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VS广州:“第三城”之争

2013-03-01 08:51■赵
决策 2013年12期
关键词:粤港澳广州天津

■赵 舰

仔细梳理一下津穗两地近年来的发展数据,便能感受到天津跻身一线城市的坚实步伐和广州力保第三的步步为营。

“2013年广州的生产总值会不会被天津超过?从目前阶段看,没那么容易。”广州市长陈建华在11月初的一次市委会议上如此回应广州与天津的“第三城”之争。

11月初,国内主要城市的三季报都已公布,除了北京与上海仍处于领先地位外,深圳、广州、天津等城市的竞争依旧相当激烈。前三季度,广州实现GDP 11128亿元。同期,天津实现GDP 10223亿元。在经济总量上,广州领先天津905亿元。而去年全年,广州仅比天津多660亿元,这也意味着近几年被天津步步紧追的广州开始发力,力图巩固其“第三城”的位置。尽管如此,广州的投资额度仍远低于天津。前三季度天津固投达7963.86亿元,广州仅为天津的36%。广州投资率为25%,而天津则高达78%。仔细梳理一下两地近年来的发展数据,便能感受到天津跻身一线城市的坚实步伐和广州力保第三的步步为营。

天津跻身一线之路

2011年,深圳、天津、苏州、重庆GDP均超过万亿元,中国内地城市万亿GDP俱乐部成员,一下子由上海、北京、广州三强扩容至七雄。于是,天津将超越广州的报道出现在广州的媒体上。

引发热议的原因自然不乏广州的居安思危,扬鞭自励。更主要的原因是广州与第一名上海、第二名北京的差距较大,而与第四、第五的差距相对要小得多。

统计数据表明,广州这几年不仅超过北京成为中国内地城市生产总值第二名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而且保住第三大城市的压力也很大。

而天津赶超深圳的过程,也是缩小与广州的差距,不断超越广州的过程。天津与广州的差距,曾经非常巨大。时间不用提到太早,即使是“十五”末期,两个城市间的实力还不可同日而语。

2005年,天津的GDP为3663亿元,而广州为5032亿元。简单看,二者的差距不过是1400亿元。但在2005年,全国超过5000亿元的城市,只有上海和北京,广州是绝对的第三大城市;此外,天津与广州之间,还隔着一个4000亿元的关口,而在4000-5000亿元之间,还有不少城市在高速发展着。因此,2005年的天津,还只能望广州的项背,两座城市不在一个量级上。

到“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广州GDP是10604亿元,天津是9108亿元,按说也还有着近1500亿元的差距。再说,广州是万亿级别的。不过,速度上的反差出现了,广州的速度已经降至11%,而天津则超过16%。2011年广州的GDP为12380亿元,天津为11190亿元,差距缩小至1190亿元。同样,广州的速度降至10%,而天津仍然是强势的16%。天津持续16%左右的速度,确实令人不得不对其GDP数量刮目相看。

终于,2012年,天津GDP达到12885亿元,只比广州少660亿元,但增幅却高出广州3个百分点。

面对天津的迅猛追赶,2013年初广东省要求广州“跳起来摘桃子”,随后广州调高了GDP增长目标,各区都想方设法加大投资力度。再加上广州的基数本来就比天津高,因此在增速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广州经济总量得以继续领先天津,2013年前三季度领先天津900亿。尽管今年天津经济总量尚无法超过广州,但超过同为一线城市的深圳却是大有可能。前三季度天津增速比深圳高将近3个百分点,且总量领先,2013年全年天津经济总量超过深圳已成定局。这也意味着自1999年以来深圳保持了14年的“老四”位置将首度易主。

天津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天津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滨海新区,以及国家战略的倾斜。自2005年滨海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天津进入快速发展期,即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工业经济也几乎没有受到影响。2009年,有学者做过工业增速测算,全国各地增幅都不同程度下滑,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天津却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速度,相反,广州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到的冲击很大。

过去,天津的发展比其他直辖市和一些大的省级城市都要慢,但滨海综改区成立后,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一系列大项目纷纷落户天津,包括石油化工、钢铁冶炼、装备制造、飞机制造等,这些大工业项目对天津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比较分析来看,广州速度减缓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主观上在有意做结构调整,包括现在发展新兴产业体系,转移出去低端产业,这会有一个阵痛期,对经济会有一定影响。第二,最近几年,广州应该做好的事情却没有做好,比如说在粤港澳合作中,广州应该把香港、澳门的力量引入到广州发展中来,但这方面没有很好地完成。相反,最近几年港澳资本到天津的投资不少,而在广州的投资却不多。

此外,北京的产业很多都转移到了天津,而天津真正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是天津跟北京理顺了关系。现在天津是“厂”,北京是“店”。北京发展第三产业,制造业和大项目都迁到了天津。而广州一直没有解决战略定位的问题,广州说它是华南中心城市,而深圳和香港不买它的账。

广州的第三产业比重远高于天津并不是它的优势所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一种产业空心化的表现。实际上,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二产业支撑。造成广州制造业支撑力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土地财政带来的经济泡沫,使得大量传统产业在广州呆不下去。第二个原因,是地方政府对制造业不重视,一听到制造业,就把它等同于污染,等同于能耗,而没有去琢磨怎么把“汗水型经济”变成“智慧型经济”。以广州现在的制造业支柱之一汽车产业为例,汽车主要不是靠自身技术,而是靠引进日本的车型和技术,虽然规模很大,但自身的技术含量不高。

广州的优势

尽管如此,广州仍然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也是天津在短期内难以拥有的优势。

两个城市的经济结构是不一样的,很多专家认为天津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就投资而言,大项目整体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投资也是有阶段性的,过了这个阶段和周期,它的后劲可能就不足了,投资和消费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

从对国际资本的依存度来看,广州要比天津高一些,而天津对国有资本的依存度要高一些。天津许多项目都是靠政府扶持,而广州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近四成,市场化的生命力很强,变来变去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相反,天津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它的市场化程度是远远落后的。

广州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30多年,广州在市场经济的发育方面比天津有一定优势,市民的市场观念更强;二是广州民营经济较为发达,适应市场能力稍强;三是广州邻近香港,拥有较多的海外侨胞和其他海外资源;四是广州的经济腹地比天津要更广泛一些,无论是依靠珠三角还是泛珠三角,广州的现实影响力可能比天津在华北的影响要大一些。

特别是广州的南沙新区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100公里范围内把港澳与整个珠三角城市群都网络其中,这样的地缘优势无出其右者。

根据国家的规划,南沙新区“将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在粤港澳的合作中,香港、澳门的服务业非常发达,比如香港的金融、商业,澳门的旅游业、酒店业等。但港澳本身受空间限制,有向外拓展的需求。目前,在CEPA框架下,粤港澳之间的服务业合作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

广东省长朱小丹近期透露,“我们将来跟港澳的合作可能逐步会从加工贸易转向服务业领域合作,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合作,在这方面国家给予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持。”

连滨海新区发改委官员都对相关媒体说,南沙一些独有优势颇让天津眼红:“他们临近港澳,在金融、服务业、交通乃至社会管理上都可以有一系列的创新机制与港澳对接”。此外,南沙新区的建设明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一些部门和地方来组建协调机制,这也是滨海新区所没有的。

猜你喜欢
粤港澳广州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天津卷
编读往来
《天津之眼》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