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斜纹夜蛾的为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3-03-09 01:09朱剑,牛长缨,张子鹤
长江蔬菜 2013年18期
关键词:斜纹莲藕夜蛾

莲藕斜纹夜蛾的为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朱剑1,牛长缨1,张子鹤1,赵景1,李建洪1,宫振2
(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2.湖北襄阳市植物保护站)

近年来,斜纹夜蛾在水生蔬菜莲藕上的为害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莲藕的产业发展,但其化学防治受到限制,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防控技术体系。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斜纹夜蛾在莲藕上的为害特点、发生动态及发生原因,探讨了可行的莲藕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斜纹夜蛾;莲藕;发生为害;绿色防控

传统的化学防治途径防治莲纹夜蛾,在莲藕田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在莲藕生产中尚无登记使用的化学农药,同时滥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水资源破坏、使水生生物中毒等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发展莲藕产业,迫切需要建立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治体系[2]。本文通过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结合自身研究结果,对莲斜纹夜蛾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可行的莲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1 斜纹夜蛾在莲藕上的发生特点

1.1 为害特点

斜纹夜蛾以幼虫对莲藕植株造成为害,主要为害莲叶、莲花、子房、嫩莲籽等地上部分。成虫多在莲藕叶片背面叶脉分叉处产卵,卵呈扁球形,初产时呈黄白色,后转淡绿,孵化前呈黑紫色,卵粒集结成3~4层的卵块,其上覆盖黄色疏松的绒毛,孵化后1~2龄幼虫群集在产卵的莲叶背面取食叶肉,为害后仅留下莲叶上表皮和叶脉,呈纱窗状,致使莲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逐渐枯黄死亡。3龄后,幼虫具有假死性,开始分散取食,被为害的叶片呈缺刻状。4~5龄是幼虫暴食阶段,莲叶、莲花、子房、嫩莲籽等都能被取食,严重时整株只剩下枝干和主脉。

1.2 发生动态

斜纹夜蛾在长江流域1 a发生5~6代,具有世代重叠的现象。一般7~8月发生量最大,为害最严重。越冬老熟幼虫化蛹后翌年4月中下旬羽化,对莲藕不造成为害;第2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莲藕造成零星为害;第3、4代在7月上旬到8月上旬发生为害,这个时期是莲藕的茎叶生长期,为植株营养生长的主要时期,因此这两代斜纹夜蛾发生量大,对莲藕为害最重;第5代在9月上中旬,为害减轻;第6代发生在10月中下旬,随着气温下降,种群逐渐减少,斜纹夜蛾开始以老熟幼虫在田边作土室化蛹越冬,基本不构成为害。

2 发生原因分析

2.1 气候原因

斜纹夜蛾是一种间歇性猖獗发生的害虫,适宜的气候条件是莲斜纹夜蛾暴发为害的主要因子。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发生量有较大变化。其发生量主要受气温和降雨量影响。降雨少、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尤其以7~8月温度影响较大。其各虫态发育适温为28~30℃,日平均气温超过30℃的高温是斜纹夜蛾大发生的前兆。

2.2 寄主植物

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广泛,为其转主发生提供了充足的食料。相比其他大田作物,莲藕上的害虫综合防治策略严重滞后,导致在防治其他寄主植物如棉花、蔬菜等上的斜纹夜蛾时,莲藕充当了其庇护所,斜纹夜蛾在7~9月转移到莲藕田中进行为害。

3 防治措施

目前,莲斜纹夜蛾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但在这方面,迄今为止尚未登记水生蔬菜专用的任何一种杀虫剂,莲藕上使用的菊酯类和有机磷杀虫剂均是在大田作物上登记使用的杀虫剂,对水生生物毒性高。此外,由于水生蔬菜的特殊性,在莲藕等水生蔬菜上滥用农药比在其他大田作物上使用更容易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破坏,限制了化学防治在莲藕上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针对莲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几项绿色防控技术。

3.1 诱集植物

诱集植物是指利用一些害虫对个别植物具有明显的嗜好和趋性特性,合理利用这些植物吸引害虫来保护主栽培作物免受为害。一般来说,需要结合杀虫剂的使用等其他防治措施来杀死诱集到的害虫,从而整体降低田间的害虫种群数量。Ghumare等[3]研究了斜纹夜蛾对寄主植物的偏好,依次排列为:蓖麻、番茄、棉花、白菜、薄荷。吴才君等[4]的研究表明,芋头是斜纹夜蛾最早、最喜欢产卵和取食的作物,并认为芋头与其他蔬菜的比例为1:9时,既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虫源,又不影响主作蔬菜。周忠实等[5]研究认为,芋头作为诱集植物能够有效防治烟草上的斜纹夜蛾,但在幼苗期时没有诱集作用,所以作为诱集植物的芋头需要提前种植。

3.2 性信息素

昆虫性信息素防治害虫是一项利用害虫性诱作用的防控技术,具有专一性强、对人畜和天敌安全等特点,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植保技术。Tamaki等[6]对斜纹夜蛾的日本种群雌蛾腹部末端粗提物进行分离、提纯后,鉴定出其中的4个组分:Z9,E11-14:Ac(A)、Z9,E12-14:Ac(B)、Z9-14:Ac(C)和E11-14:Ac(D)。中国种群的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均具有这4种组分,其比例为100:27:20:27(A: B:C:D)[7]。性信息素通过在田间大量诱集雄虫,减少成虫交配次数,最终可大大降低田间作物上的着卵数量[8],从而起到防治作用。钱冬兰等[9]研究表明,通过性诱剂的控制,在斜纹夜蛾发生3~4代期间诱杀区比对照区的平均着卵量下降60%左右,田间幼虫发生量减少50%~60%,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3.3 灯光诱杀

