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和偏振图像融合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

2013-03-03 05:26雷莎陈丽何贤飞胡义华雷亮
关键词:全息图偏振全息

雷莎,陈丽,何贤飞,胡义华,雷亮

(广东工业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1965年,斯特罗克(Stroke)[1]率先提出了以球面波参考光代替平行光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1967年,Goodman等[2]提出了用数字方式记录和处理全息图像的数字全息技术,随后数字全息技术逐渐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3].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光路简单,再现过程只需一次傅里叶变换,在数字全息图的记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电荷耦合元件(CCD)的带宽,提高再现像的分辨率 .因此,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4].与菲涅耳数字全息[5]不同的是,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参考光采用球面波而非平行光,全息图所记录的是物光的空间频谱而非物光本身[6-7].其无需知道记录距离就可以得到再现像的强度分布,不仅能大大节约运算时间,而且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再现像.图像融合是将两幅或者多幅不同的图像用一定的融合方法[8]组合成为一幅新的图像,融合后的图像提供了比原图像更好的性能[9].偏振图像反映了物体和入射光的偏振特性,国内外已经将偏振图像融合技术应用到军事和民用的诸多领域[10-11].Muller等[12]利用多幅全息图叠加取平均的方法来提高再现像的信噪比,Freddy等[13]通过一百张相互独立的数字全息图像的叠加,再取得平均值,有效地消除了散斑噪声.本文将偏振图像融合技术应用到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中,不仅消除了散斑噪声,而且提高了再现像的分辨率.

1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原理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记录光路,如图1所示.设物光为O,参考点光源为R,物体与参考光位于同一平面x0y0上,X轴在参考点光源的坐标为(xr,0),CCD光敏面位于平面xy上,并且CCD的光敏面与Z轴重合,两平面之间的距离为d0.

CCD所记录的是物体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空间频谱,其再现像[14]可表示为

式(1)中:C为复常数;FF表示受到1/λd0调制的二维傅里叶变换.

记录过程中,为抵消菲涅耳衍射积分中的二次位相因子,可以采用球面参考光波r(x,y)式对其进行抵消,即

因此,再现像的光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从式(3)可以看出,仅使用一次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就能够再现出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再现像.

图1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记录光路图Fig.1 Light path for recording holograms of lensless Fourier transform digital holography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基于光纤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实验光路图,如图2所示.实验中,选用的记录物体是一个白色的骰子(12 mm×12 mm×12 mm),半导体激光器(波长为532 nm)发出的光经分光镜BS分成两束.其中一束光经过扩束镜EP1和准直透镜L1组成的扩束准直系统形成平行光波,平行光波经聚焦透镜L2聚焦后射入光纤端面,从光纤另一端面射出的球面波作为参考光直接射向CCD光敏面(像素数为1 200×1 600,像素尺寸为4.4μm×4.4μm);另一束经过全反镜M改变方向后,被扩束镜EP2扩束后直接照射物体表面,经物体反射后投射到CCD光敏面形成物光.两束光在CCD光敏面上发生干涉形成数字全息图.

光路中的CL是平面凹透镜,其作用是为物体提供预成像,扩大全息图的记录与再现范围.一段具有高数值孔径的单模光纤的出射端面作为参考光的点光源,与物体共面.

根据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能够再现两个中心对称的再现像,可避免菲涅耳全息中对一个再现像聚焦,另一个再现像会产生离焦的问题.没有使用光纤的菲涅尔数字全息图的再现像,如图3所示.由图2所示的光路图得到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再现像,如图4所示.

图2 基于光纤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光路图Fig.2 Experimental setup of lensless Fourier transform digital holography based on optical fiber

图3 菲涅尔数字全息图Fig.3 hologram of Fresnel digital holography

图4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Fig.4 Hologram of lensless Fourier transform digital holography

在CCD前放置一偏振片记录物光的偏振信息,改变旋转偏振片的角度(θ),得到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偏振图如图5所示 .将图5的6幅图合成,可以得到偏振合成的再现像,如图6所示.最后,对再现像进行中值滤波[15]处理后,即得到如图7所示的图像.

相比于普通的数字全息,使用了光纤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具有如下4个特点:1)光路装置简单、紧凑、灵活且便于使用;2)光路中省去了透镜,可以避免由透镜带来的球面像差等非线性影响;3)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数值再现算法相对简单,只需进行一次傅里叶变换即可;4)由于采用球面参考光波,得到全息图的横向分辨率较高,并能充分利用CCD的空间带宽等.

