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滩涂甜高梁秸秆贮藏方法探讨

2013-02-27 06:33何冲霄吴承东孙明法严国红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尖塔糖分茎秆

何冲霄 吴承东 孙明法 严国红*

(1.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江苏盐城224002;2.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江苏亭湖224050)

沿海滩涂甜高梁秸秆贮藏方法探讨

何冲霄1吴承东2孙明法1严国红1*

(1.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江苏盐城224002;2.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江苏亭湖224050)

以甜高粱品种ST008为试验品种,采用三种贮藏方式进行比较试验,测定茎秆贮藏过程中水分、糖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留叶留穗根部浸水“尖塔型竖放”贮藏方式具有茎秆水分散失少,糖分下降平缓的优点,是沿海滩涂地区甜高粱茎秆冬季贮藏的较好方法。

沿海滩涂;甜高粱;贮藏

甜高粱为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植物学性状与高粱相似[1],苗期分蘖力强,叶脉茎秆有蜡质,再生力强,籽粒较小,茎秆富含糖分是全株的精华所在,其单产可达5 000~10 000 kg/667m2,在中国有悠久栽培历史,从海南[2]至东部沿海皆可种植。它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格,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茎秆用于制糖、酿酒、制酒精燃料、造纸和饲料等,是优良的能、饲、粮、糖作物[2,3]。在沿海滩涂的低产田种植几乎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降低表土盐分[4]。为了增加甜高粱茎秆冬季贮藏时间,延长加工期,充分利用茎秆内糖分。项目组继2011年在金海农场盐碱地进行了初步的栽培试验之后,又于2012年进行了甜高粱茎秆的冬季保糖贮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与材料

田间试验于2012年在大丰市金海农场盐碱地进行,土壤盐分为0.31%,供试品种为ST008,6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蜡熟前收获。

1.2 试验方法

1.2.1 茎秆贮藏。采用三种茎秆贮藏方法比较:Ⅰ去叶去穗“井型”堆放,Ⅱ带叶去穗“井型”堆放,Ⅰ、Ⅱ堆放高度为3 m;Ⅲ留叶留穗根部浸水“尖塔型竖放”。

1.2.2 取样测定。每月2次取样品测定,每次分别在Ⅰ、Ⅱ堆的上部、中部、下部,Ⅲ堆的外表、中间、内部随机抽取样,依次标记为Ⅰ上Ⅰ中Ⅰ下,Ⅱ上Ⅱ中Ⅱ下,Ⅲ外Ⅲ中Ⅲ内。鉴于茎秆汁液锤度与总糖含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直线相关性[5],我们分别测定茎秆汁液的锤度和水分和堆内温湿度等四项数据分析茎秆糖分变化;用Master-T折射式锤度计测量茎秆锤度,采用差重法测定水分[6],用数字温湿度计插入堆中测得温湿度,检测时避开降水与大雾天气。

2 结果与分析

2.1 垛内温度、湿度的变化

由表1可知,本试验期间,各处理垛内的温度变化明显,主要随空气温度变化而变化,从10月底到1月底温度缓慢降低,之后较快上升,到3月底达到的10℃以上。处理Ⅰ与处理Ⅱ的温度差异较小,但均高于Ⅲ,说明“尖塔型竖放”比“井型”堆放更有利于垛内散热;处理Ⅰ与处理Ⅱ之间湿度差异不明显,垛内湿度都呈逐步降低趋势;处理Ⅲ湿度略高于处理Ⅰ和处理Ⅱ,且降幅较小,说明甜高粱收割后根部浸水后可以很好的保持垛内湿度。因此“尖塔型竖放”留叶留穗根部浸水的贮藏方式既保持了湿度,又便于垛内的通风散热,可以有效避免霉变的发生。

2.2 秸秆水分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甜高粱秸秆内水分逐渐散失,处理Ⅰ与处理Ⅱ的秸秆水分下降较快,特别是垛上部秸秆水分下降更加明显,中下部次之;处理Ⅲ的秸秆始终保持较高水分,而且目测表明甜高粱秸秆表面的蜡质层保持良好,茎秆圆润无皱缩,说明“尖塔型竖放”留叶留穗根部浸水的贮藏方式可以显著减少茎秆水分的散失达到茎秆保鲜的效果。

