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研究生教育与中医师承关系探究※

2013-01-31 19:10杨广杰郭栋赵衍刚刘更生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师承院校教育中医学

杨广杰郭 栋赵衍刚刘更生王 欣

教学专题

院校研究生教育与中医师承关系探究※

杨广杰1*郭 栋2赵衍刚3刘更生4王 欣5

(1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355)

中医师承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当前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两者各有千秋。实践证明,当前中医学院校教育无法培养出大量的真正的中医临床人才,而单纯的师承教育也无法完成这一使命。所以,如何遵照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从传统师承教育中汲取精髓融于院校教育,成为当今中医高等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中医学;师承教育;研究生教育

从古至今,中医药学薪传不断,名医辈出,中医教育功不可没。从师承教育到高层次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中医学人才培养几千年来一直沿袭家传师授的师承教育模式。对中医师承教育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很难简单地判定孰优孰劣,只有明确两者之利弊,扬长避短,有效融合,才能有利于现代中医教育的发展。

1 师承教育的利与弊

在古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而始终存在的,而其中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师承教育。师承授受有“亲炙”和“私淑”之分。“亲炙”是指耳提面授,得到老师的当面指教;“私淑”则是指因为仰慕某人的医术,以其著作为师,在学术上袭承该人的衣钵。中医学正是依赖师承教育这种形式,使得先辈的医学理论、临床经验通过言传身教传承给弟子。

中医学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科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历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完美地进行结合,并融入自身的、具有顽强内在逻辑的医学思想体系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系统的医学科学体系。由社会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及社会心理诸要素构成的社会文化是影响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医学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特点,决定了中医学除了具有治病救人的作用外,同时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两者密不可分。

没有中医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医学术的发展,传承是发展的基础。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它把文化传递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并全方位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医学几千年发展史,中医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在培养中医药人才过程中占有主要地位,如扁鹊师承长桑君,其学又传于子仪;公乘阳庆传其学于淳于意;张仲景师从于同郡张伯祖,后传其学于卫汛;徐氏家族的八世家传等,中医靠师授家传,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链和人才群体,中医学通过一脉相承,代代相传,不仅继承了先辈的丰富经验而且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

中国社会传统思维方式强调整体,富于经验,偏重直观,惯于类比,主张通过内心体验来感知一切。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也是从可感知的事物入手,用取象类比的方法来推演事物现象,因此,中医理论体系明显具有传统文化的直观色彩和经验论证的特点。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医学具有高度的经验性、技巧性,许多经验和诊治技巧往往难以表述,常常要通过言传身教,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反复体验,方能掌握。师承教育自然承袭了传统思维模式,将临证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师承教育注重学生中医典藉的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学生学习主动,目的明确,老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效果明显。因此,中医实践性决定了师承教育曾经一直是中医教育的重要形式。

师带徒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师带徒是在封建家族观念下建立的师承及家传培养模式,受限于一家一派的经验,造成了学术交流的局限性,不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师生之间密切的生活思想联系,也使学生难以突破老师的思维和经验,有时不免还会有门户之见。其次师承和家传模式培养的人数毕竟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同时一家之见也导致了医学经验及医疗技能的局限性,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另外,家传与师承模式下传授的中医知识和医学技能,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质量难以控制,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

2 中医研究生教育的优缺点

院校教育是现代中医教育的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院校模式根据“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成为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医专门人才。高等中医院校目前实行的大多是本科五年学制,近10年来,长学制(主要是七年制本硕连读)高等中医教育经过试点开始得以推广,许多中医院校现有学制状况是五年制和七年制并存。“院校式”培养模式本质上是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就教学内容而言,它是按照西医学科分类的方法把中医学知识进行分类,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十几个二级学科专业。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也沿用了当时西医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院校式教学的主要培养途径是以“课程式”为主体的系统化、规模化教学。课程体系基本沿袭前苏联的医学教育模式,由经典原著和家传师授式的课程向现代中医药课程转变。课堂主要形式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按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通过教材课堂板书或多媒体等形式为学生传授知识。院校模式的临床教学是通过在医院实习来实现的,通常是在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各中医药高等院校逐渐探索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独具中医药特色的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如基础教育、经典学习、模拟实训室、临床多站式考试、临床实践、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方法结合的教育模式。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和教育思想及观念的变革、创新,教育模式将会有比较大的变化,现行的单一、陈旧、重复、封闭的课程体系便显出其明显的不足。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说的高等教育有五“重”五“轻”一样,高等中医教育也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弊病:①课程体系过于庞杂。课程门数多,教学时数高;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外自习时间过少,消化、吸收不良。②课程设置不合理。重专业,轻基础;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未能充分涵盖人文社会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内容,学生人文底蕴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不广,缺乏良好的思维方法。③课程间彼此脱节又重复,尤其是基础与临床间缺乏相互联系、渗透与深化,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适应性差。④课程评价体系落后。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发展的空间。⑤重埋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待进一步加强。