目前国内应用的杀虫灯主要是频振式杀虫灯,其原理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波、色等特性,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害虫。在杀灭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数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绿色防控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物理防治措施[10]。何永学等[11]研究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十分明显,在蔬菜田中诱杀的斜纹夜蛾占全部害虫的65.2%。据金立新等[12]报道,频振灯对西兰花菜地、甘蓝菜地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37%和72.34%。另外,母婷婷等[13]研究了太阳能诱虫灯对烟田害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防治斜纹夜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4 讨论

在化学防治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诱集植物、性信息素诱集、灯光诱杀等可持续的绿色防控技术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同时,昆虫行为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探索新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契机。性信息素及灯光诱杀不仅在害虫预测预报中得到广泛运用,在害虫防治上也逐渐起到作用。诱集植物具有不污染环境、对天敌安全等特点,在集中处理诱集害虫时,还能够吸引害虫天敌,提高田间天敌的种群数量,增强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从而大幅度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特别是在莲藕田施药困难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综合各种绿色防控措施来控制田间害虫的为害。

虽然这几项技术在斜纹夜蛾的防治中起到作用,但应用到莲藕田中尚需进一步完善。诱集植物的利用需要注意2个方面,一是诱集植物合适的物候期与害虫的产卵为害期吻合,可以明显增加害虫在诱集植物上着卵,如芋和蓖麻虽然对斜纹夜蛾有良好的诱集作用,但它们只有在旺长期才能发挥作用[14];二是诱集植物空间布局、种植时间和面积等都与目标害虫的行为密切相关,需要深入研究害虫的产卵和取食行为,有利于合理应用诱集植物[15]。性信息素技术已在斜纹夜蛾预测预报以及防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成本过高、易受风雨等气候因子的影响[16],而且斜纹夜蛾有多次交配的习性,导致大量诱捕效果不理想[17]。频振灯是通过高压电杀死害虫,耗电量大,对人畜安全性差,而且其使用受到电源的限制。太阳能杀虫灯的使用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受发展研究的限制,效果不一。因此,这些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综合起来合理利用,建立莲斜纹夜蛾可持续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才能保障莲藕产业的健康发展。

[1]熊桂云,童军,刘东碧,等.湖北省莲藕生产与施肥现状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9):3 934-3 938.

[2]杨普云,熊延坤,尹哲,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0(4):37-38.

[3]Ghumare S S,Mukheriee S N.Performance of(Fabricius)on different host plants:influence of nitrogen and total phenolics of plants and mid-gut esterase activity of the insect[J].In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2003,41(8):895-899.

[4]吴才君,范淑英,蒋育华,等.芋对斜纹夜蛾的诱集作用[J].生态学杂志,2004,23(4):172-174.

[5]Zhou Z,Chen Z,Xu Z.Potential of trap crop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tropical armyworm,in tobacco[J].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2010(10):117.

[6]Tamaki Y,Yushima T.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synthesized sex pheromone and its geometrical isomer of(F.)(Lepidoptera:Noctuidae)[J].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1974,9(2):73-79.

[7]孙凡,胡隐月,杜家纬.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J].昆虫学报,2002,45(3):404-407.

[8]Srinivas K,Rao P A.Management of(F.)infesting groundnut by mating disruption technique with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J].Journal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1999,23(2):115-119.

[9]钱冬兰,李东,郑永利.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2007,33(3):136-138.

[10]郁樊敏,丁国强,彭震.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长江蔬菜,2009(6):15-17.

[11]何永学,谢昌宏,韦应贤.浅析频振式杀虫灯对斜纹夜蛾等菜田害虫的诱杀效果[J].广西农学报,2004(4):5-6.

[12]金立新,陈春华,茹水江,等.频振灯对蔬菜昆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及防虫效果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6(6):675-676.

[13]母婷婷,高小俊,秦剑波,等.太阳能诱虫灯对烟田害虫的诱杀效果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54-56.

[14]周忠实.斜纹夜蛾种群控制的研究概况[J].昆虫知识,2009,46(3):354-361.

[15]许向利,花保祯,张世泽.诱集植物在农业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植物保护,2005,31(6):7-10.

[16]焦晓国,宣维健,盛承发.性信息素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6,32(6):9-13.

[17]施海燕,郑尊涛,朱国念.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4,30(1):17-20.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Fabricius)on Root Lotus and Its Related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ZHU Jian1,NIU Changying1,ZHANG Zihe1,ZHAO Jing1,LI Jianhong1,GONG Zhen2

The occurrence of(Fabricius)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on root lotus in recent years, which influenc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tus industry.But the insecticide resistance and water pollution made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control limited againston root lotus,thus there was an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a new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Therefore,we analyzed damage characteristics,occurrence dynamics and occurrence reasons ofon root lotus in this paper,and proposed the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against the insect pest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Fabricius);Root lotus;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S436.45;S645.1

:B

:1001-3547(2013)18-0113-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3.18.03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7B00)

朱剑(199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昆虫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

牛长缨,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电话:13667166206,E-mail:niuchangying88@163.com

2013-07-15

猜你喜欢
斜纹莲藕夜蛾
新衣软又暖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夏季这样管莲藕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莲藕药膳 秋季最宜
清新格纹
EcR-RNAi和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幼虫诱导腹足发育受阻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