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神疾病对铜陵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思考

2013-02-15 05:56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经济负担精神病人铜陵

方 堃

(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浅析精神疾病对铜陵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思考

方 堃

(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文章从精神病患者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精神疾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精神疾病管理对策和思考,希望对做好精神卫生工作有借鉴之处。

精神疾病;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对策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口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疾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精神病发病率约为1-1.5%,据统计,铜陵市约有近2万名精神病患者,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约7000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近5000人。但由于社会、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80%以上精神疾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1]。精神疾病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成为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生活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精神疾病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1 精神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是病人家庭沉重经济负担,严重制约了家庭和病人的正常生活。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是一种花费昂贵的高致残性慢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一般丧失正常劳动能力,不能创造经济价值,而且大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看护。一个家庭中如果不幸有一人患精神疾病,那么整个家庭将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将大幅下降,长期的经济负担会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面小康的目标很难实现,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WHO最新数据,在全球前10位疾病负担中,精神疾患居首位[2]。

据市第三人民医院近5年对精神病患者住院人数和住院费用统计,人均每年自付住院费用和基本生活费用约2.6万,且住院人次和人均住院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每年住院治疗约1300人次,住院患者75%以上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大都靠家庭其他人员供养。这只是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每年所需显性经济负担,另外精神病患者中80%没有接受治疗而散落在社会中,他们没有生产能力,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但维持基本生存需要消耗社会资源所造成的隐形经济难以计算。据一项统计表明,人一生平均总共需要吃下约50吨食物、产生40吨的生活垃圾,由此可见需要多少消耗社会资源。如果这些精神疾病患者能得到有效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恢复劳动能力,不但可以做到自食其力,而且还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

1.2 精神疾病患者严重扰乱社会安定。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精神健康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影响到社会安定的大问题。一些人面对生活的快节奏和社会的不公平,不是以积极态度面对,而是消极处之,采取偏激的思想,最终人格扭曲,悖患精神心理疾病。但是社会心理干预和社会监护的不及时,甚至缺失,使得这些人游荡在社会上,社会处于严重的不安全状态。这些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报复社会会采取不正常的恶性行为,且精神病人大都是无特定对象犯罪,无法预防,一般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根据统计,在我国精神病人暴力型肇事肇祸约占肇事肇祸总数的36%,其他类型犯罪如性欲型、物欲型、破坏型肇事肇祸也占相当大的比例。精神病人由于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肇事肇祸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特别是精神病人的纵火案件和恶性凶杀案,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铜陵地区近年来由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明显上升,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和造成民众恐慌。据统计,发生恶性凶杀、自杀、强奸等恶性事件的人,基本都患有广义上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如2006年的敲头案,2010年一妇女用铁锤砸死市某医院一名护士长后自己自杀等刑事案件,每年中考、高考前后都有多名中学生自杀事件,目前市三院各种精神疾病住院人数367人,犯杀人案就有8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占所有自杀者总数的10% -30%。这些悲剧的发生大都与精神疾病有关,精神疾病患者已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损失和巨大伤害,给社会安定埋下隐患,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

2.对策与思考

2.1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复合式的医疗保险政策,减轻精神疾病患者经济负担,解决看得起病问题。目前我市虽然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医疗保险体系,但都是根据职业性质的不同来建立医保制度,而没有根据病种的特殊性来建立,且个人必须先交纳一定数量的医疗保险费用后,才能享受医保相关报销政策。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大都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固定而持续的经济收入,且病程长、反复发作,出院后仍需长期康复治疗,经济负担特别重,面对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很多病人就不愿或无法得到有效治疗。所以在制定医保政策时,应该把他们作为特殊群体,与正常医疗保险政策应该有所区别,既要降低精神疾病患者医疗保险缴纳比例,又要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直至精神疾病个人缴纳和报销自付的部份实行全额补贴,力争精神疾病患者参保率达到100%,真正享受到医保特惠政策,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让精神疾病患者真正享受到特惠政策,能够看得起病。

