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涌入市场媒体外衣下的“中介机构”

2013-02-14 08:55梁辰
通信世界 2013年4期
关键词:观察者外衣中介机构

本刊记者 | 梁辰

观察者涌入市场媒体外衣下的“中介机构”

本刊记者 | 梁辰

移动互联网行业从来不缺少的就是观察者,而且他们不只是“看”,他们更多地是在“说”。

当读者对科技产品信息的获取渠道从传统媒体变成36氪、虎嗅时,对产业来说,一些风向正在改变。

2012年,更多的传统媒体人投入到了在这场新的创业浪潮中,使得国内此类科技新媒体瞬间爆发。

从这些所谓的科技新媒体所产出内容来看,他们都在广泛地关注科技、泛科技以及商业等话题,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其观点性的文章和编译文章占据主流。他们标榜并不依附于某个主流大公司,以媒体人的身份穿梭在各大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并且积极地在线下组织各种沙龙活动。

虽然从UV(网站统计指数)、PV(页面浏览量),甚至Alexa排名上,其中一些都较为靠前,但是所要面对的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两个问题。

多为业内受访者表示,其会从这类科技媒体了解最新的产业动态,但是仅是当做“补充阅读材料”。

但实际上,通过他们的文章,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应用变得引人瞩目起来。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TechCrunch对Twitter的报道,如今后者已经成为拥有2.88亿用户的全球第三大社交平台,估值高达90亿美元。

在国内,这类科技媒体更热衷于线下活动,如36氪开放日;并且如钛媒体等,经常采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的目光。

吸引用户,然后获取收益。与其他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一样,这些科技媒体也期望通过商业行为获利。然而在没有健康的商业模式之前,融资显然对其来说是最好的方式。有消息称,36氪正计划进行A轮融资,而Pingwest已经拿到第一笔天使投资。

一位某科技媒体的投资者告诉记者,“这类科技媒体实际上定位差异很大,但大都以媒体作为表现,但实际上相当于一种中介机构,而创始人的基因决定了公司发展的方向”。

与此同时,某科技媒体创始人也表示,其未来的计划是转向为企业做战略咨询。除此以外,项目策划、商业沟通等也都是这些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述投资者表示,这与门户的发展史是一样的。在1995年,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讲门户,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而直到现在才逐渐清晰,具体来说,雅虎做了搜索,新浪做了博客和微博,搜狐做了娱乐。

然而,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希望这些科技媒体称为市场的推动者,而非搅局者。

猜你喜欢
观察者外衣中介机构
多普勒效应之新讨论
观察者对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反应及其反馈效应*
神秘的外衣
用追击相遇的模型解释多普勒效应
关于中介机构参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探讨
地球的外衣
形式主义的“外衣”
“你看不见我”
中介机构参与下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三方利益博弈分析
涉案保荐机构在审项目原则上不停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