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2013-02-15 03:33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2期
关键词:三网图书馆融合

●刘 斌,寇 爽(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音频、视频、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等都将被集成,变成电脑、手机或电视上的一个功能,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取得了真正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共享信息。三网融合能够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也必然受到三网融合的影响。

1 三网融合发展概况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相互兼容和连接,并逐步整合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是互联网继Web1.0和Web2.0之后的第三次发展浪潮。全球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异构网络的融合:美国1996年修订《电信法》,取消电信、电视互不进入对方市场的限制,开放电信与广电的混业经营;英国从同一产业标准入手,在2003年成立三网融合的管理机构;法国计划至2014年把享受三网融合服务的家庭增为50%以上;日本2010年通过《信息通信法》,破除三网融合的条块分割障碍,广泛推广信息家电的应用。[1]

我国三网融合的推进落后于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2010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到2015年,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业务将实现全面融合,这标志着国内探讨多年的三网融合将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2]

2 三网融合与图书馆的关系

网络条件下的高科技为图书馆服务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图书馆服务随网络技术的变化而发展,从网络图书馆、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到图书馆Web2.0服务,这些都是基于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人们似乎习惯了在互联网上开发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忽视了电信网络、广电网络等传统网络的利用,更加忽视了对不同网络的综合利用。[3]其实图书馆在不同阶段对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甚至是综合利用。

2.1 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融合

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促使一种新的图书馆形式的产生——数字图书馆,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大大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自从美国政府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六所高校实施“数字图书馆首创计划”以来,全球已有数千家大中型图书馆采用信息技术,提供数据库检索、阅览服务,并进行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将馆藏纸质信息资源转化为网络信息资源。2007年6月,美国12所大学加入Google的图书扫描计划;同年12月,全球数字图书馆的中方承建者在杭州宣布:由中国、美国、印度和埃及四国共同参与组建全球数字图书馆(http://www.ulib.org) 。[4]

据2011年1月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达到4.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互联网是当今社会化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图书馆服务的平台。网络实现了馆藏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了联合馆藏目录的建设,更丰富了馆藏资源,使各种数字资源的共享成为现实。

2.2 图书馆与电信网络的融合

随着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基于电信网络平台,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信息双向传播的移动信息服务应用于图书馆,利用手机移动信息平台来扩展图书馆的服务,近年来产生的手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就是图书馆与电信网络融合的表现之一。

手机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在手机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延伸。早期手机技术最成熟最普及的非短信息莫属,而手机图书馆的大部分功能也是基于短信息平台构思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功能都可以在手机平台上实现。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持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图书馆开展了基于移动设备的服务,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信息资源,同时移动设备生产的信息资源也将会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范围。在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都可以延伸到通信网络上,从而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移动管理和移动服务。[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11年1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1072.0万户,达到8697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3G用户净增468.7万户,达到5173.8万户。电信网络用户群体在不断地增加,潜在信息需求必将增多,这就拓展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来提供个性化服务。

2.3 图书馆与广电网络的融合

利用数字电视网络开展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与广电网络融合的一种表现。数字电视是一个全方位宽带网络系统,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影响着现代人的社会生活。[6]

图书检索、书刊推介等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在数字电视网络上实现成为可能。在数字电视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可以将已有业务内容与现有数字电视系统相匹配,用全新的表现形式展现内容,这可以成为图书馆利用电视提供服务的表现方式。[7]由于数字电视采用了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增加了交互能力,所以也赋予了电视许多全新的功能,使电视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家电。[6]据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数字电视的发展规划,我国将于2015年完全实现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建设前景非常广阔:数字电视具备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电视这一综合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其效益,加快建设的步伐。

2.4 图书馆与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不同网络的平台,这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有百利而无一害。“三网融合将现有的各种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互联互通,提供的信息服务也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三网融合后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系统和终端实现同样的目的,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不同的终端接收电视节目。图书馆可以基于三网融合通过多种途径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并且可以根据服务对象及其信息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可以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3 三网融合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

三网融合从各个方面都能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影响。它通过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数字化创造条件,改变着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并且将极大地提高用户的阅读量,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利用。

3.1 对图书馆服务客体的影响

三网互联互通能够形成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的网络,扩大网络用户数量,用户的阅读方式也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为图书馆带来更加广阔的信息服务空间。一方面,三网融合后,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终端界面和接入方式随时随地访问位于网络中任意位置的数字信息,与网络中其他用户和实体进行信息交互。另一方面,以往图书馆由于受到地理条件或网络条件的限制,用户比较固定,一般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三网融合后,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终端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图书馆也可利用网络把信息推广到全国各个角落,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3.2 对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影响

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结构发生巨大的改变。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但在数量上会进一步增加,而且服务内容的类型将朝着多媒体的数字化资源发展。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中呈爆炸式增长。三网融合后信息资源将突破网络间的限制,形成汇集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广电网络等多个异构网络的信息资源集合;融合后多种载体的应用也加速了信息资源的流动,推动了信息资源向多重方向延伸,促使信息资源的载体和结构突破单一网络类型的限制,向多元化发展。

3.3 对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影响

以往图书馆的服务平台只局限在传统的物理馆舍和图书馆的网站上,三网融合后,图书馆的服务平台除了互联网外,扩大到了广播电视网络以及电信网络平台上,在任何一个平台都可以推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清晰、准确地向馆员表述自己的咨询意愿。[7]

4 三网融合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应对策略

三网融合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这其中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图书馆要抓住机遇,以用户为中心,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4.1 发掘用户的信息需求

三网融合后,用户的需求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而图书馆员是与用户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他们是获得用户信息需求最直接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图书馆员的素质决定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因此借助三网融合的发展契机,图书馆不仅要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图书馆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的能力,通过建立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实现馆员之间、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共建共享,便于图书馆结合用户的特点,发掘用户的信息需求、发展潜在用户,主动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4.2 开展个性化服务

三网融合后,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将会更加丰富,用户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用户也会因为信息数量剧增而无处下手。图书馆要进行信息资源的序化和整合,侧重于服务内容的丰富化、特色化、个性化。一方面图书馆要加强馆藏数字资源的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形成自身的资源与服务特色,将特色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方向,为用户在某一学科、专业方面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服务。同时,图书馆还要注意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随时根据用户提出的需要提供相应信息资源,也要通过用户的检索历史和需求表达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提高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的能力。

4.3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三网融合后,图书馆需要转变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在服务方式上应深入拓展,考虑到各种信息终端用户的使用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构建互动平台,调动用户的参与意识,以便于图书馆针对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使用户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三网融合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信息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图书馆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增加提供的服务资源量,提高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三网融合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方面的信息。图书馆要抓住机遇,提高服务质量,利用先进技术开展信息服务,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1]乌家培.三网融合的历史与现实 [J].中国信息界, 2010(12) : 11-13.

[2]周婉萍.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的应对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 (理论版), 2010(9): 36-37.

[3]孟治国,廖永红.多网融合下图书馆的可视化服务技术与架构例证 [J].现代情报,2009,(7) : 172-173.

[4]王达生.图书馆与网络、电信融合的事实与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09(18) : 207-209.

[5]茆意宏.基于手机移动通信网络的图书馆服务研究述评 [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2):22-24.

[6]夏年军.数字电视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 2006(3) : 25-28.

[7]李春明,等.浅析面向数字电视网络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J].图书馆杂志,2010(12):23-25.

猜你喜欢
三网图书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图书馆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第三章 “三网融合”会否成为重组催化剂
去图书馆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
“三网三联动”创出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