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我国航空体育产业的深度思考

2013-02-16 04:17赵金岭张淑香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航空体育

赵金岭,张淑香

1 航空体育概述

1.1 航空体育的概念

所谓航空体育,是指人们驾驶或操控航空器或航空运动器材,在空间或者模拟空间范围内,开展关于航空知识普及与教育、航空运动技能培训、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娱乐等飞行活动的总称,是伴随着飞行器的诞生和发展而开展起来的,利用飞行器或其他器械在空中进行的一项特殊体育运动。目前,国际上的航空体育项目主要包括飞行运动、航空模型运动、跳伞运动、滑翔运动、气球运动等。从性质上来看,航空体育不仅是一个国家航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途径[1]。

与西方国家相比,航空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比较晚,尚属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萌芽于20世纪初,30年代传播范围逐步扩大,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式开展的航空体育项目有热气球、运动飞机、跳伞、滑翔、航空模型五大类共26个项目。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之后,人们对航空体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于其健身、怡情和挑战人类极限等功能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航空体育具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及带动地方经济腾飞等经济价值而倍受地方政府的重视。第二届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暨第二届全国航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向人们印证了我国航空体育丰富的体育产业内涵,以及在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独特功能和价值[2]。

1.2 航空体育的组织管理

航空体育组织按照级别来划分,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国际组织和国内组织。国际组织为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航空联合会(Federation Ae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简称 FAI)[3]。该组织成立于1905年10月,现有50个会员协会,主要职责是制订和记录航空学和航天学标准,下设国际滑翔委员会、国际跳伞委员会、国际航空模型委员会等共十一个委员会。该组织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航空大赛(World Air Games),现在正努力加入奥林匹克运动大赛。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ERO SPORTS FEDERATION OF CHINA)为管理航空体育的国内组织[4]。根据实际需要,目前我国除了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自治区体育局对航空体育运动进行行政管理和指导之外,还有于1964年由热心支持航空运动的单位或个人自愿结成的航空体育运动专业协会即: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ERO SPORTS FEDERATION OF CHINA,1964),简称中国航协(ASFC)。该组织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社会体育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它负责管理全国航空体育运动项目并对其进行业务指导,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航空联合会及相应国际航联活动的唯一合法组织。其主要宗旨是:团结全国航空运动工作者及爱好者,促进航空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和加强国际间的友好合作服务。该组织下设飞行委员会、跳伞委员会、航空教育委员会、市场开发委员会等十二个分支机构。

2 我国航空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从航空体育在我国的发展轨迹来看,我国的航空体育经历了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为界限。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以前的第一个阶段。我国的航空体育被作为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实行统一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难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为以后的航空体育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航空体育发展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在体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航空体育进行了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航空体育活动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航空体育产业也初具规模。

2.1 我国航空体育产业优势分析

2.1.1 设施比较齐全,活动内容比较丰富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航空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航空运动学校和各类航空体育俱乐部共拥有运五飞机和直升机、滑翔机及其他轻小型飞机200余架,热气球400多具,动力悬挂近300架,滑翔伞、动力伞几千具,航空模型飞机上万架,参与人数近百万[5]。航空模型、航天模型等运动项目,受到许多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有些项目已列入学校的教学课程。这些事实表明,航空体育已经成为我国通用航空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1.2 运动技术较先进,个别项目国际领先 我国航空体育运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非常优异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目前,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如飞机跳伞、航空模型等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非传统优势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从1982年以来,中国跳伞运动员先后在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以及亚洲比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女子跳伞多次荣获并蝉联世界冠军,男子跳伞在第10届世界杯上获得个人定点冠军;2008年我国热气球飞行员在日本佐贺第24届太平洋杯赛中荣获亚军,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2009年,我国选手张淑鹏获得第五届滑翔伞定点世界锦标赛个人定点世界冠军,实现了滑翔伞世界冠军零的突破[6]。

