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素养对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影响

2013-01-31 07:51王云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多元文化预设

【摘要】走入新课程,实现课堂改革,转变教师观念、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机智,提高教师的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谈如何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达到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关键词】教学观念;预设:生成;多元文化

一、应优先建构自己独立的批判精神与人文思想

新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如果教师本身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思想的光芒,这种自身精神上的缺陷就很难保证能培养出富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又如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如果教师本身就是“一言堂”,偏听偏信,那学生又从何学到民主平等精神。教育是教育人的事业,教师的信念将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文精神将直接改变着学生的人生理念。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人说:别人对他的称呼他最看重的就是被人称为“老师”,可见当一名老师不容易,做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就更不容易了。因此,教师既要能科学准确地传授知识与真理,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沟通与表达思想,更应以独特而鲜明的个性魅力来感染学生,以敏锐的头脑和前瞻的意识去感悟时代,从而建立良好的反省精神和独立的自我批判思维与人文素养。

二、要尽快构建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

一个教师不能把教科书当成学生唯一的世界,把传授知识当成教学的唯一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大语文”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提醒我们不能忽视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与渗透,这种对各科知识之间的条块分割是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还要是一桶“活水”。所以我们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边界,注重涉猎与“整合”,在强调学生相互学习的同时,教师之间也应互相合作学习,教师只有具备了多元结构的知识体系,才能做到在教学当中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三、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在做好前面两点基础上,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一要将过去传统教学中的训导者、控制者、管理者、仲裁者和主导者的身份,转为新课程中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研究者的身份。二要转想法,过去教师常以教得学生没有什么“问题”为荣,而新课程则要求以培养学生多提问为乐,若能提出连教师都“不懂”的问题则更好。三要将过去教师对习题的设计重知识轻能力,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变为强调习题的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应用性和综合性,且答案不是唯一的。四要将过去忽视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同样的知识,变为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五要将过去只预设不允许生成的静态课堂,变为“预设与生成齐飞,思维共能力一色”的动态课堂。

四、要积极转变教学行为

首先,要营造互动对话的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互动对话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互动,则又反过来作用于加强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在教学《端午日》一课,我预设这样一个环节:请各个小组选择喜欢的可行的形式来表现一下湘西人民端午日的欢快场面。学生通过丰富的角色融入和语言设计,顺利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其次,创设动态开放的时空。素质教育对现在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核心就是创新,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成为衡量教育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标准。课堂作为教育教学活动赖以展开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时空存在,就因此而要进行变革,须由“封闭”状态向“开放”状态转变。创设开放的教学时空,让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愉悦的需要。过程的开放也许会影响某些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但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

动态开放的课堂也许会让人觉得“闹哄哄”、“乱糟糟”,中国的教师大都习惯纪律严明、举止有度、言语有节的课堂,对于开放式的课堂,担心学生就会变成“脱了缰的野马”,漫无目的,肆无忌惮。殊不知,创造力、想象力正是在这样的课堂中滋生出来的,因此,我们不必担心课堂上的乱,要坦然面对,机智灵活地加以利用。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语文教师的素养有多高,语文课堂就有多精彩。我们要磨砺自己的教艺,才能在培育丰盈的才思与灵气、在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共鸣中享受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万伟,《动态生成的理论解读与案例剖析》,《江苏教育研究》2003.04

[2]于漪,《心灵的对话——情感的聚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

[3]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

作者简介:王云(1979-),女,江苏金坛人,常州市丽华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多元文化预设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