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教学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3-01-30 15:32曾莉萍郭琦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组高职

曾莉萍,刘 敏,郭琦丽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

活动设计教学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曾莉萍,刘 敏,郭琦丽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

目的 探讨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开展活动设计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级高职药学专业两个班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活动设计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成绩综合分析教学改革效果。结果 实验组绝大多数学生接受并欢迎活动设计教学模式,并在记忆力、理解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活动设计;药理学;教学模式

药理学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其内容繁多、枯燥乏味且难以记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已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需要。为体现新形势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服务思想,满足岗位对学生的高素质要求,有必要对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根据高职药学专业特点和课程设置要求,结合高职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活动设计教学模式。

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克伯屈倡导的通过设计活动进行思维训练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式[1],是对案例教学和主题教学的发展。其基本含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主设计、实施学习活动,从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活动设计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预先制定活动设计教学项目,确定活动主题,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演练,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体。

1 活动设计教学模式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1 对象

以我院2009级高职药学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其中01班为实验组,采用活动设计教学模式;0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教材、教学时数、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资格均相同。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大纲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药理学课程,教师按预先准备的教学程序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实验组参照活动设计教学大纲先按传统教学模式讲授药理学的部分理论知识,再安排活动设计教学(约占全部教学时数的20%)。

实验组教师提前3天将药物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开展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再设定与此背景密切相关的几个课题;学生按兴趣自由分组,按照教师事先设置的课题,根据本次活动项目的目标进行讨论,收集相关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写出具体操作方案或计划书;学生根据活动项目的目标、意义,按照活动计划进行操作,不同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如课堂模拟用药演练、案例分析汇报、专题活动方案策划、调查研究、知识竞赛等。在学生活动项目完成之后,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对各小组活动项目实践中目标的落实、课题完成的质量、操作的效果等进行全面评定。此外,还通过组内互评及教师点评对每名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核。

1.3 数据处理

学期结束后,两组采用同一试卷进行理论考试,将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52名学生中,对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满意的达92.30%,95.00%的学生认为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并希望继续推广该教学模式。

由表1可见,大多数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给予了肯定,愿意接受该教学模式,且能够适应或基本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认为活动设计教学可使药理学知识变得更为具体、易懂,药理课堂变得有趣和生动,极大地提高了自身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设计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将药理学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临床实践、专业文献等相联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信任,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职业能力。

2.2 考试成绩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药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发现,实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两组平均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实验组学生对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表2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平均成绩 t值 P -4.609 <0.01实验组对照组525084.8272.10±6.37±15.32

3 讨论

3.1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师更多扮演指导者和启发者角色,主要负责活动设计教学的总体规划、督促落实、查错纠偏,让活动按预定的设计进行下去;而学生则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对活动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都要动脑去想,去做,遇到困难和问题必须自己想办法克服和解决,学生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学生根据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自行决定学习时间和学习的深度,通过活动获得知识,激发学习动力,发掘自身创造潜能,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得以实现。

3.2 强调学习过程体验而不是机械记忆知识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囫囵吞枣”式记忆为主,结果是学生机械地、被动地记忆书本上的知识,难以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以及操作技巧。而活动设计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各种与所学知识相关联的活动来替代教师单方面讲授,让学生参与到一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活动中,学生经过提出问题、收集整理资料、检验求证等阶段,亲身体验活动的趣味性、实用性,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获得结论,从而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因此,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性获取和对具体操作过程的体验,更强调学生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对现有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

3.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活动设计教学按照所学知识内容设计真实的活动场景,有人物、有实物、有问题、有过程,学生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展开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确定活动方案、实施活动项目,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均可提出问题,面对来自不同资源的不同答案时,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甚至争吵,去伪存真,最终达到意见的统一,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实际“演练”,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手段获取知识,教会学生在将来实际工作中具体操作的方法,特别是对突发情况的处置方法。这种教与学、学与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3.4 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增强职业能力

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活动设计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相互切磋,拟定活动计划,实施活动方案,最后分享活动成果[3]。学生不仅要与教师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还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在小组内部相互交流彼此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统一方案;在遇到困难时相互鼓励和信任,共同承担责任,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愿意合作也善于合作的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为提升就业能力,走向职业岗位,尽早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3.5 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活动设计教学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将角色扮演、模拟用药演练等多种形式运用于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分工合作,积极查阅及整理文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参与活动项目设计,落实活动项目,使自身的想法有机会实践,有舞台展示,有观众关注[3]。该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获取,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思维高度活跃,分析综合能力大大提高,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学习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贯穿整个人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追问与引导、同学的质疑都会促使学生反思,发现自已存在的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新知识、新观念的引入和活动的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活动设计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学生参与活动设计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教学资源缺乏,实训基地不足;学生对活动项目的难易度、考核标准存在不同看法等问题。因此,活动项目一定要新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4]。建议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项目的选取,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5],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项目;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实施类型;活动项目的难易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项目的实施应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分层进行;量化活动评估标准,并考虑目标完成情况、操作类型及方式等因素[6],逐步建立全新的规范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实训基地,将课堂延伸到实际职业岗位。此外,还可通过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完善网络资源共享,组织社区、社团活动(如社区用药咨询、送医下乡)等方法,进一步完善活动设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方晨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陈菲.在医院药学教学中引入模拟药房的思考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3):73-74.

[3]周频.大学生社团活动设计与组织原则[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5):193-194.

[4]刘昕,由显斌.“项目教学法”运用于幼专活动设计教学的可行性探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32):45,47.

[5]赖新丽.学前教育专业活动设计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J].考试周刊,2010(30):219-220.

[6]陆季春.活动设计教学在公关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2):79-80.

G424.2

B

1671-1246(2013)11-0058-02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0-66-2)

猜你喜欢
药理学实验组高职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艺术药理学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