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与总部经济的创新型演进*

2013-01-29 12:35王浩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5期
关键词:东道国跨国公司总部

王浩

一、引言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指在境外注册的母公司在东道国境内设立,以投资或者授权形式对在一个国家以上区域内的企业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唯一总机构。跨国公司可以以独资的投资性公司、管理性公司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东道国境内设立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在母国之外设立地区总部,可以减少公司总部所承担的职能范围,从而使之把主要精力放在战略规划、财政等重要职能上,并对各种职能进行全面的总体协调。在这种框架下,跨国公司的每一功能总部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负责某一特定的职能,并直接向母国高层管理人员汇报。全球总部则通过网络式的汇报制度,对其地区总部进行监督和管理。

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兴建的企业数目增多时,跨国公司就有必要通过设立地区总部,将所控制的所有子公司整合在一起,通过各个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协作,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达到系统的最优效率。同时,就东道国城市而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推行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将触角深入到各个不同的区域当中,采用更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东道国企业价值链的形成,有利于区域企业群的分工协作,形成有效的产业链网配置。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强其所在经济中心城市的向心力,增强其聚集和辐射效应。本文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功能特征与战略设计,解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对总部经济的外部效应,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功能特征与战略设计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功能设计上服务于全球战略,着力点在于谋求将现有的企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打造符合自身需求的价值链群,以获得新的企业资源(参见表1),进行流程整合和创新升级,谋求全球竞争优势,推动企业长期发展运营。以下试析之。

表1 企业寻求的资源种类

(一)全球视角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功能特征

海外子公司作为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扩张的重要手段,其角色演变和发展会影响跨国公司整体的经营战略。在竞争的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母公司的价值导向逐渐出现新的变化,倾向于赋予子公司更大的自主权,以帮助自身获得东道国城市的创新资源。而与此同时,子公司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会积极提升其在跨国公司网络内部的战略定位,以谋求获取母国优势资源的优先权。一般来说,越是海外生产多元化程度低、产品成熟度高的企业,集权化的速度越快。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协调一定区域内的海外子公司以及相关业务部门间的关系,地区总部无疑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作为跨国公司体系中发展最为完善的地区性组织,它可以有效整合区域内资源,上传下达沟通反馈各种汇报、指令、信息等无形内容,从而发挥较为宽泛的地区决策作用和协调作用。

跨国公司三级管理体制可以包括子公司、地区总部和全球总部等形式。其中,跨国公司总部是整个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是一种处于最高级地位的企业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一些关系到整个企业命运的高层战略决策,如决定生产何种产品,进入或退出哪些市场,是否扩张或收缩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否收购其他的公司或者出售现有的分支机构等等。几乎所有的主要投资和撤资决策都由公司总部决定。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则是跨国公司三级管理体制中的基础层次。它具体包括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生产企业、销售部门、运输和营销机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跨国公司三级管理体制中的中间层次,其作用则是秉承总部的旨意,代表母国总部的利益对区域范围内的本公司各项业务实施资本控制、战略实施和运营整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与否主要取决于该地区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取决于该地区是否上升到多极战略中“极点”位置。在形式上,地区总部可以是跨国公司代表处、投资性控股公司或地区事业本部。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看,地区总部一般命名为亚太总部、美洲总部、欧洲总部。但当一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中的地位非常突出时,也可以直接以该国地区总部的名称命名。例如美、日、欧等多家公司就在中国设立了地区总部。

(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价值链与战略设计

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目的就是寻找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核心思想在于延伸产业或商业资本相关的价值链(参见表2),对市场调研、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原辅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出口、进口、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等众多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创造和提供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入一国市场,往往不是仅仅基于一时一地竞争的考虑,而经常是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着手,充分考虑中长期效应,并以此为战略依据,创新和整合区域价值链。