图5 不同偏振器角度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偏振图Fig.5 Polarization diagram of lensless Fourier transform digital holography with different polarization angle

图6 偏振合成的再现图Fig.6 Reconstruction after polarization image fusion

图7 中值滤波处理后的再现图 Fig.7 Reconstruction after median filtering

将高数值孔径的单模光纤引入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有如下4点的优点:1)光纤具有传送和扩束的功能,在布置光路时使用的元件较少;2)能避免球面像差;3)对环境要求不高,抗干扰能力强;4)单模光纤纤芯直径大约为4~10μm,其传光特性较好,输出光可以看作一个理想的点光源,无需针孔滤波器,就可以用作参考光源.

偏振片的加入是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区别,偏振片对入射光有遮蔽和透过的功能.从图5~10可以看出:加入偏振片后,再现像的光强变弱了.比较实验所得的再现像图4与图6,可以证实偏振图像融合的方法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实验中,不仅能记录物光的振幅、相位、偏振信息,而且能减少实验环境所产生的噪声和误差,减小图像的噪声含量,提高再现像的分辨率.由于激光散斑和其他杂散光等噪声的影响较大,实验得到的再现图的光强不均匀,局部有些不清晰.通过中值滤波后,所得到的再现像(图7)相对光线柔和,图像较为清晰.

3 结论

采用基于光纤和偏振图像融合的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不仅实验装置简单、灵活,记录了物体的相位、振幅和偏振信息,而且能得到清晰的再现像.高数值孔径单模光纤的引用,方便消除了球面相差、噪声等的影响,提高了再现像的质量.

偏振图像融合技术减少了图像的噪声含量,中值滤波器[14]减少了实验噪声,提高了再现像的分辨率.由于记录结果仍然受记录条件等其他原因的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因素将是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1] STROKE G W.Stroke.Lensless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 for optical holography[J].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65,6(10):201-203.

[2] GOODMAN J W,LAWRENCE R W.Digital image formulation from electronically detected hologram[J].Appl Phys Letter,1967,11(3):77-99

[3] 崔华坤,王大勇.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术中非共面误差的自动补偿算法[J].物理学报.2011(4):044201.

[4] Li Chen,Xiao Ma.Color holographic image by using digital lensless Fourier transform holography with optical fiber.Optical Engineering[J].2012,51(4):045802.

[5] 张燕,刘轩.菲涅耳全息图的数字再现方法比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3):47.

[6] ZHAO Jian-lin,JIANG Hong-zhen,DI Jiang-lei.Recor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a color holographic image by using digital lensless Fourier transform holography[J].Optics Express,2008,16(4):2514-2519.

[7] 田爱玲,薛小卫.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记录与再现[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29(1):4-7.

[8] 张德祥,张晶晶.基于 Directionlets变换的偏振图像融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12(33):2795-2800.

[9] 赵永强,潘泉.基于偏振成像技术和图像融合理论杂乱背景压缩[J].电子学报,2005,3(33):433-435.

[10] 陈伟力,王霞.基于小波包变换的中波红外偏振图像融合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31(5):578-610.

[11] 王新,王学勤.基于偏振成像和图像融合的目标识别技术[J].激光与红外,2007,37(7):676-678.

[12] MULLER J,KEBBEL V,JUPTNER W.Digital holography as a tool for testing high-aperture micro-optics[J].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2005,43(7):739-751.

[13] MONROY F A,GARCIA-SUCERQUIA J.Increment of lateral resolution in digital holography by speckle noise removal[J].Optik ,2010,121(22):2049-2052.

[14] 袁操今,钟丽云,朱越.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术的特点分析和讨论[J].激光杂志,2004,25(5):59-61.

[15] 高浩军,杜宇人.中值滤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电子工程师,2004,30(8):35-36.

猜你喜欢
全息图偏振全息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偏振纠缠双光子态的纠缠特性分析
基于LabVIEW的偏振调制激光测距测量控制系统
偏振旋转效应在全光缓存器中的应用与实现
全息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领域:可“触摸”全息图技术面世
能触摸的全息图
全息影像造就“立体新闻”——全息影像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
抖动误差对光学扫描全息图像重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