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莲—水稻—菜薹栽培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2013-03-09 01:09袁祖华,粟建文,童辉
长江蔬菜 2013年18期
关键词:菜薹莲藕尿素

藕莲—水稻—菜薹栽培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袁祖华,粟建文,童辉,胡新军,李勇奇,韩小霞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410125)

湖南环洞庭湖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近年来由于比较效益的差异,蔬菜生产面积迅速扩大,目前环洞庭湖区的益阳、常德、岳阳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13万hm2,其中藕莲面积约2万hm2[1],菜薹(红菜薹和白菜薹)面积约1万hm2,出现了菜稻争地和连作障碍等问题,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解决这一难题,于2009-2012年进行藕莲—水稻—菜薹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通过几年的探索与推广,目前该模式面积达0.1万hm2,其667 m2纯收入是传统种植模式的3~24倍,且优化了种植结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1 试验基地选择

试验示范基地选定在益阳市桃江县牛头滩村,为粮菜兼作区。水稻为双季稻,蔬菜主要有莲藕、南瓜、西瓜、辣椒、菜薹等,土壤肥水条件较好,交通便捷。传统的生产模式有双季稻模式、莲藕模式和南瓜、西瓜或辣椒+菜薹三种模式。其中前两种模式经济效益低,3种模式连作障碍严重,效益逐年下降。

选定一集中连片区域,设计3个种植模式,即模式Ⅰ,双季稻+油菜;模式Ⅱ,南瓜+菜薹;模式Ⅲ,藕莲—水稻—菜薹。每个模式种植6 670 m2,专人记载物候期、投入农资及用工情况,分户分田测产,并统计其效益。

2 效益分析

由表1可知,模式Ⅰ,一年三茬,每667 m2平均用工22个,按当时的劳动力价格每天60元计算,人工成本约1 320元,物化成本505元,成本合计1 825元,产值2 112元,每667 m2平均纯收入287元;模式Ⅱ,每667 m2平均用工25个,人工成本约1 500元,物化成本495元,成本合计1 995元,产值4 186元,每667 m2平均纯收入2 191元;模式Ⅲ,每667 m2平均用工43个,人工成本约2 580元,物化成本905元,成本合计3 485元,产值10 400元,每667 m2平均纯收入6 915元。模式Ⅲ的纯收入是模式Ⅰ的24倍,是模式Ⅱ的3.2倍。模式Ⅰ双季晚稻收获后只能栽油菜,效益明显偏低;模式Ⅱ普通蜜本南瓜成熟偏迟,价格较低,只能实行两茬栽培,模式Ⅲ优点在于莲藕赶在蔬菜淡季应市,价格较高,且水旱轮作病虫害少,白菜薹生长好,实现保粮扩菜增产增收。由于比较效益高,当地农民通过现场观摩,主动要求改变生产模式。

在湖南,种莲藕的地区往往又是粮食主产区,种植结构单一,效益低下,发展“藕莲—水稻—菜薹”模式,改变了传统种植结构,由粮食一元结构变为粮经二元结构,既弥补了城区蔬菜基地水生蔬菜的不足,又有效解决了蔬菜的春淡问题,同时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藕莲—水稻—菜薹”模式属劳动密集型模式,种植过程中用工量大,所需劳动力较多,发展该模式可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发展“藕莲—水稻—菜薹”种植模式,每年有大量的残荷和蔬菜叶还田,既减少了肥料的施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使农田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农田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2]。由于种植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水旱轮作,减轻了病虫害,减少了施用化学农药的次数及用量,因而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减轻[3]。

3 关键技术

3.1 早熟莲藕高产栽培要点

①选用良种 选择立荷抽生快,莲鞭结藕早的早熟品种,如鄂莲一号、鄂莲四号等[4]。

表1 不同栽培模式比较

②适时定植 选用泥脚深、耕作层大于30 cm、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条件好的田块,定植前及时翻耕田块,施足基肥,667 m2施腐熟人粪尿1 000 kg、过磷酸钙50 kg。定植时间在3月下旬,每667 m2植180~200穴,每穴2~3个芽头。定植应选在晴天下午进行,定植期应抓住冷尾暖头。定植后浅水勤灌,提高地温,促进早发。

