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2013-01-31 07:51李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快乐教育小学生

【摘要】研究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普遍偏低。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的缺失极有可能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快乐教育是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自主学习,以伴随最大学习幸福感来获得知识和训练的教育。重温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对于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幸福感;快乐教育

本科教育实习时,笔者参加了一堂以“谁最幸福”为主题的班会课,有学生说:“老师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不用学习,不用写作业,而且不会挨批评”,其所反映的一个事实是小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不强。其实,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深深地体会到了学生的“不快乐”——课业负担重,学业压力大,学习幸福感不强……赫伯特·斯宾塞的教育理论中体现着“快乐教育”思想,重温其“快乐教育”思想对当下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的提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快乐教育”与“学习幸福感”

1、“快乐教育”的含义

关于快乐教育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有学者指出,快乐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方法,技能或技巧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使学生愉快地接受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也有人将快乐教育定义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笔者认为快乐教育应包括三个方面:教育的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还可以是学生自身;教育必须在愉悦的情境中发生;教育的结果是使学生获得幸福感。因而,笔者将快乐教育定义为: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自主学习,以伴随最大学习幸福感来获得知识和训练的教育。

2、“幸福感”的内涵

幸福感,从本质来看是一种主观感受,也称为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指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3、“快乐教育”与“学习幸福感”的关系

通过教育使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才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虽然快乐的教育不一定就能带来幸福感,但我想幸福的学习一定是快乐的。总之,两者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二、斯宾塞及其“快乐教育”思想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其“快乐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两书中。归纳起来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知识的价值在于它对生活某些部分的联系,所有人都承认知识要告诉人们避凶得吉,获得幸福。斯宾塞在论证五种重要生活中强调了教育使生活愉快和幸福的目的:在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中,他指出由于生理知识的缺失给人健康造成损害,使生活不是幸福和愉快而成为失败和负担。在间接的保全自己的活动中他谈到先进的物理学的应用是我们获得舒适和满足的基础。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中他指出母亲由于缺乏知识阻止一些本来是很正常和有益的动作,这样就减少了儿童的快乐和利益。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中,他指出为了欣赏、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做好准备,没有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会失去一半。斯宾塞在论述教育的目的中强调了使生活愉快和幸福,这体现了快乐教育的本质。

2、快乐教育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处在快乐的情境中

斯宾塞认为,快乐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处于快乐的情境中。从受教育者方面来说,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其心智活动应该是一直乐意接受的。他指出:首先,处于愉悦的心情,学习效率将会提高;其次,处于愉快的学习状态有利于产生良好的道德后果;最后,快乐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他还强调了教育中快乐的教育者的重要性。他说:“我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的确得到的快乐比苦恼多得多。我一直认为快乐的方法和气氛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做一个快乐教育者应当不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什么;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是看到他的优点。

3、快乐教育应是遵循自然的科学教育

斯宾塞认为:遵循自然就是教育应当顺应科学规律,顺应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首先,教育的内容安排应该符合自然,根据儿童的喜欢和乐意接受为准则;其次,斯宾塞认为教育的方法应当是自然的,这样不仅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道德品质以及审美能力;再次,斯宾塞认为对孩子的错误进行自然而非人为的惩罚更有效果,奖惩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最后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程度应当符合自然,违背自然的过度教育极其有害。斯宾塞认为,心智和身体一样,超过了一定速度就不能够吸收;给他的材料过快而使他无法吸收,不久他还是会丧失掉。此外,教育不能硬塞,硬塞将使儿童厌恶书籍,无法形成自学能力,破坏组织能力和独立思考。

三、提高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的策略

1、改变“唯分数”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育的目的

(1)学校要改变已有的评价制度

新课标要求学校应改变已有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切实降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度。首先,学校要引导教师和家长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观念上改变其“分数第一”的想法;其次,学校应取消考试排名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考试排名。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让他们觉得老师很关注他,他们会觉得很快乐、很幸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学习幸福感缺失的学生,让他们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爱、体会到幸福。

(3)家长应降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度

家长应降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度,减少对孩子考试成绩的询问次数,降低孩子的心理负担。因为与成绩相比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成长更重要。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快乐的情境之中

(1)学校应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斯宾塞认为,快乐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处于快乐的状态。因此当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幸福感时也应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第一,学校领导应加强教师的思想工作,平时多与教师交流,让教师从思想上真正的热爱起教育事业;第二,学校应增加师资力量减少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第三,学校应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引进相关的激励政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学校生活;第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使教师舒心的从事工作。

(2)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众所周知,学生往往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喜欢上他的课。我们可理解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在弥补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时,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你、依赖你、信服你,使学生从喜欢老师逐渐开始喜欢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得到孩子的喜欢和认可,教师自身也会感到满足与幸福。

(3)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经常与教师沟通

家庭对孩子的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亲和力和温暖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经常与教师交流,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情感的温暖和对自己理解,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也能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

3、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教育

(1)学校要正确理解“减负”的含义

许多学校对于“减负”的理解仅局限于减少上课时间,少布置作业。其实真正的“减负”并非意味着降低了对学生、老师的要求,相反要求更高了,同时需要学校做的工作也更多了。第一,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依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均衡安排每周课程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活动总量。第二,严格控制各学科的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尤其是语文和数学。第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做到“减负”。

(2)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施教,善用奖惩的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要及时批评指正,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斯宾塞也认为奖惩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

(3)家长应适当减少孩子的课外负担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们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我们固然可以理解,然而,调查表明:仅有55.5%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上辅导班,很多老师和学生也认为辅导班对学生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忽视孩子的兴趣和感受为其报各种辅导班很有可能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需要和兴趣为孩子做出合理的选择。

作者简介:李芳,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快乐教育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高中数学如何进行快乐教育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