自1956年中医药高等院校建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并举,专料、本科、研究生、博士后等多层次、多规格的中医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古代。但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却存在不少质疑的声音。成都中医药大学1991年的一位毕业生2008年在一知名刊物发表文章,说自己毕业后因不会看病而对中医失去了信心,并且认为这是全班同学的共同感受,因为“我们班真正意义上从事中医事业的人已寥寥无几了”。这种认识并非个别声音,专门从事中医教育研究的张瑞老师认为:“全国中医院校每年毕业数万名学生,可真正立志继承祖国医学事业者却极少极少。”甚至有学者呼吁要借国外的土壤保留下“纯中医”的“根”,培养出“真正的中医”。

据调查,高年级学生进入临床后出现许多问题:专业思想不稳固,动手能力不强,文字表达能力差,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的能力不足,科研意识不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欠缺。这些问题的出现应该引起高等中医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高等中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3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主要有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两种模式,两种培养模式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我国中医药教育史上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发挥院校教育规模化、标准化的教育优势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内涵,使二者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既融院校教育优势又弥补其不足,并超越传统师承教育局限的中医药教育新模式,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关调研显示,完成了普通高校的学习,又具有师承经历的中医师,在中医四诊、常见病和疑难病诊治等方面,明显优于只经历单一学习形式的中医师,表明现代院校教育与传统中医药教育的结合是培养高水平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

师承教育经费投入少,对继承人工作影响不大,同时又能将导师的临床经验及时运用于实践,边学、边用、边提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效果。因而,将师承教育与院校研究生教育相融合,既能满足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需要,又有助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

我国的中医院校教育应该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才真正兴起的,虽然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是不影响它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关于中医师承教育,在过去的历史上曾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后来逐渐被院校教育所取代。因为师承教育也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如学术交流的局限;培养的人数有限,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不管是家传或师承所传授的中医知识和医学技能,都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质量难以控制,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受到限制。这种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将加重看病难。因此它只能作为中医药院校教育的辅助。

什么时候中医的师承教育可能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在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中,经过了10年的临床锻炼后,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有较好的临床经验,在定向培养高级尖端人才时,可以选派到中医专家门下学习,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教授,他是国医大师裘沛然的门人,研究生毕业后,又跟裘老学习,是我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这种名师收高徒的师承教育,可能培养出高级人才。再从30位国医大师中举例说明:他们中不少是解放前中医师承如师传徒、父传子教育培养出来的,解放后又选派到北京、或上海、或南京、或成都中医药大学再进修。

长期以来,中医独特的师承教育,打破了学院式教育“共性化、大批量”的弊端,但也形成了“手把手”、“一对一”的受教范围过窄的流弊。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教育是普及教育,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继续再教育。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各自发挥优势,互相弥补不足,共同发挥特长,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

4 结语

如何进一步遵循中医成才规律,构建更加合理的中医传承模式,寻求中医人才培养“质”与“量”同步提高的方法,使中医药这一蕴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宝库得以有效地代代相传,永久延续,仍是需要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医传承教育的探索、创新任重而道远。

师承制教育方式,在中医教育的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在新的形势下,赋予师徒授受以新的内涵,与现行中医研究生教育融合,体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构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新型高层次教育体系,对不断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中医办学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张瑞,王庆宪.中医教育事业的困惑、症结和与出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4):57-58.

[2]赖小君.中医教育长学制模式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2,21(4):15.

[3]杨进.中医高等人才培养面临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48.

[4]毛嘉陵.将纯中医的“根”暂时借种在国外土壤中.毛嘉陵博客,http://www.caogen.com/blog/index.aspxID=191.

[5]王忆勤,陈晓,梁上华.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困惑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3,4(24):52.

[6]邓华亮.师承制教育模式内涵的探索[J].山东中医杂志,2004,22(3):186-188.

[7]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 26(10):60-62.

[8]常宇.中医药人才培养焦点访谈之四:师承教育PK院校教育孰优孰劣[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8月15日第2781期.

[9]蔡进.医道与医术——关于中医未来走向的思索之一[J].读书,2008,(1):47-5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7.030

1672-2779(2013)-07-0048-03

韩世辉

2013-03-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十二五”规划课题;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SDYY1213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师承院校教育中医学
师承授受经验谈
师承与独创之美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传统音乐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研究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建立现代中医师承制度体系架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