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治疗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

2013-03-10 07:13于小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2期
关键词:紫斑强的松汤加

于小普 杨 娜

(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国医院,南阳473003)

归脾汤治疗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

于小普 杨 娜

(河南省南阳市张仲景国医院,南阳473003)

目的 探讨归脾汤加味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气不摄血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强的松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有效率为72.41%,两组在升高血小板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加味对气不摄血型ITP整体疗效令人满意,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药疗法;归脾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临床上又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以成人为主,女性多发[1]。本病属中医学 “血证”中“紫斑”“肌衄”“葡萄疫”的范畴[2]。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外感及内伤等原因导致温毒内蕴,迫血妄行;或肝郁化热,血失所藏;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或心脾劳损,气不摄血而发病。但在临床治疗时,少数医者不能遵循辨证施治规范,随意运用温燥、苦寒之品,虽可缓一时之急,但整体疗效并不十分满意,甚则病情日渐加重。笔者将恩师邵素菊教授自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运用归脾汤加味治疗58例气不摄血型ITP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8例ITP病人全部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均符合全国中医急症研讨会于1987年8月修订的气不摄血型ITP的诊断标准[3]。

1.2治疗方法将5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试验组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党参20g,白术15g,黄芪30g,当归20g,茯神15g,远志9g,炒枣仁15g,木香6g,龙眼肉15g,白芍15g,柴胡9g,藕节15g,白茅根15g,仙鹤草15g,茜草15g,大枣3枚,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服。对照组29例采用强的松片对照治疗,口服强的松片20mg/次,3次/日,按照常规治疗减量。两组均连续用药4个月观察疗效。

1.3疗效标准根据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如: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选用SPSS9.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CMH检验。

2 结果

2.1疗效比较试验组29例,临床痊愈3例(10.34%),显效6例(20.69%),有效16例(55.17%),无效4例(13.79%),总有效25例(86.21%)。对照组29例,临床痊愈1例(3.45%),显效3例(10.34%),有效17例(58.62%),无效8例(27.59%),总有效21例(72.41%)。经CMH检验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 (n,%)

2.2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结果显示: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说明两组都能升高血小板计数,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说明中药试验组在升高血小板计数方面优于强的松片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109/L (n,%)

2.3病案举例患者谷某,女,48岁。2008年3月14日以 “反复发作性鼻衄、齿衄,四肢紫斑7年”为主诉来我科就诊。患者7年前原因不明出现鼻衄、齿衄,四肢紫斑,未引起重视,病情逐渐加重,全身出现紫斑,在当地县医院查血小板7×109/L,给予强的松片等药治疗,病情好转停药。随后病情反复发作,均用激素控制。患者1年前因精神刺激加之过度劳累再次发病,且较前为重,即到省医院查血小板19× 109/L,做骨髓穿刺示:见明显增多的巨核细胞,伴成熟障碍。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口服强的松片12片/日,并同时服用VitB1片和硫糖铝片。病情好转后减药,但血小板再次降低,出血症状复发,同时伴有倦怠乏力、失眠健忘等症状。因激素始终不能减量,故来我处寻求中医治疗。刻诊:面色紫暗,鼻衄,齿衄,四肢多处紫点,紫斑,并伴有心悸失眠,倦怠少气,纳差,月经量多,舌紫暗有齿痕,苔薄,脉沉细无力。查血小板25×109/L,B超示:脾稍厚。诊断为气不摄血型ITP,给予归脾汤加白芍15g,柴胡9g,藕节15g,仙鹤草15g,茜草15g,白茅根15g治疗,服药1周后,查血小板101×109/L,齿衄、鼻衄、紫斑消失,全身症状明显减轻,上方继服,激素开始减量,4周后停药。血小板稍有下降,查血小板78× 109/L,但齿衄、鼻衄、紫斑等症状未再出现。上方加大黄芪、当归、龙眼肉剂量,每日1剂,连服1月,血小板升至184×109/L。为巩固疗效,嘱其继服归脾丸,并注意调畅情志,避免劳累。随访至今病无复发。

3 讨论

3.1诊断诊断要点[1]: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②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③脾脏不大;④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⑤泼尼松或脾切除治疗有效;⑥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3.2治法本病多因劳倦、忧思过度,损伤心脾,气血亏虚,气不摄血而发病,故治疗要点在于心脾同治,重点在脾;气血双补,重在补气;于补养气血众药中选用辛散之品木香以理气醒脾,行而不滞;同时配伍甘寒之品以凉血止血等。

3.3用药目前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控制临床症状虽有一定疗效,但对血小板升高远期疗效尚不理想[1]。中医治疗本病有其优势,我们主张重用甘寒,少用苦寒、温燥之品。对于克伐伤正之汗、吐、下三法,应始终列为禁忌,即使必须使用时,也只能从小剂量恰中病情为宜,以免造成病害[4]。

3.4生活调护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嘱患者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饮食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切忌暴饮暴食;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劳逸结合,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35-537.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13-41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0-181.

[4]邵素菊,邵素霞.邵经明针药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江西中医药,2000,31(4):7-1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32

:1672-2779(2013)-22-0042-02

杨 杰

2013-09-11)

猜你喜欢
紫斑强的松汤加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匹多莫德分散片防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疗效分析
紫斑鱼的愤怒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紫斑鱼的愤怒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
同归于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