表2 生产者和采购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比较

从价值链角度来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着眼于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特点,以及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增值能力大小,来调整战略区域的投资和经营方向。例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入一国市场的战略动机可能是为其未来的全球扩张建立一个前哨基地,或者建立全球筹供基地,或者是为了攻击其潜在的或现实的竞争对手。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经营单位之间存在巨大的潜在的全球协同效率时,跨国公司通常要求对其海外经营实施有效控制,这就是所谓的全球战略动机,换句话来说,是指跨国公司为追求公司整体效率的最大化而实施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动机。当进入一国市场是基于公司的全球战略动机或构成公司全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跨国公司在进入模式选择中一般倾向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从本质上讲,跨国公司在任何一个具体国家市场的国际经营扩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从事地区总部运作无疑是符合这一过程的要求。

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对总部经济的外部效应

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在产业集群内,表现在由于集群内企业高度专业分工与合作,企业实现柔性与规模的统一,使企业共享区内专业信息的外溢、专业化的供应商、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等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扎堆”与合作、分工,带来人口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城市提供产业支持和人口、生产要素,从而推动城市的经济职能深化,这种集聚经济同样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在中国,人们称之为总部经济。

在总部经济的范式中,大量的地区总部企业在特定区域形成集聚,产生外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地区总部共享当地的辅助设施、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高端的人力资源供给等,又会推动自身发展,进而引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样周而复始,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东道国城市之间就会出现为获得包括知识、信息、资金以及利润等经济要素流动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同时,由于地区总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经营网络中重要节点。地区总部的出现,意味着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会对东道国城市企业产生竞争效应,会带动相关配套的合作伙伴到东道国城市进行投资,比如,跨国公司不仅将某些业务外包给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区的加工企业,而且还将某些部门如地区总部、研发部门以及制造部门直接设在了相关的东道国中心城市中,使其成为东道国城市经济系统中的一部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可以带动东道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推行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有效协调区域内诸多子公司和投资企业形成的产业链与东道国城市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联系(参见图1)。比如,在日本,跨国公司的许多主要供货厂商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丰田城内,区内大小协作厂商数量达到1000 多家。这种空间集聚的形成使厂商之间供货频繁,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有利于彼此之间交换信息和知识,提高了整个生产系统的柔性。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集群区,不少跨国公司都将自己的地区研发总部迁入,使得硅谷集群区域的产业呈多样化发展,不断循环更新。在上海浦东新区,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当地集群现象的形成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人才、供应商、合作伙伴等方面推行的本地化战略有力地促成了当地特色企业集群形成。

其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地区总部是处于高端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设立有可能带动区域内产业的迅速升级换代,改变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必然带动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企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以及其他新型服务业等等。通过总部经济这种“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产业结构水平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所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东道国产业互动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还可能会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

再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可以为东道国城市带来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在扎堆的地区总部之间传播和应用。由于地区总部通过创新不仅获得源于技术上的超额垄断利润,它可以形成系统的波及途径和渗透效应,从而在某些产业中逐渐掌握核心技术能力。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空间集聚也便利了所在东道国城市的信息传递和企业间相互学习,从而为创新提供进一步的空间基础。此外,地区总部在特定城市空间集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所在城市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通过执行生产者服务职能,可以为东道国城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东道国员工提供较全面的培训,提高当地劳动力素质,促进了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此外,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还能够为所在城市提供优质税源,推动东道国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

四、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适应企业价值链整合的必然要求。通过在母国之外设立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可以减少公司总部所承担的职能范围,从而使之把主要精力放在战略规划、财政等重要职能上,并对各种职能进行全面的总体协调。地区总部在东道国城市持续集中的过程中,可以共享当地的辅助设施、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高端的人力资源供给等,这样带来成本的节约,提高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能够促进东道国城市间分工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言以撇之,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建议如下:

(一)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发展总部经济需要注意多方面内容。一是要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很容易引起区域之间的争夺。为避免此种现象,国家应加强相关法律规范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法律法制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指导和引导外资进入与发展。二是要建立健全宏观管理体系。要适时优化外汇管理制度,选择灵活监控手段,允许地区总部在境内银行开立离岸资金管理账户,开辟特别通道,允许地区总部按规定条件与境外关联企业有偿调拨资金,为跨国公司实施境内子(分)公司之间的外汇资金余缺调剂创造有利的金融条件。三是要积极整合领导资源,优化专家智库力量。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一项涉及面极广、政策性很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建议由国家主管部委牵头,成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招商的领导小组及专门机构。同时建立与完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财经监管调控系统和专家库,变单一职能为综合优势的组合。

