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肺炎病儿血清IL-17和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3-02-20 11:54吴蒙蒙吕响红段于河庄超张秋业
精准医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病儿感染性细胞因子

吴蒙蒙,吕响红,段于河,庄超,张秋业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科,山东青岛 266003)

感染性肺炎病儿血清IL-17和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吴蒙蒙,吕响红,段于河,庄超,张秋业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科,山东青岛 266003)

目的探讨感染性肺炎病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9月,选择我院儿科住院感染性肺炎病儿70例(重症肺炎组30例,轻症肺炎组4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1.02、10.20,q=5.96、5.74,P<0.01);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IL-10水平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q=4.86、5.67,P<0.01)。肺炎恢复期病儿血清IL-17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4.537,P<0.01);而肺炎病儿急性期血清IL-10水平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肺炎急性期病儿血清IL-17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血清IL-10升高幅度,差异有显著性(t=3.890,P<0.01)。结论感染性肺炎病儿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L-17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血清IL-10水平虽呈保护性升高但重症病儿反应不明显。

肺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0;儿童

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时期由于其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及免疫学上的弱点,导致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甚至导致死亡。小儿肺炎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引起小儿肺炎的原因主要为感染,随着近年来病原学的发展,肺炎的病原体检出率逐渐提高。各种病原体感染肺脏后,可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及抗炎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病儿发病时细胞因子变化的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2]。研究肺炎病儿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3]。2011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肺炎病儿70例,本研究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我院儿内科住院的感染性肺炎病儿70例(感染性肺炎组),诊断符合文献[4]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重症肺炎组30例,轻症肺炎组40例。轻症肺炎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5.76岁;重症肺炎组3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5.72岁。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查体儿童20例为对照组,年龄6个月~10岁,平均5.58岁;均无心血管疾病、1月内无急性感染性疾病史。两组间病例数、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入选者既往无免疫性疾病史,无应用糖皮质激素史,未使用过干扰素等免疫抑制剂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调节剂等。

1.2 方法

受检者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 L,肝素抗凝,将采集的血样于3 h内以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于-80℃冰箱中冷冻保存,待检。肺炎恢复期(一般在病程的2~3周,病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部体征消失)病儿重新留取血清待检。血清中IL-17和IL-10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酶联免疫试剂盒由卡尔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 果

对照组、轻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IL-10的水平分别为(14.630±3.587)、(17.541±3.872)、(23.775± 11.872)ng/L,IL-17水平分别为(17.460±7.923)、(19.610±8.033)、(29.874±14.439)ng/L,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F=11.02、10.20,q=5.96、5.74, P<0.01);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IL-10水平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意义(q=4.86、5.67, P<0.01)。

肺炎病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25.505±10.149)、(13.781±5.165)n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4.537,P<0.01);肺炎病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清IL-10的水平分别为(22.565± 10.217)、(17.564±3.866)ng/L,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拟合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血清细胞因子IL-17、IL-10与肺炎严重度的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为:YIL-17=3.246+0.634x,YIL-10=3.294+0.465x。重症肺炎急性期病儿血清IL-17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血清IL-10升高幅度,差异有显著性(t=3.890,P<0.01)。

3 讨 论

小儿感染性肺炎的免疫病理生理变化是十分复杂的,不同年龄的病儿对同一种病原体的免疫应答也是不同的,不同病原体可致较为特殊的免疫应答,在肺炎的各个阶段,也有各自的免疫应答表现。感染性肺炎时,小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特异性抗体对疾病恢复起一定作用,但过度的免疫反应往往引起更加严重的临床症状及肺损伤。因此,重症肺炎的发生除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严重的感染有关外,在整个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人体防御机制的过度激活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是肺组织失控性炎症反应的结果[5]。

肺炎时人体感染的各种病原体及其产物,刺激肺泡内的巨噬细胞,从而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再刺激肺内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细胞迁徙到肺间质和肺泡,进一步释放大量炎症递质和细胞因子,造成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加重。IL-10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广泛免疫效应的细胞因子,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活性[6]。它能抑制IL-2、肿瘤坏死因子及促炎因子产生和释放,抑制巨噬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辅助作用,抑制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表达。在人体免疫应答中,IL-10有对人体保护的一面,也有不利于人体的一面。有研究报道,IL-10的分泌缺乏将导致各种炎症过程的发生,某些情况下其缺乏还将导致炎症持续和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孙国英[4]研究表明,肺炎病儿血清中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肺炎组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和对照组,提示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与IL-17不同的是,在重症肺炎急性期IL-10升高的幅度偏低,这提示在小儿肺炎时,IL-10也参与到肺部的炎症过程中,适量增加的IL-10可能有助于控制肺部炎症的反应程度,避免其失控;而重症肺炎时IL-10增加程度低于IL-17,则可能使人体难以控制炎症反应的程度与范围,从而导致重症肺炎的发生。可见,在儿童感染性肺炎时,血清IL-10(抗炎因子)水平虽呈保护性升高,但在重症病例反应不明显。

