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融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3-02-15 03:33魏银军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银川750004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2期
关键词:借书证电子标签标签

●魏银军(宁夏医科大学 图书馆,银川 750004)

当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工作影响越来越大,为紧随时代脉搏,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引进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高频“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于2012年2月正式运行。RFID技术的使用,实现了藏、借、阅、管、咨一体化服务模式,自助借还机取代柜台式借阅方式,拓展了自习空间,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这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与创新。

1 RFID技术带来的服务优化

1.1 实现图书自助借还

RFID智能管理系统能为读者提供简捷迅速的自助服务,可以实现多册图书的同时借还,使流通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为图书馆节省了人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宽松、人性化的借还书环境。

1.2 文献查找方便

系统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查询方式,除了向读者提供文献的题名、作者、主题词等信息,还能以图形、数字等方式显示或定位图书所在的位置,能将每一本图书的馆藏地精确定位到某架某列某层,并为读者提供寻书路线指示图,为读者查阅文献节省宝贵时间。[1]

1.3 拓展了自习空间

RFID系统采取的是一门式管理,所有阅览室都对读者开放,课本、书包、水杯等随身物品不再限制,阅览室和自习区成为了一个整体,为读者拓展了更多的自习空间,极大地缓解了读者为抢占自习区的位置而发生的矛盾。据笔者所在馆不完全统计,每天阅览和上自习的人数比过去增加了30%左右,即便是在中午,读者也可达300人左右。

1.4 延长了借阅时间

采用RFID技术后,图书借阅时间改为早8:00至晚10:30,由原来的11小时/天增至14.5小时/天,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延长了借阅时间,使读者借还书的时间更加充裕和自由,给读者提供了方便。

1.5 设立了总服务台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在一楼设立了总服务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负责借阅、咨询等工作,后台负责还回图书的上架、库室管理等工作,所有读者服务工作全在总服务台处理,阅览室不再设立服务台。馆领导和部门主任轮流在总服务台值班,加强读者咨询服务工作。

1.6 与“一卡通”接轨

RFID系统与学校实行的“一卡通”实现全面接轨,学生可使用“一卡通”完成借书、还书、上网等。“一卡通”是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最佳体现,它为读者借阅文献提供了便利,节省了办理借书证的费用,也使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更加宽广。

1.7 加密的“一卡通”验证

过去核对借书人与借书证主人是否为同一个人的工作是由工作人员凭照片和感觉去判断,容易发生借用他人借书证、使用他人丢失且还未挂失的借书证以及盗用他人借书证等情况,而RFID自助借还系统设有读者借书密码验证程序,杜绝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避免了由此给读者带来的经济损失。

1.8 图书盘点和管理简易

以前盘点图书时,馆员要人工盘点图书,从书架上一本一本的清查。而利用RFID技术后,只需手持盘点机在书架上下扫描一遍即可读取图书标签的信息,原先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的图书盘点工作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即可完成。同时RFID技术具备查找错架图书的能力,使得图书的管理工作变得较为容易。

2 使用RFID系统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2.1 初期投入成本较高

RFID技术的使用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如购买RFID自助借还机、馆员工作站、电子标签、门禁等,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例如现在一个电子标签大约是2元钱,而一个磁条成本是0.1元钱,成本相差很大,会制约一部分图书馆的使用。

2.2 有时出现信号屏蔽

RFID门禁系统读取灵敏但有时也会出现信号屏蔽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果用一张锡纸或手盖住电子标签,用厚些的衣服包裹图书或用水泡湿标签,经过门禁时不会报警。

2.3 标签容易被撕毁、损坏

RFID电子标签一般是粘贴在封底里(又称封三),标签因面积较大易于被读者发现或撕毁、损坏。

2.4 无法实现多本图书标签依次加工

在使用中我们发现,电子标签加工是向单个电子标签写入图书条形码、典藏地等信息,每次标签读写器上只能放置一本图书进行加工,如果放置多本图书进行加工,就会出现错误。

2.5 不能实现异地借还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分为校本部图书馆和双怡校区图书馆,团体读者和异地图书的借还不能使用本地自助设备,只能由工作人员在金盘图书自动化系统借还。如果异地图书是通过自助设备借出的,从金盘图书自动化系统还回后,还要再进行标签加工处理。

2.6 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不能完全整合

RFID系统目前只实现与笔者所在馆图书自动化系统中流通子系统的完全整合,无法实现与采购、编目、电子阅览室等子系统的衔接。图书的编目、标签加工要在两个系统中分别进行,造成重复劳动,增加采编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在设计时是以条码技术和磁条技术为基础,RFID系统则是以RFID标签技术为基础,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实现二者在通信协议、接口、数据格式等方面整合。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应要求RFID系统提供商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提供商进行充分沟通,提供详细的RFID前端系统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接口的完整解决方案,以便今后从根本上解决两个系统之间的整合问题。

另外,我们还认识到,RFID技术发展很快,用户在选择解决方案时不仅要充分考虑该系统与原来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兼容性,还要考虑该系统本身的兼容性及未来的扩展性。

3 RFID技术带来服务模式的创新

3.1 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RFID系统使读者通过自助借还对图书借阅的方便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读者的自主意识,保护了自身的隐私权,对图书馆有了亲切感。读者可以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方便自我、满足自我,既是读者又是图书馆管理者。这对传统图书馆服务观念是一个变革,而原先充当服务工作主体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只起个别指导、咨询的辅助作用。[2]

3.2 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参考咨询服务

随着用户需求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参考咨询服务,其咨询方式包括当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咨询需求。使用RFID技术以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专业咨询人员,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熟悉电子资源,具有丰富的读者教育经验,[3]能够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能力。

3.3 图书馆业务部门和业务流程发生了改变

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部门设置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务流程也发生了改变。由RFID自助借还书机和RFID门禁取代柜台式借阅方式,RFID系统对粘贴有电子标签的图书进行管理,全馆只有一个出入口,读者一次进馆便可随意浏览所有书刊,方便管理和节省人力。

期刊部、流通部合并为一个综合服务部,负责图书、期刊的管理及读者咨询工作。如向读者解答借还、阅览、上网等问题,帮助读者学会自助借还书机的使用,向有关部门反映读者的意见和要求,避免读者有问题无处可问、无人受理的局面,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加完善。

3.4 馆员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改变

RFID技术的应用,使馆员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原流通部人员多数流向数字资源服务部和纸本文献服务部,他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或用户教育服务及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员从传统的书刊资源保存者、传递者、监管者向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开发者和诠释者转变。

3.5 馆员知识结构不断更新

RFID技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引起图书馆业务部门功能的改变,这对图书馆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前台工作人员来说,除了掌握自助借还系统的使用外,还要对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读者咨询时,能够准确解答读者疑问,帮助读者解决问题。

另外,原流通部门的馆员转入其他部门,要适应新的服务模式的要求,必须提高专业素质,特别是信息的搜索、整合、过滤等技能,这样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RFID技术的使用,我们发现大学生读者是接受高等教育、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群体,基于这个优势因素,各项服务工作在笔者所在馆顺利开展,创新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拓展了自习空间,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们相信,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是未来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图书馆服务理念转变和文献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将会促进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向人性化服务方面迈进。

[1] 李俊贤.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研究 [J].图书馆管理,2010(1):48-50.

[2] 卞庆祥.RFID系统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 [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0(4):116-119.

[3] 杜鑫.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实践与探索 [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3) :43-45.

猜你喜欢
借书证电子标签标签
RFID电子标签在全钢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新年忙“充电”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忍耐、宽容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