(二)从城市发展层面来看,为了适应跨国公司业务发展的新需求、吸收国家最新外资政策的相关内容,我国有条件的城市应进一步巩固、完善和落实总部经济政策,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创造更宽松、更便利的发展环境,以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的集聚。这要求,一是要加强宏观定位,转变服务职能,继续深化城市行政管理体制,优化城市职能分工。要积极提高城市管理层的效率,放宽准入,弱化审批。二是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为跨国公司及其地区总部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和更多的共享资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人才引进、资金管理、物流运作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便利,以期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供更透明、高效、便捷的运营环境。三是重视城市产业链的规划,鼓励跨国公司将其经营管理、资金管理、研发、销售、物流及支持服务等营运职能集聚到地区总部,鼓励有条件的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升级为国家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通过及时有效的财政资助和奖励优惠等政策,使跨国公司及其地区总部商务活动的要素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四是要讲究科学发展指导和空间规划,通过空间目标的转换,引导跨国公司及其地区总部更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资源,有效降低跨国公司及其地区总部相应的土地使用成本。五是要构筑人才高地,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要积极参与跨国公司技术研发本地化和人才资源本地化,进一步提高投资区域的研发能力和劳动力素质。通过不断模仿与吸收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建立新兴产业或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六是要加强沟通,建立健全联络沟通机制,建立政府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间畅通的信息渠道,加强政府和地区总部间的联系。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协调沟通方面的作用。

(三)从企业运营层面来看,中国本土企业理应积极学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成功运作经验,进而锐意创新,洋为中用,这一方面要求,中国企业应该直面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系统化投资的挑战,干中学,学中干,不畏惧,不动摇,不轻敌,逐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破解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系统化投资挑战,消除跨国公司在华实施经济霸权的潜在威胁。另一方面,中国本土企业在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应该主动出击,在海外设立自己的地区总部,创新海外投资形式,走高级化、国际化、系统化全球战略投资之路,优化自身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使之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开路先锋。

总之,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对中国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从整体角度来看,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针对于此,中国应及时选择以中心城市为先导,进一步完善外资政策,制定合适外资战略,积极吸收高端系统化海外投资,力求持续稳定地吸引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全球或地区总部,逐步带动整个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网络,同时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积极参加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自身发展“双赢”。

[1]聂名华,黄丹.基于灰色关联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配置研析[J].亚太经济,2012,(5):80-84.

[2]王志乐.跨国公司与中国加入WTO十年[J].国际融资,2012,(1):28-31.

[3]井华,王南海.中国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外商投资目的地[J].国际融资,2012,(1):32-33.

[4]盛维.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扩张:动因、进程及区位[J].科学发展,2012,(3):38-45.

[5]潘素昆.北京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7-23,106.

[6]徐建新,马香媛.公司总部选址与搬迁研究的文献综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8-24.

[7]胡艳,高丽.试论IRM、公司治理与公司战略的关系[J].改革与战略,2012,(1):67-69.

[8]上海海关课题组,于申,孙峻炜.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的海关配套政策措施研究[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5):43-50.

[9]赵进.大力发展外资总部经济[J].群众,2012,(6):12-13.

[10]上海市吸收外资“十二五”规划简介[J].国际市场,2012,(Z1):12-14.

[11]周立群,李伟华,李京晓.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特征与对策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2,(1):91-94.

[12]贺灿飞,肖晓俊,邹沛思.中国城市正在向功能专业化转型吗?——基于跨国公司区位战略的透视[J].城市发展研究,2012,(3):20-29.

[13]张永春,鲁旭,赵霞.天津市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现状研究[J].华北金融,2012,(7):42-44.

[14]彭芳.香港总部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7):228-229,234.

[15]彭羽,沈玉良.上海、香港、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综合环境比较——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环境的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12,(4):5-12.

猜你喜欢
东道国跨国公司总部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RAYDATA总部办公室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Bloomberg欧洲新总部
Adobe总部改造
Dave&Bella办公总部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