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3-02-15 18:14李婉玲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婉玲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部,贵州 凯里 556000)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群体,是社会知识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开拓者和主力军.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不仅对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大学生信仰是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下文即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涵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化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由外来化到民族化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

关键词“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一个逐渐努力和积累的过程,要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民众所掌握,不可能一撮而就,也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长期坚持.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理论必须和人民大众这个主体紧密联系,并被大众所掌握,才可能转变为改造现实的物质力量,并不断推动理论自身的发展.我们要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性转变到具体化,使人们能通俗易懂,让人们能理解、接受;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变成为提高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力.“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对于实践问题的解决,是在研究矛盾和解决矛盾;它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也是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接受,另一方面,指人民群众为了指导各行业的建设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3]可见,应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要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当代社会的社会矛盾、社会思潮,从而为人们排疑解惑.江泽民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四个如何认识”的根本任务,其中就包括对当代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科学分析.高校教师应当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大学生存在困惑的重大社会思潮,作出真理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科学分析,从理论人手,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批判错误的思潮,吸取优秀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从目前社会发展来说,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技能固然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内容,但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也是重要方面.当前,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健康成长可以起到基本保障作用,更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顺利迈进社会的基础.人是社会化的产物,必须经常进行社会化教育,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

2.2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但只是盲目的实践而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是行不通的,通过历史和现实都有力地证实了理论是实践的源泉.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栋梁,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掌握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所作的祝辞中强调: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因此,一个有远见的政党,要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则会把大学生当作是重要的力量.把目光投向大学生的,一定是有远见的民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和提高.而且应该要把科学的理论内容做指导,因为作为一种理论不会自动地进入大学生的头脑,只有通过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是使人们能够接受科学理论的必要方式之一.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在对理论的理解中,慢慢渗透到实践当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就是让大学生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使他们认同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的理论基础内容,并通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深入理解,可以使用这些理论面对现实问题,大学生才会把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融为一体,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自觉融入到推动国家进步发展、民族富强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在完善自我、回报父母和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使大学生认知、接受和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一般18~2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高校应有有目的、组织、有计划、系统地向大学生讲授知识技能、价值规范,使他们理解、认识、学习、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并按照社会要求,形成政治信仰,成为非常合格的社会一员.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行为的导向作用,让大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理性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假设理论不能和实际相联系并付诸实践,那只能是停留在书面上的文字游戏,是一种摆设,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要想实现某种思想,就必须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需要人去实践、去实干.只有这样,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认识、美好的理想,才能逐步变为现实.要实现思想,就要使思想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就是要让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真正实现把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让它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3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很好的思想基础,大学生群体素质较高,有着理论接受的优势条件.

3.1 我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普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科学理论武装教育大学生的基本方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在人民大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早期通过各种形式对不同行业的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往不会自动走进大学生的头脑,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高度重视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工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要用这个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占领宣传阵地,已形成很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氛围.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可能.

3.2 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身心成长特点

当代大学生多数正处于20岁左右的青年期,属于流光溢彩的年华,风华正茂的岁月.其生理体格基本成熟、稳定,生理机能处于人生巅峰时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他们表现出的特点是思维敏捷、眼界开阔、思想开放、富有想象力、勇于进取、勇于创新.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和情感的丰富却并非意味着心理、思想上已经稳定、成熟.总之,大学生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期,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人在思想观念、信念、心理状态、价值取向、信仰方面容易发生动摇,其可塑性很大.

3.3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有着理论接受的优势条件

首先,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人数大幅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积极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9年12月23日公布,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总数已达20210249人,其中学生党员1191747人,共青团员17035840人,且逐年呈上升趋势.高校学生也普遍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我国一定能够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这些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也是给大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契机.

其次,大众化的效果好不好,要看接受的具体效果.大学生是接受活动的对象,是青年中的高素质群体,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较强的学习吸收能力.大学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4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多样和多变的特点,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也不断交流、交锋和交融.高校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冲击的前沿,大学生随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争夺的重要对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大学生的思想脉络,使大学生接受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5]郝清杰,杨志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再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01):15.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