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的新课程改革

2013-01-31 07:51单美丽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备课

【摘要】新课程改革作为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它的目的是解放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教育的角度提高国民素质。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正在进行着实践探索。

【关键词】备课;课堂生成;反思总结

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真实深刻,《社戏》送来了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而《药》那结尾的花环曾照亮过多少绝望。只是《秋夜》是散文诗,要比小说难把握。

《秋夜》这节课我采取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由于本文写作时代较远,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直接切入课文,必然难以展开小组探讨,更不要说参与课堂,享受课堂了。并且了解课文写作背景,有助于教师讲解的深入与拓展,对于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意义重大。这篇文章写于1924年,当时北洋军阀正在疯狂围剿进步力量,新青年散掉了,一个代表进步势力的团体被反动军阀消灭了,与割据军阀进行坚韧搏斗的鲁迅先生感到无限的无助与迷茫。《秋夜》正是他这一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应该让学生先了解这一时段的历史,感受作者内心的无助、迷茫,更深刻的理解鲁迅先生对中国革命充满希望,懂得鲁迅的坚强。从情感上教育我们的学生身处逆境应该充满希望和斗志的情怀。

这期间我查阅了很多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案例,很多人将主线确定为鲁迅的思想。考虑到学生水平和自我经验,我将主线定位在用象征手法探讨作者爱憎情感,这样感性了很多,适应初中学生理性思考不够高度感性认识发达的事实,在降低授课难度的同时也力求课堂具有完整性。

一、创设情境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品质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课我运用了问题创设情境: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什么意思?这个简单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积极性,他们运用积累告诉了我答案,我又问,诗句中的“千夫”和“孺子”分别指什么?学生讨论之后告诉我,千夫是敌人,敌对势力,孺子是进步力量,这句诗是作者鲜明的对敌我两大阵营的态度。我立即补充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照片,直立的短发,冷峻的双眼,刚毅的嘴角,又简略讲了一个叫刘和珍的学生被杀害之后,他对敌人的痛斥,从具体事件让学生感受了他的侠骨柔情。之后补充了本课的写作背景和一张我精心选择的图片:深蓝的夜空笼罩大地,一轮窄窄的苍白的月亮合着暗夜,一同接受利剑般枝干的挑战,我要创造的气氛就是危机四伏,随时有战斗的爆发,而作者在独自准备战斗。情景创设在这堂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要为学生渲染了鲜明的情感氛围,指明《秋夜》理解的方向。

二、自主合作与实战检测

用一个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将文中出现在秋夜中的景物按作者的爱憎分为两类,依据原文说明理由”要求小组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由组长记录讨论过程。在讲述了写作背景之后,学生对于这一时期的统治有了初步了解,所以这一问题引发了同学们对课文的浅层次词句的局部赏析。为引入对文章主题理解,我再次设计了对象征概念的讲解——为什么这些客观景物具有了爱憎情感?并举青松,莲花为例说明象征的作用,形象的用旧有认识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下一问题带领同学们进入实践阶段:“文中景物的象征意义分别是什么?”请组长为每位成员分配分析任务,以提高学生对新概念的掌握能力。这个问题是整堂课的核心问题,它解决了对课文的是深层理解,也完成了对主题的归纳。

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心情由紧张彻底变成了轻松,看着台下的同学们激动的眼神,意犹未尽的表情。这堂课我认为是十分成功的。我感觉一堂好的、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一致的课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人认为,新课程改革,让学生讨论就可以,对教师备课的要求降低了,其实恰恰相反。一堂成功的课的基础是充分的备课,在收集资料,查找信息之外,还有两点,其一“用别人成功的经验,打开自己的思路”,其二“客观评估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备学生,对学生准确的定位有助于教师设计恰当的问题,同时准备课堂应急预案,随时调整课堂机制,以有良好的课堂生成。

第二,抓住课堂主线,围绕文章主题。一节课四十分钟,想要面面俱佳是很难的,所以恰当筛选主题就是制胜的关键。这篇文章非常含蓄,甚至难懂,为了突出主题,必须进行背景介绍,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分析作者情感,以突出主题使课堂具有整体感。

第三,设计问题注意梯度,循序渐进。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的线索,问题是打开思路的钥匙,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效果,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该符合认知规律,只有层层深入,才能步步精彩。

第四,让学生理解作者情怀,走进作者的内心,指导自己的人生。这种“情感”的教育也十分重要。

通过这堂课,我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艰辛和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单美丽,滦平县第二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备课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孩子刚入学,父母咋“备课”?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