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蒙古地区的近代教育

2013-01-31 07:51王晓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内蒙古

【摘要】内蒙古地区的近代教育事业始于清末新式学堂的创办,民国建立以后,近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以赤峰地区的近代教育最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近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特别是赤峰地区的近代教育发展进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赤峰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内蒙古地区的近代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并对整个中国的近代教育产生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内蒙古;近代教育;赤峰地区

内蒙古地区的近代教育事业始于清末新式学堂的创办,清末新政期间在内蒙古地区出现的一大批新式学堂,它改变了内蒙古地区和蒙古民族有史以来的文化落后状况,对近代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地区,该地区物产丰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八千年的文化积淀,为内蒙古的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内蒙古近代教育的历史背景

内蒙古地区近代教育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内蒙古地区,近代教育的转变,始于蒙古族私塾教育向学堂教育的转化,其后才是汉族书院学馆制度在清末“新政”影响下的根本性转变。有清以来,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在各地增设八旗官兵驻防和厅县民政统治机构,并建立了盟旗建置、喇嘛寺庙等,促使了内蒙古地区各盟旗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客观上来看,私塾中涉及的专门性学问等以及喇嘛寺院作为文化知识传播的场所,都为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宗教的传入又为内蒙古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条件,随着清朝政府的日益衰落,清政府为了应付危局在蒙古地区推行“新政”。随着“新政”在边疆地区全面推行,清统治者开始意识到“非广兴教育不足以绥边,非变通旧例不足以兴学”,于是逐渐废除旧有的各种禁令,兴办新式学堂,以期“开启民智”。这一政策的推行把西方文明和先进的文化或多或少地传到了地处北部边疆的蒙古地区,给被封禁了数百年的蒙古社会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机,对于蒙古地区的开发,推动社会进步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近代教育在赤峰地区的发展状况

近代教育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清朝在推行“新政”前,广大内蒙古族实行民族隔离和文化封禁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蒙古近代教育的发展。由于举办“新政”许多蒙旗都办起了男女学堂,封建统治者终于被迫给予资产阶级的“西学”合法的传播机会。民国建立以后,赤峰地区蒙古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关系进一步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为广泛、深入,近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近代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使内蒙古地区的近代教育在赤峰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民国时期,内蒙古的近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内蒙古的赤峰地区各县的学校数量有了显著增加,蒙古各盟旗中最早兴办新式教育的是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贡桑诺尔布在喀喇沁右旗创办各类学堂,对内蒙古地区普及社会教育有了初步的基础,使封建统治者终于被迫给予资产阶级的“西学”合法传播的机会。蒙古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也进一步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为广泛、深入。由于蒙古王公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内蒙古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许多蒙古王公在旗里创办学校,使赤峰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内蒙古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近代教育的出现,给蒙古族的子弟带来了受教育的机会,为内蒙古地区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民族知识分子,特别是以“培养民族干部”为宗旨的在赤峰创办的内蒙古自治学院,它在蒙古族争取民族自由和解放事业中,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在抗日战争激烈进行中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提出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帮助内蒙古地区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赤峰地区是内蒙古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共产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通过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赤峰地区的教育发展,使内蒙古的近代教育发展出现高潮。

三、内蒙古近代教育的影响

随着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形成,蒙古族数百年来沿袭的传统教育发生了变化,近代教育以培养忠于封建统治的人才为目的,到了清末新政期间,在内蒙古地区出现的大批新式学堂,为改变内蒙古地区和蒙古民族有史以来得文化落后状况,为近代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同时倡导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具有近代教育的精神。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的近代教育的深入研究,了解到通过清末新式学堂的创办以及民国时期近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该地区教育出现了新的生机,同时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虽然内蒙古地区近代化的过程是缓慢的,但在当时的那种财力、物力、人力缺乏的条件下,能达到如此成绩已是很不容易了,当时办学者的那种锲而不舍,坚持发展文化教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白音都格其、金海、赛航.《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2]郝维民主编.《内蒙古近代简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

[3]《内蒙古文史资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2年

[4]《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魏昌友.《赤峰蒙古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6]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王晓娟,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内蒙古
《自由》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探路内蒙古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