姿,都在表达着一种情感,并具有特定的意义,使音乐、舞蹈统一于诗的意蕴之中。她的舞蹈风格潇洒俊逸,端庄高雅,使人们感觉到了一种和谐的美。

1947年9月,康巴尔汗随新疆青年歌舞团赴南京,上海,台湾等地演出,轰动了海峡两岸,人们称她是“维吾尔之花”“天山之花”。在上海演出期间,康巴尔汗深受梅兰芳与戴爱莲的赞赏,并且被梅兰芳先生称赞:康巴尔汗妩媚中见凝重的舞风使观者为之倾倒,可被誉为“新疆的梅兰芳”。1949年,康巴尔汗在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的文艺晚会上的演出,她表演的《盘子舞》与《林帕黛》舞蹈被拍入到《各民族大团结万岁》的影片之中。50年代初期,她又编创了舞蹈《抗美援朝》《解放的姑娘》等舞蹈。康巴尔汗是一位非常爱国的舞蹈艺术家,她一直在本民族的艺术土壤上耕耘,经过不断地艺术实践来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特色,她也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舞蹈艺术家。直到90年代,她还在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刀朗”的故乡与群众们共同起舞。

二、康巴尔汗对新疆舞蹈教育的贡献

根据资料和受访人的评价,舞蹈大师康巴尔汗对民族艺术发展至今,她所做的贡献有两点:

1. 创作代表性剧目

康巴尔汗自幼受维吾尔族歌舞艺术的熏陶与启发,善于从音乐中捕捉舞蹈形象。她所创作的《盘子舞》《林帕黛》《乌夏克》等剧目都是永恒的作品和经典的舞蹈。把民族舞蹈推向了新的水准,也是民族舞蹈的典范。

其中《盘子舞》本源自于库车并流传到迪化、喀什、伊犁等地区。《盘子舞》在当时的是供巴依老爷们(财主)茶余酒后消遣作乐的,但经过康巴尔汗的改良创新后,赋予了新的内容,改变了原来以杂技技艺的惊险表演为主的舞蹈结构,也将其新的作品搬上了舞台。属于女性抒情舞蹈,动作婀娜多姿,优美动人。表现出了新一代的维吾尔族妇女善良、热情、开朗的精神面貌。它们共同的特点稳健、柔软、细腻、姿态性较强,把道具与优美的舞姿融为到一体,并击打出悦耳的声音,增加了艺术感染力,最终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构严谨,动作精炼的完美的舞蹈艺术精品。并由康巴尔汗的徒弟们在国外参加舞蹈比赛中国获得了金牌以及好评。因此《盘子舞》也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康巴尔汗一心想把维吾尔族舞蹈及维吾尔族艺术精神推广到全世界。

2.舞蹈教育的贡献

康巴尔汗在20世纪50年代开创了新疆舞蹈艺术现代教育的先河,也开拓了舞蹈艺术教育的新园地。在新疆现当代舞蹈艺术教育中作出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基础工作。她运用了学习到的知识,率先在西北地区以及民间自然中传衍各民族舞蹈,并提深为精致的舞台艺术。把维吾尔族舞蹈教育从无到有的发展。被人们堪称为新疆现当代舞蹈教育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康巴尔汗先担任了西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主任,在这里她开始舞蹈教育事业。为了能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艺术经验与技能传授给下一代青年,为了能在西北地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各民族舞蹈人才。康巴尔汗自己亲自编写民族舞蹈教材,她本着舞蹈来源于生活,从实践中一步一步,系统化的,完整化的,克服种种困难的奠定了维吾尔族舞蹈,为维吾尔族舞蹈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与其他舞蹈教师们一起编写出了西北地区第一套系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同时成功的培养出了优秀的舞蹈生。使他们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批受过正规专业舞蹈教育训练的艺术工作者。