③肥水管理 生长中期追施尿素2次,每次每667 m2施15~20 kg,封行前追施复合肥和钾肥各1次,分别为25 kg和15 kg;后期追施尿素1次,约20 kg,促进莲藕膨大,防止早衰。灌水应前期浅、中期深、后期浅。

④病虫防治 莲藕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斑枯病、腐败病,前两者用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发现腐败病应及时拔除病株,周围用生石灰消毒,或用可杀得(氢氧化铜)500~8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乐果8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⑤采收 早熟莲藕7月上旬即可起藕上市,7月10日前起藕完毕,藕田平整下肥后插晚稻。

3.2 晚稻高产栽培要点

①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晚稻品种选用岳优9113,6月中下旬育秧,播后保持秧田湿润,促进扎根立苗。1叶1心时喷多效唑促壮根,667 m22叶1心时施尿素2~3 kg、复合肥3 kg,3叶1心时施尿素5~6 kg,促进分蘖。栽前要求平均带蘖3个以上。

②及时移栽,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 秧苗在7月中旬移栽大田,带泥浅栽,以保证栽后活棵、分蘖不减、5~7 d见新蘖。用肥按照基肥足、追肥早、氮磷钾齐全协调原则。藕茬土壤肥沃,氮肥用量宜减少30%,适量增施磷钾肥,栽后5~7 d结合化学除草,每667 m2追施尿素5~6 kg,任其自然落干;抽穗前7~10 d视苗情补施穗粒肥,施尿素2.5 kg。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栽秧、适水活棵、寸水分蘖、足苗晒田、薄水抽穗,保持湿润至黄熟,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粒质量。

③适时防治病虫害 苗期防治蓟马、叶蝉,栽前5~7 d喷药防病治虫,做到带药健苗移栽;栽后根据螟虫、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发生情况,及时选用对口药剂进行防治。

3.3 白菜薹高产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 选择早中熟、抗病、高产优质白菜薹品种,如五彩黄薹一号[5]和五彩黄薹二号等。

②培育壮苗 一般在9月中旬播种育苗。每667 m2用种150 g,直播的每667 m2用种500 g。出苗后应及时间苗,间距5 cm左右。

③合理密植 大田应施足基肥,每667 m2施入三元复合肥50 kg、腐熟有机肥2 500 kg,播种后20~25 d选壮苗于晴天定植,株行距20 cm×25 cm。

④管理与采收 缓苗后,应及时浇施氮肥作提苗肥。定植后25~30 d即可采收嫩薹上市。采薹后每隔10 d左右追稀薄粪水或三元复合肥1次,促进侧薹生长。一般每株可采嫩薹12根左右,采收期可延续至翌年2~3月。

⑤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霜霉病、软腐病,可用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菜青虫,可用吡虫啉、敌杀死防治。

[1]袁祖华.湖南省水生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9):391-392.

[2]陈绍祥,粟建文,胡新军,等.南瓜—水稻—甘蓝生产模式的研究与推广[J].长江蔬菜,2010(5):12-13.

[3]吴加全,张文,韦永格,等.稻田套种莲藕留种与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8):51-52.

[4]袁祖华,陈娟,汪端华,等.水生蔬菜和特种蔬菜栽培技术[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

[5]丁茁荑,郑明福.五彩黄薹一号特早熟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9(4):26-27.

S344.1+7

:B

:1001-3547(2013)18-0164-02

10.3865/j.issn.1001-3547.2013.18.056

袁祖华(1966-),男,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E-mail:csyzh888@126.com

2013-07-23

猜你喜欢
菜薹莲藕尿素
家乡的蕻菜薹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夏季这样管莲藕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莲藕药膳 秋季最宜
乱七八糟的“尿素”是该好好治一治了
春来菜薹鲜
尿素持续低迷 业内“赌”欲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