2.1.3 社会化程度较高,市场化运作逐渐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领域许多项目进行了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改革尝试,航空体育也不例外。20世纪中后期以来,航空体育的社会化发展成为改革创新的主要模式,民间俱乐部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我国航空体育市场不断壮大,无形资产的价值逐步提升。2010年,我国航空运动协会成功举办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项目最全的航空体育盛会——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暨第二届全国航空运动会[7]。这次盛会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商业化运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社会资源,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航空体育无形资产与地方有形资产对接的范式,为我国航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2.1.4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相关政策更加开放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和满足我国航空体育发展的需要,在国家空管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对外发布实施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简称《改革意见》),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做出明确部署[8]。《改革意见》中首次明确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阶段步骤和主要任务。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我国低空空域的分类和具体实施步骤。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表明我国政府对航空体育的支持力度正逐渐加大,相关政策更加开放、务实,我国航空体育产业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2 我国航空体育产业存在的不足

2.2.1 基础设施落后 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航空体育项目涉及的知识领域众多,专业性很强。与运动员本身的动作技术相比较,该项目运动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专业器材的质量及其技术含量、设备、场地等基础设施的先进与完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从建国以来,我国体育发展的重心是那些能够尽快提升国家形象、早日为国争光的、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关的竞技运动项目,对航空体育等非奥运项目重视不够。金牌导向的体育发展战略,导致了当前我国航空体育基础建设的滞后状态。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各地航校均面临着飞机超期服役、机场被城市规划占用、航空燃料供应紧张、经费短缺等诸多问题,航校发展举步维艰。这种状况,成为我国航空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2.2.2 人才流失严重 航空体育具有独特的魅力,众多的爱好者分布于世界各地,但囿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迄今为止,该项运动仍为非奥运项目。基于这种情况,自航空体育项目被调整出全运会设项后,很多省市从功利主义出发,立刻撤消了飞机跳伞、航空模型等非奥运项目专业队。这一决策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航空体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高水平航空体育运动员后继乏人,既懂专业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我国以滑翔伞、动力伞为主的航空体育俱乐部约有30多家,取得运动证书的滑翔运动人员约3 000人;这与欧美等航空体育开展好的国家十几万的航空体育人口相比,人才缺口巨大。[9]

2.2.3 管理体制比较僵化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体育领域也不例外。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等已经不能很好地应对新形势下航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项目的准入标准尚未建立和完善,对项目进行分类指导、逐级管理的计划尚未付诸实施;相关协会组织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尚未形成,激励机制很不完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航空体育兼具体育和航空的属性,必须同时接受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和航空主管部门的双重指导,这就导致某些问题多头管理而另外一些问题却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政策法规的缺失,严重挫伤了广大民众参与航空体育的积极性。

2.2.4 基础教育薄弱 调查发现,1949年建国后不久,我国就面向青少年开展了航空模型等航空体育项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该项体育活动并没有在大范围内普及、展开。在现行管理体制的约束下,我国航空体育方面的专业教学人员、教材、教具以及教学模式等均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如危险性高、难度大、多数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等,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10]。

3 我国航空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我国航空体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1)政府高度重视,为我国航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国“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根据国家“十二五”总体部署和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夯实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中国体育发展的水平和效益,促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要求,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体育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11]。2011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十二五”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 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12]。由此可知,从宏观层面上看,未来五年我国航空体育产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航空体育将加速步入多元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2)航空管制逐渐放宽,相关政策日趋灵活、务实。近年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大胆探索,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变革。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案,准备积极推进低空空域开放的步伐。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加快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的步伐,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航空器开展航空体育运动。而中国民航局则积极尝试制定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相关政策。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正在有序推进,2012年将在全国全面推广[13]。这些相关具体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显然为我国航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条件。