表1 不同贮藏方式甜高粱秸秆垛内部温度与湿度

表2 不同贮藏方式甜高粱秸秆水分变化%

表3 不同贮藏方式甜高粱秸秆汁液锤度变化%

2.3秸秆锤度的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贮藏期甜高粱茎秆锤度值变化,前期较为平缓,然后有所升高,在30~40 d时达到最高点,这与秸秆内初水散失、糖分升高有关,而后呈下降趋势。在1、2月份茎秆锤度值相对平稳,这与沿海地区冬季的室外气温较低,秸秆冻结,糖分含量相对稳定有关。3月下旬随着室外温度较快上升,茎秆失水较多(表1、2),糖分随着逐渐降低。在整个贮藏期间,处理Ⅰ与处理Ⅱ之间锤度值差异不明显,处理Ⅲ则显著表现出糖含量降低不明显的特征,这与表2的水分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茎秆水分含量与糖分有密切关系,如果茎秆水分大量丢失将破坏表面的保护层,竟而加速糖份的降解,这进一步说明了“浸水竖放”贮藏方式优于“井型”堆放。

3 讨论与结论

由于甜高粱收获季节集中,无法适应工厂化生产原料调度。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贮藏,调节工业化生产的原料调配需求。

甜高粱茎秆贮藏的关键是保持糖分不丢失。糖分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细菌霉变对糖分的代谢。因此,储存方法的关键是尽可能创造细菌无法生存的条件。同时尽可能避免甜高粱茎秆创伤,防治细菌侵入霉变。我国北方冬季低温、通风是防治甜高粱茎秆发热,阻止细菌代谢霉变的有效方法。而茎秆保湿避免表层蜡质层破损,是防止细菌入侵的有效途径。因此,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冬季温度、湿度等有利因素,创造条件,保持茎秆处于通风条件下并保持水分,对保持糖分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贮藏方式与茎秆含糖变化的差异,寻求最佳贮藏方式,对延长茎秆加工期,充分利用糖分,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具有重要意义[7]。

本试验利用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冬季低温高湿的有利气候条件,进行自然保湿冻贮,并通过对甜高粱“尖塔型竖放”留叶留穗根部浸水贮藏方式与去叶去穗“井型”堆放及带叶去穗“井型”堆放等不同贮藏方式的比较,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含量的变化及与温湿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甜高粱“尖塔型竖放”留叶留穗根部浸水贮藏法在垛堆通风防霉、保湿、保糖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一种沿海滩涂地区冬季贮藏甜高粱茎秆的好方法。

感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海南省农垦农科院副院长张永北博士的悉心指导,特表示衷心的感谢!

[1]曹文伯.甜高粱茎秆糖锤度配合力的测定[J].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2,3(4):23-27

[2]张永北,刘森杰,李育辉.甜高粱在海南的种植要点[J].热带农业工程,2010,34(3):30-33

[3]卢庆善.甜高粱[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5-35

[4]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吐尔逊·吐尔洪,阿扎提·阿不都古力,等.甜高粱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8):1418-1421

[5]马志泓,李达,宁喜斌.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与总糖含量间相关性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2:(03)27-30

[6]陆亮,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叶凯,等.贮藏期甜高粱形状与总糖含量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12,37(6):215-218

[7]蒲彬,贺玉风,贾雪峰,等.甜高粱秆冻藏保鲜技术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8,16(5):71-72

2013-05-14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1)2030

何冲霄(1971-),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耐盐水稻育种与耐盐作物栽培工作。

*通讯作者:严国红(1968-),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工作。

猜你喜欢
尖塔糖分茎秆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憶江南
如果只喝可乐不喝水会发生什么?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
甘蔗控释BB肥对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So Long, Farewell 别了,再见
水力空化强化亚硫酸钙吸附糖液中非糖分的研究
有兴趣认领一个尖塔吗?
晚播对春玉米倒伏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