1954年,康巴尔汗回到新疆学院任艺术系主任,在人才匮乏设备简陋的艰难条件下,她自己把这重担挑了起来。在没有专业教室,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康巴尔汗亲自一面教学,一面编写新的教材,制定全新教学计划。毕竟当时在新疆,舞蹈艺术教育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也缺少这方面的许多教材,而她所熟悉的民族舞蹈也都流传于民间,属于自娱性的集体舞形式,部分演员也都属于民间艺人了。面对这些现状康巴尔汗明确指出:“不通过教育而加以理论化的艺术是未澄清的混水。”于是1957年她开始前往喀什等地区走街头,串学校,寻找民间艺人等等。目的就是编写出培养民族舞蹈艺术幼苗的教学教材。她利用一切向民间学习,在举行各种各样的麦西来甫时记录素材,一步步地学习着民间舞蹈动作,一次次琢磨着地方舞蹈风格特点。终于搜集了一大批的民间舞蹈素材,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长期的艺术教育中,她组织编写了3套教材,并先后培养出7届舞蹈毕业生,输送到各地文艺团体,使他们成为活跃在天山南北的舞蹈艺术教育和舞台艺术表演的骨干。如伊甫拉音江,海力且姆,再那甫·沙比提等。

3.优秀学生代表

再那甫·沙比提是康巴尔汗手中一名优秀的学生,但因得知她要被家人带去苏联定居,从此可能不再接触舞蹈,放弃舞蹈生涯时,康巴尔汗深感不安,于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再那甫?沙比提留住了,并给她传授新的舞蹈知识,还让她与另外两个学生参加了第五次世界联欢节,让她们带着解放后的中国人民的骄傲和光荣走上了世界舞台。她们表演了康巴尔汗亲自改编整理的《盘子舞》和《和平鸽》,受到外国朋友的好评,起到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加深友谊的作用。从此再那甫·沙比提更倾心于自己的舞蹈事业决心仍做康巴尔汗的好学生,不仅要学会她的艺术技巧,更主要的是学习她热爱祖国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再那甫?沙比提经过多年的考验,在险风恶浪前,从没有动摇她对祖国和党的热爱与信任,而是更加坚定地从事着祖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她决心不辜负党的培育,人民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伟大的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另外还有康巴尔汗的第一届学生热娜回想起在西北民族学院的生活时说:康巴尔汗是维吾尔民族的骄傲,她可称之为维吾尔舞蹈艺术之母,在1952年西北民族学院艺术系担任主任时,在没有任何舞蹈教材的情况下,为维吾尔舞蹈艺术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和我们同甘共苦,整理民间舞蹈,编导了芭蕾舞蹈教程,整理舞台艺术,教了我们书面记录舞台艺术的知识。”康巴尔汗的学生和热娜一样非常尊敬和热爱康巴尔汗老师。

康巴尔汗在艺术教育的创业之路上辛勤地耕耘着,信心百倍地为艺术教育的发展而努力。在她和学校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艺术学校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均有效完整的舞蹈课程教材,不同民族的教学资料也逐渐完备。最使康巴尔汗感到欣慰的是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已经成长起来了,他们有独立工作能力,有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这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建立艺术学院的基础。

1958年自治区舞蹈工作者研究会成立了,康巴尔汗担任主席,积极参加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文字解说翻译舞蹈理论文章。1959年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学校,康巴尔汗被任命为校长。1992年10月,还成立了以康巴尔汗命名的艺术基金会。她总是这样告诫自己:作为人民的艺术家,应该永葆艺术青春,不断探索,永无止境。

结束语:

新疆舞蹈家康巴尔汗在她近半个世纪的舞蹈生涯里,善于学习和总结,认真把握了舞蹈的风格特点,勇于创新与继承,为新疆舞蹈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最终达到了完美的结果。使新疆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可以这样说:民族艺术发展至今获得各项信誉与舞蹈大师康巴尔汗是离不开的。

[1]王贞琴. 《康巴尔汗在新疆现当代舞蹈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1).

[2]阿米娜.《康巴尔汗的艺术生涯》.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8,(3).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新疆舞蹈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分析
新疆多怪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