2.2 加大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投入,解决有人看病问题。目前铜陵专门从事精神卫生医护人员不足200人,而要服务的对象铜陵地区就有2万多人,还不包括周边县、市精神疾病就医人数,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呈现严重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精神卫生的特殊性,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存在社会歧视,所以不愿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二是精神卫生工作存在很大的危险性,经常给工作人员带来伤害,而目前又没有正式的法律体系来保护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三是福利待遇差。由于精神疾病收费项目少,收费标准低,加上精神病人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经济困难,无法足额缴纳医疗费用,欠费严重,加上政府对精神卫生的投入不足,导致精神卫生机构总收入不足,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差。四是精神卫生人才流动性大。由于社会偏见,相关政策不完善,收入不高,种种原因限制精神卫生人才的发展空间,导致人才不愿到精神卫生机构工作,进来后又留不住,人才稳定性差。针对以上情况,必须加大精神卫生人才培养和投入,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观念,消除偏见,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增加财政投入,改变精神疾病机构需要“创收”才能养活自己的现状,把精神卫生机构纳入财政全额拨款单位,解决精神卫生人员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让精神疾病患者有人看病。

2.3 加大精神病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解决有地方看病问题。由于受人的观念和社会经济的制约,精神卫生一直没有受到重视,政府对精神卫生投入不足,导致目前精神卫生机构大都基础设施落后,就医条件差,住院环境恶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一方面社会压力大,精神问题病人越来越多,愿意到精神卫生医院看病的病人也日益增加,另一方面精神卫生机构由于规模有限和条件较差,不能满足病人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致部分病人不能及时有效治疗,这些病人散落社会,存在潜在危险。2009年政府对精神卫生的投入仅占全国卫生投入总费用的1.8%,与国外平均约20%的投入比例相差甚远。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精神卫生机构,核定300张床位,2010年中央和地方投资精神卫生项目3000万建设病房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住院条件和缓解住院压力,但是还远不能满足精神卫生需求。铜陵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7000人,按10%需要住院治疗的话,需求矛盾依然突出。政府必须加大精神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能把基础建设作为医疗机构自己的事,把建设包袱甩给医院,如果丢给医院,医院要改善住院条件和满足需求,只有靠提高收费,则加重病人负担,又导致病人无钱看病而流散在社会。

2.4 完善机制,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精神卫生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涉及医学专业领域的工作,更是一项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人权保障、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工作任务艰巨复杂[3]。救治工作更不能单靠某一部门,政府必须主导,多部门共同参与,完善机制,健全精神卫生救治体系,共同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将精神病人救治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关怀特殊群体的一项民心工程全力推进,尽量减少精神病人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日益重视,2013年正式颁发了《精神卫生法》,铜陵应该乘国家加强精神卫生工作之东风,提前谋划,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职能部门—精神卫生机构—社区(乡镇)”的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络。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增强工作主动性,不推诿不扯皮,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如卫生部门牵头负责排查建档、确诊评估、随访干预、治疗救护精神病患者;人社部门落实已参加医疗保险的精神病人的治疗保险待遇;民政部门负责贫困医疗救助;人口与计生部门负责宣传科学的婚姻观生育观,根除近亲通婚和精神病史之间的通婚;公安部门负责将有社会危害倾向的病人纳入监控范围,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对需要住院治疗的协助送医救治,及时处置危害社会安全的事件,残联、妇联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对精神病群体及家庭的关爱活动等。只要建立起预防、治疗、监管于一体的精神卫生三级防治体系,精神疾病患者就会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肇事肇祸行为将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产生极大影响,只有政府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多部门协调联动,建立起了相应的行政管理体系、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精神卫生监管体系的三级体系,让精神病人得到及时治疗,最终使精神病人回归社会,创造社会财富,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和不安定因素。

[1]孙永发,惠文,吴华章.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2,2:23-25.

[2]娄振春,吴锐源.3952例精神病患者住院费用调查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9,(1):48-49.

[3]张大宁.加快精神卫生立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前进论坛,2010,(12):18-19.

(责任编辑:吕进)

R197

A

1671-752X(2013)03-0039-03

2013-07-16

方堃(1975-),男,安徽无为人,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书记,政工师。

猜你喜欢
经济负担精神病人铜陵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科介入治疗与心外科手术治疗疾病经济负担比较△
精神病人监护问题研究
——以离婚纠纷为例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山东省2005-2013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分析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相关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