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腹泻的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干预

2013-02-02 04:37黄祝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胃肠功能胃肠道

黄祝群

腹泻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排便在3次以上,粪便变稀,粪便颜色、形态、气味改变或含有脓血粘液和不消化的食物,或为黄色的稀水样,绿色的稀糊状,气味变臭,大便时伴有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1]。据文献报道,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患者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占11.7%。重型颅脑损伤腹泻的发生率63.1%[2]。为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和特点,于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有针对性对61例重型颅脑损伤腹泻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给予中医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腹泻的原因

1.1 肠道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是指人体胃肠道中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的数量与各菌种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①凡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为了预防颅内感染,患者一入院,医生们即给患者使用广谱、联合、长期的抗生素,在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的细菌群,生物屏障功能丧失,耐药菌或霉菌乘机大量繁殖。②以往治疗颅脑损伤时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近年来认为无论是小剂量还是大剂量都不能使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病残率下降,也无助于降低颅内压。相反,长期大量的激素使用,会干扰体内正常内分泌机制,抑制免疫功能,激发感染[3]。③严重创伤、休克、手术等应急状态可使肠黏膜缺血,完整性受损,正常定值的专性厌氧菌随上皮细胞的坏死脱落而脱落。④机械通气的正压作用阻碍胃肠道血液循环,胃肠黏膜受损,气压差引起口腔坏境改变而引发的口咽部细菌过度繁殖,也减少唾液中消化酶、免疫因子,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有害细菌繁殖而发生腹泻。

1.2 胃肠功能紊乱

1.2.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可使胃肠功能缺血、缺氧引起应激性溃疡;胃肠道动力障碍,引起腹胀、呕吐、腹泻;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引起激发感染。

1.2.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入院,常规禁食2~3 d,这样易造成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减少,肠黏膜营养摄取障碍,肠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腹泻[4]。

1.3 低蛋白血症是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它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胃肠道黏膜水肿,而影响肠道吸收功能。

2 护理干预

2.1 ①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最敏感的药物,若使用窄谱抗生素有效,则不使用广谱抗生素。②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经常检测病原菌及要敏变化,避免盲目用药。③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一切因护理操作所致的感染。④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并详细记录大便的颜色、形状及量,腹泻时及时进行常规检测和培养。⑤补充双枝杆菌,调节肠道正常菌群。

2.2 ①早期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对胃肠道功能恢复十分重要。患者一入院,只要检查胃肠功能未受到损害,第二天即给以肠内营养或经口进食。②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组织供养。③密切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维持循环功能,避免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④及时评估呼吸机及留置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尽早停机和拔除气管都管,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⑤适当使用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使用维生素B1针双侧足三里封闭;使用参岺白术颗粒调节胃肠功能。

2.3 ①如果明确腹泻的原因为血浆白蛋白减少,则可以减慢输液速度,并应用止泄治疗措施。②如治疗后腹泻仍存在,可给以外源性白蛋白,增强胃肠功能。③对上述治疗无反应的严重腹泻患者,应考虑以肠外营养支持代替肠内营养。

总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处理是预防及治疗腹泻的关键。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早用中药调节胃肠功能,认真、细致的护理可明显降低腹泻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1]金虎.现代肛肠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31-232.

[2]黄承瑶.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腹泻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6,12(9):409.

[3]富状.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35.

[4]徐明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状况调查和护理干预.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75.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胃肠功能胃肠道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52例分析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