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3-02-02 15:36郭延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8期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郭延秀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郭延秀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IVC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IVCT)治疗, 给予患者尿激酶150万~2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30 min 内完成,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主要观察的指标有冠脉再通率、病死率以及心功能等。结果 45例中29例溶栓成功, 再通率达 64.44%, 胸痛缓解消失37例, 死亡2例, 死亡率4.44%例, 心功能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45例中有10例( 22.2%) 出现轻度出血, 未见重度出血及低血压或过敏反应。结论 静脉溶栓是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能够缩小梗死面积, 减少死亡率, 改善心功能。

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是心内科疾病的重症之一, 又称为心肌缺血性坏死[1]。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剧增, AMI 的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2]。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方法, 特别是静脉溶栓治疗在基层医院抢救AMI中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静脉溶栓治疗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于 2012 年 2 月至2013 年 5月间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确诊的45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这些患者均符合 1979 年WHO 公布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35~76岁。按照心肌梗的分布部位不同, 心急梗死患者类型可分为:前壁心肌梗死13例,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2例, 下壁心肌梗死 15例, 前间壁+右室心肌梗死5例。

1.2 研究方法 对AMI患者入院后马上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镇静与止痛等常规治疗方法, 迅速准确问诊, 体检与ECG检查, 准确确定血栓的位置。静脉溶栓前需要急查凝血、血常规, 根据检查结果统计血小板数, 估算出凝血时间和纤维蛋白量。根据以上结果与溶栓标准核对, 符合溶栓标准后,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采用国产尿激酶150万~2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30 min 内完成,持续血压在120/80 mmHg左右, 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1.3 血管再通判断标准 ①在开始溶栓2 h以内, 心电图的ST段回降率大于50%, 2~3 h 内下降率大于30%~50% 者, 可为延展性再通。②在2 h内, 胸痛缓解或消失。③16 h内血清肌酸激酶到达峰值。④2 h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存在2项(只有②、④两项时不能定为再通)或2项以上者判定为再通。

2 结果

45例中29例溶栓成功, 再通率达 64.44%(29/45);胸痛缓解消失37例, 占82.22%(37/45);死亡2例, 死亡率4.44%(2/45);发生再灌心律失常33例;在发病后10~17 h后, CK峰值前移者20例;2 h内ST段回降率 >50%者32例。11例患者R波有, Q波形成且溶栓后 ST段在6~12 h以内下降 50%。心功能等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45例中有10例( 22.2%) 出现轻度出血, 未见重度出血及低血压或过敏反应。

3 讨论

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 一般来说该治疗方案的疗效与患者治疗时间密切相关, 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3]。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的限制, 会延误确诊时间, 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这些限制因素包括来医院晚于6 h;心电图波动路径与已有标准不相符合;患者的年龄在70岁以上, 行动及其手术不便等都会使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能完全符合溶栓标准 。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以最快速的方法进行鉴别, 并采取最适合患者病情及其年龄阶段的治疗方案, 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治疗患者并降低患者死亡率。具体的措施包括:①对患者进行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方面有关的教育。②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便利通道, 减少各个医疗环节, 以便患者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接受治疗。③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精确性, 包括更新硬件设备(进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提高软件实力(对有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知识的培训)。④最好在急诊科内实施溶栓治疗等, 努力使更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受益, 患者治疗过程及其治疗后要进行细心周到的医疗护理。本研究显示45例中29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 64.44%, 死亡2例。这2例死亡病例都是年龄较大者, 而且都是由于心脏破裂和心力衰竭致死。这说明静脉溶栓是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方法。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45例中有10例( 22.2%) 出现轻度出血, 未见重度出血及低血压或过敏反应, 这也说明该方法具有安全性, 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 我国普遍应用尿激酶作为静脉溶栓剂。尿激酶是由人肾脏合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在人的尿液中应用基因技术手段制取 。研究表明尿激酶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能够极大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水平[4]。

[1] 黄明玉,邓行爱.急性心梗溶栓治疗观察及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6):341.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整理.全国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6,24(5):323.

[3] 梁雪玲.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1,5(9):233-234.

[4] 王超洪,孙志国,张琼, 等.syngo NATIVE无对比剂MR血管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 2010,1(3):214-217.

251900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尿激酶溶栓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