IL-17是新近发现的主要由CD4+记忆T细胞、单核细胞分泌的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在细胞增殖分化、生物因子转录与表达及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炎症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炎症过程密切相关[7]。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鼠肺炎模型IL-17的表达及意义[8]。赵慧等[9]通过研究IL-17及其受体在大鼠重症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中的表达,表明IL-17及其受体在重症肺炎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促炎作用,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增加TNF-α、IL-1β的表达,导致炎症反应的进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肺炎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肺炎恢复期血清IL-17水平明显降低而IL-10水平变化不明显;回归分析显示,肺炎急性期血清IL-17升高幅度明显大于IL-10,前者水平变化与肺炎病情严重度关系密切。结果提示,血清IL-17水平升高与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IL-17在感染性肺炎的发病机制扮演重要角色[10];血清IL-17水平也可作为反映感染性肺炎严重度的指标之一,用以判断肺炎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

总之,IL-17在肺炎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应受到足够重视。因此,将IL-17作为肺炎的检验因子之一,有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重症肺炎有指导作用;动态监测血清IL-17水平,有助于判断肺炎病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对于重症肺炎病儿早期给予免疫干预,可以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恶化,缩短病程。IL-17有潜在的可能成为炎症疾病治疗的新靶标,并为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1]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74-1180.

[2]董林,李明,张元英,等.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儿细胞因子的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2,15(1):1.

[3]徐雪峰.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胞因子的变化[J].国际儿科杂志,2007,34(1):46-49.

[4]孙国英.小儿肺炎血清中白介素6和白介素10的临床意义研究[J].河北医药,2009,9:2395-2396.

[5]余峰,崔敏娴,姚冬莉,等.儿童重症肺炎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2):80-88.

[6]OCUIN L M,BAMBOAT Z M,BALACHANDRAN V P,et al.Neut rophil IL-10 suppresses peritoneal inflammatory monocytes during polymicrobial sepsis[J].J Leukoc Biol,2011,89 (3):423-432.

[7]MATSUZAKI G,UMEMURA M.Interleukin-17 as an effector molecule of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ity against infections [J].Microbiol Immunol,2007,51:1139-1147.

[8]YE P,GARVEY P B,ZHANG P,et al.Interleukin-17 and lung host defense against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J].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2001,25:335-340.

[9]赵慧,刘朝晖,叶惠芬,等.白介素17及其受体在大鼠重症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中的表达[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6): 321-325.

[10]马健,王涛,马春红,等.慢性胃炎病人IL-17、IL-6和TGF-β1的表达及意义[J].齐鲁医学杂志,2013,28(2):139-141,144.

(本文编辑 厉建强)

CHANGES OF SERUM INTERLEUKIN-10 AND INTERLEUKIN-17 IN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PNEUMONIA

WU Mengmeng,LÜXianghong,DUAN Yuhe,ZHUANG Chao,ZHANG Qiuye (Department of Pediatirc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dao 266003,China)

ObjectiveTo asse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hanges of serum cytokines IL-17 and IL-10 in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pneumonia.MethodsA total of 70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Oct.2011—Dec.2012 were selected.Of whom,30 were with severe infection and 30 with mild infection.Twenty healthy children of corresponding time period served as controls.IL-17 and IL-10 were detected by using ELISA.ResultsThe levels of IL-17 and IL-10 in the sever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F=11.02,10.20;q=5.96,5.74;P<0.01)and the mild group(q=4.86,5.67; P<0.01).The level of IL-17 in recovery stag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acute stage(t=4.537,P<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L-10 level was found between acute stage and recovery stage(P>0.05).The extent of elevation of IL-17 in acute stage was higher than IL-10(t=3.890,P<0.01).ConclusionThere is an immunologic function disorder in acute stage of infectious pneumonia, the serum level of IL-17 rises and correlates with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though the level of IL-10 shows protective elevation, the severe sick kids do not react obviously.

pneumonia;interleukin-17;interleukin-10;child

R725.6

A

1008-0341(2013)04-0354-03

10.11712/qlyx201304024

2013-04-24;

2013-06-06

吴蒙蒙(1983-),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张秋业(1963-),男,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病儿感染性细胞因子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家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孤独症中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N端前脑钠肽与原田危险评分、小林评分对川崎病病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预测价值的对比
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
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病儿65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