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对中药性能的影响

2013-01-31 19:10王春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苦寒性味炮制

王春燕

(山西省壶关县人民医院,壶关047300)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一般需要经过炮制以后,才能应用于临床。炮制是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自身的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又称炮炙、修治或修事。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特点。炮制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药物通过炮制可以改变其性能,使之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本文仅就炮制对中药性能的影响作如下分析,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无毒等内容。

1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四气即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五味即辛、甘、酸、苦、咸,是由口尝而得,它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每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性和味是药物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性和味相结合,就造成了药物不同的作用。炮制就是通过对药物性和味的影响而达到改变药物作用目的的。

炮制对药物性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纠正药物的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如黄连本为大苦大寒的药物,主入血分,经辛温的生姜汁炙后,降低了苦寒之性,并增入气分,此所谓以热制寒,称为 “反制”。二是使药物性味增强以增强疗效,如用胆汁炮制黄连,却能加强黄连的苦寒之性,这样使寒者愈寒称为 “从制”。三是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作用范围,如生甘草味甘、平,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经蜂蜜炙后主补,性味改变为甘温,具益气健脾润肺止咳的作用;再如生地黄甘寒主泻,具清热凉血滋阴养血之功,制成熟地黄黄后主补,性味改变为甘温,具补血滋肾养阴之功。

2 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药物的性味决定了药物作用的趋向。一般具有辛甘淡味的药,性多温热,属阳,作用升浮;具有酸苦咸味的药,性多寒凉,属阴,作用沉降。药物经炮制以后,由于性味的改变,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李时珍曾说 “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以姜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临床上用的一些苦寒药,多用于清中下焦湿热,经酒制后,不但能缓和药物的苦寒之性免伤脾胃,而且能借酒的升提之力引药上行,清上焦邪热。如黄连生用,苦寒性能较强,长于泻火燥湿解热毒,酒制后引药上行,善于清头目之火。黄柏为清下焦湿热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能清上焦之热。大黄生用,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耗液,酒制后泻下作用缓和,并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用于火热上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目赤口疮。再如砂仁,能开胃消食,健胃行气,用于胸膈胀满,食积气滞,呕吐腹泻,经盐制后下行,可以治小便频数。

3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临床上为了更加准确地应用药物,针对主证,作用于主脏以发挥其主治药效,有的放矢地运用炮制来改变其固有属性,使药物按照用药意图有选择地去发挥最佳疗效。药物经过炮制以后,作用重点发生了变化,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作用增强,使功效更加专一。运用于临床,如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经,能凉血清热,制成熟地黄后性味甘温,主入肾经,能补肾阴而填精;柴胡生用能升能散,解表退热力强,经醋炙后,酸引入肝而发挥疏肝解郁的效果;青皮入肝、胆、胃经,用醋炒后可增强对肝经的作用;知母入肺、胃、肾经,盐炙后主要作用于肾经,使滋阴降火的功效增强;麸炒苍术可以缓和燥性,增强健脾燥湿作用。

4 炮制对毒性的影响

古代的 “毒药”一词,常是药物的总称,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现代 “毒药”的含义己不是古时那样广义的概念,大多是指一些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的药物,用的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炮制时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方法,达到减毒存效的目的。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成分,如马钱子所含的生物碱能使人中毒,经砂炒或油炸后,可破坏部分生物碱起到减毒作用;川乌、草乌中所含的乌头碱,毒性极强,经长时间的浸泡和煮制后,剧毒性的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较小乃至很小的乌头原碱,使毒性降低。二是通过辅料达到减毒的目的,如藤黄有大毒不能内服,与豆腐同煮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半夏辛温有毒,生用能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一般外用,经白矾、石灰、甘草等辅料炮制后,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作用,辅料生姜则能起到增强止呕的作用。

中药炮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医药家对炮制都十分重视,强调 “如发炮制”。明代医家陈嘉谟就明确指出 “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清代名医徐灵胎也说:“凡药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者有利必有其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中药的炮制不仅会直接影响中药的性能和治疗效果,而且通过炮制还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有利于服用,增强药物疗效,扩大药用范围等。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必须严格炮制工艺,随方炮制。这就要求我们药剂人员,要充分掌握药物的性能和配伍,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炮制技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传统炮制方法的原理,改进炮制方法,提高炮制品质量,使每味药物可以发挥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效果。

猜你喜欢
苦寒性味炮制
观菊赏鹦有怀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咏棕树
苦寒伤阴与坚阴之探讨
苦寒吟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