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3-02-19 08:30杨耀防向维聂车向新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实验教学

杨耀防 向维聂 车向新 汪 鑫 牛 力

(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九江学院从2010年承担农村定向医学生(简称定向生)培养工作以来,建立了由学校分管领导全面负责,招生与就业处负责招生,医学部汇同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具体负责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日常教学实施与管理的运行体系。该培养方案的定向生前2年主要由基础医学院负责培养,后3年由临床医学院负责培养。两个学院均成立了“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小组”,具体协调和管理定向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本着为国家民生工程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和为江西省城乡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九江学院连续3年均主动承担了农村定向生招生和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定向生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医学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现就农村定向生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构建介绍如下。

1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为了科学地制订农村定向生教育培养方案,学校根据定向生岗位特点,借鉴国内外农村医学教育经验,派员学习国内外农村/社区医学教育,在以往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研究及其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农村定向生培养方案,形成了适宜的培养模式,即 “3.5+0.5+1.5”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该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式突出了基础与临床相互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学校与社区密切配合的医学课程体系,构建了全程强化的平行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1]。

2合理建构实践教学体系

在基础医学理论教学阶段重点改革和重组课内实验。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尝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增设开放性实验课。在临床教学计划中重点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临床教学计划中除开设内基、外总等常规实验课外,坚持在城乡基层社区开展12周的基地教学和社区卫生实践活动。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在完成前4年所有医学课程后,给学生提供最后1年的校外毕业实习,在教学、实习医院实行临床轮转和专业方向选科实习。另外,在寒暑假,还鼓励学生进行认知职业、认知医院的社区卫生调查和医院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认知职业(认知医院)、课内实验、基地教学、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构建形成了一个面向城乡基层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了医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训练医学基本技能和锻炼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2]。

2.1认知职业、认知医院

认知职业、认知医院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早期认知医院的工作环境,明确专业服务对象和职业定向,以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通过认知职业、认知医院让他们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并意识到今后在医疗卫生领域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具体内容有:①参观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听取基层卫生机构情况介绍,初步了解医院或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职责任务;②与医院(服务中心)领导和医务人员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农村卫生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③参观医院各临床科室和职能科室,了解医院科室设置及诊疗环境;④开展认知医院调研。认知医院调研是在乡镇以上的综合性医院,通过现场参观、访谈和病案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调研(有调研提纲),要求学生写出不少于2 000字的调研报告。认知医院调研提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院基础设施和机构状况、设备的配置、疾病谱分布、人力资源以及医疗质量保证与安全防范等。

2.2课内实验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每一门学科都有严格的实验课要求。笔者根据医学课程特点和学科要求,系统设置相关学科的课内实验。创造一切条件,满足实验要求。积极开展课内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建立多个显微数码互动综合实验室。尽力训练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科学求真的态度及良好的医学技能。优化课内实验体系,改革单科实验教学和实验模式,尽力突破课程界限,按照功能相近、学科相关的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划分为形态实验、显微实验、分析实验、机能实验等实验课程群;适度调整验证性实验,强化综合性、设计性、技能训练性实验教学,利用开放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训练项目等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课。建立了涵盖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技能训练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课内实验教学体系[3]。

2.3基地教学

依据为农村基层定向培养应用型本科医学人才的目标,制定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生)基地教学方案及其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由职业行为、理论认知、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四大方面目标内容构成。为更好地实施基地教学,九江学院先后建立了3所县级医院和1所市级医院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完善了都昌、修水、德安、武宁和彭泽5个县稳定的社区教学基地和1个县、乡、村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教学点。截止2013年10月,实施了9届(2002—2010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社区基地教学,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得到训练,效果反映良好。现2010级农村定向生正在5个教学基地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现场教学(床边教学)和社区卫生实践教学活动。[4]

2.4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医学生到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进行的临床实践活动。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一步。其目标不仅是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的能力,为其以后独立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临床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分批分次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和市级教学医院进行临床见习。为了保证定向生培养质量,达到临床教学目的,笔者针对临床见习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建立和完善了教学安排、师资安排、教学查房、学生考核、质量监控等系列制度;规范了临床见习的管理,完善了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到县、市级CDC见习,为学生提供运用书本知识和接触社会人群、了解公共卫生现状的机会与场所。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方面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使同学们深刻理解“预防为主”的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6]。

通过见习精神病院、传染病院,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神科病史的采集和精神病、传染病的检查方法;感性认识常见精神症状以及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熟悉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的临床应用;了解电抽搐治疗技术;基本掌握传染病病史采集和消毒隔离方法;感性认识常见传染病症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2.5毕业实习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赴教学、实习医院进行为期近一年的毕业实习。为使定向生更加了解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环境、诊疗程序和内容特点,增强他们对基层群众卫生保健工作的责任感,毕业实习分两段进行:一段在城市三甲医院规范化实习,一段在农村二甲以下医院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实践,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毕业后在医疗机构中独立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实践效果

3.1提供了医学生完整的实践教学训练

首先,在基础医学理论教学阶段,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尝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增设开放性实验课。其次,在临床医学教学阶段,除开设内基、外总等常规实验课外,坚持在城乡基层社区开展6-12周的基地教学(HBT)和社区卫生实践(CHP)活动。同时,还坚持开展各种临床见习活动。最后,给学生提供1年的毕业实习,在教学、实习医院实行临床轮转和实践。另外,在寒暑假,还鼓励学生进行社区卫生调查和医院见习等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教学、基地教学、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保证了医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医学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培养了他们岗位胜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3.2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基地,定期开展基地教学

根据为城乡基层培养应用性和实用型医学本科人才的目标,九江学院先后建设了3所县级医院和1所市级医院作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建立和完善了都昌、修水、德安、武宁和彭泽5个稳定的县级教学基地和1个县、乡、村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践教学点。制定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地教学方案,完善了基地教学目标体系,实施了9届(2002—2010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社区基地教学,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得到训练,效果反映良好。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设施和学习、教学条件。

3.3增强了医学生服务基层的责任意识和胜任力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农村定向生对农村居民健康问题及其保健需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有了思想准备,其岗位胜任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可以说,农村定向生的知识结构、临床能力和职业素质适合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他们到农村卫生机构能用得上、干得好。

总之,定向医学生培养,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完善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九江学院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秉持一贯的医学教育办学宗旨和教育教学改革定位,一直在探索面向基层、服务社区的科学适用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构架了适宜的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林邦主编.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6.

[2]杨耀防.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改革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6):845.

[3]王璐,苗乃周,张正祥,等.综合大学构建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31(15):231.

[4]向维聂,熊旺鑫,杨耀防,等.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基地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与认识[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63

[5]赵轶雯,龚勇.内科见习引入循环医学教学模式之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增刊):350.

[6]刘民,甘雅芬,谢清平. 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J].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0,94(7):94.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实验教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