(3)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群众基础日益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财政供应体制也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财政型转变,体育领域财政投入不断增长。“十二五”期间,为了切实增加人民的福祉,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不仅为航空体育机场方面的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整个航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欧美人均年体育消费在300至500美元之间,而中国人均年体育消费不足100元人民币[14]。随着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国际经验来判断,居民消费结构更趋多样化。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6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休闲绿皮书》[15]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休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消费结构的多样化与休闲时代的到来所形成的合力,将使参与体育、享受生活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求和共同理念。这种契合无疑会为我国航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成为我国航空体育产业发展的恒久动力。

3.2 挑战

(1)加强政策、财政扶持,强化指导、普及效果。尽管我国航空体育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历史,爱好者和参与者为数众多。但与乒乓球等许多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其中原因很多,但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财政投入的不足、指导工作的薄弱和强化普及工作的力度欠缺等是主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相关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加大对航空体育运动组织的工作力度,以航校、航空俱乐部、学校、青少年宫、科技馆(站)以及基层社区为依托,通过培训、表演、竞赛、交流等活动,建立和发展爱好者协会,开展航空体育知识普及教育,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从而扩大航空体育的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这也是我国航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心。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高航空体育水平。世界各国航空体育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相关人才(包括管理员、技术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等)的竞争。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航空体育的管理体制比较僵化,行政干预过多,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太少,人才培养机制不畅。这些都阻碍了航空体育水平的快速提高。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入进行体育体制改革,探索和建立非奥运项目的新型管理和训练模式,完善航空体育人才的选拔和训练体制,充分调动地方、部队和高校开展航空体育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应密切关注国际航空体育的发展的动向,主动借鉴国际航空体育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训练技术,多渠道培养后备人才,为我国航空体育产业的腾飞奠定良好的基础。

(3)着力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所谓品牌,简单来讲就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是产品通过一系列市场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形象认知和品质认知,以及通过这些而表现出来的客户忠诚度,它属于一种无形资产[16]。品牌拥有者可以凭借品牌的优势进行市场开拓,不断获取利益。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航空体育赛事的特点是“小而散”,市场认知度比较低。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整合现有赛事,着力打造国际航空体育节、全国航空运动会等具有轰动效应的“品牌”航空体育赛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无形资产价值有效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届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暨第二届全国航空运动会在山东莱芜的成功举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这显然是我国在创建知名体育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道路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4)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进一步整合航空体育资源。研究发现,欧美国家航空体育的成功及其赛事品牌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与其市场化运作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国家航空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纵深推进,根据民航局有关加快通用航空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通用航空领域在市场化方面即将迈出可贵一步。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下,对我国现有的18家航校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定位。一方面可以使航空体育开展几十年来所形成的物质、人才和无形资产资源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还可以形成以航空体育训练为主、辐射农业、林业等行业的航空体育产业集群。通过建设航空体育训练基地和科技体育主题公园等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进一步丰富航空体育产业的内涵,对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产生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1]航空体育[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41308/n41323/n41360/n42195/n61822/n61987/707288.html.

[2]张蓉.航空体育产业的“破发”[J].中国体育,2010(10~11):202~205.

[3]国际航空联合会[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93286.htm.

[4]中国航空运动协会[EB/OL].http://www.carms.org.cn.

[5]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EB/OL].http://www.xueye-ciaf.com/.

[6]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EB/OL].http://finance.jrj.com.cn/2010/11/1608448570144.shtml.

[7]山西航空体育立项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500d4ce05087632311212b2.html.

[8]航空科技体育事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http://www.sport.org.cn/2011-04-08.

[9]《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news.sports.cn/other/2011-04-01/2134383.html.

[10]体育产业规划发布:增加值将破4000亿 3股利好[EB/OL]. http://finance. eastmoney. com/news/1348,20110517136299294.html.

[11]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序推进明年全国推开[EB/OL].http://news.runsky.com/2011-06/11/content_3926335.htm.

[12]未来五年中国休闲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EB/OL]. http://finance. eastmoney. com/news/1348,20110611141616429.html.

[13](美)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4]莱芜叫停国际航空体育节[EB/OL].http://roll.sohu.com/20120924/n353814593.shtml.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航空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产业之篮球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