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甲醇市场分析及2013年展望

2013-03-15 07:33周和平
化工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二甲醚烯烃汽油

文/周和平

2012年甲醇市场分析

2012年甲醇市场总体走势比较平稳,价格波动性明显减小,价格波动幅度基本上在20%之内,而前些年的波动幅度大多在30%以上,高的超过50%甚至100%,2012年是近几年波动幅度最小的一年。同时走势也比较低迷,特别是下半年后价格一路下跌,属于化工产品中走势最差的品种之一。

——价格前高后低,波动性明显减小。一季度时甲醇价格平稳上涨,年初时进口甲醇价格在2850~2920元(吨价,下同),国产甲醇出厂价大多在2500~2800元,进入4月份后,甲醇价格出现年内最大幅度上涨,5月上旬涨至年内最高点,进口甲醇价格达3100~3300元,国产甲醇出厂价2700~3100元。但随后甲醇价格呈现稳中下行走势,年底时山东地区甲醇价格在2400~2550元,河北地区下滑至2400~2450元吨,山西地区至2350~2470元,华东港口甲醇主流跌至2690~2790元。从价格指数上看,12月28日甲醇商品指数为87.56,创下阶段性新低,较2011年9月21日最高点108.05点下降了18.96%。甲醇商品指数自2012年9月19日起,101天陆续下降了9.797%。

下半年甲醇价格走低,除了供求关系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炭价格下跌,2012年煤炭价格跌幅较大,导致甲醇生产成本比上年有每吨200元左右的下浮。

——产量呈现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甲醇月产量均在180万吨以下,而2012年除了1月份产量较低为174万吨以外,其余月份的产量全部超过210万吨,9月份月产量更是高达241万吨,1至11月全国共生产甲醇2375.3万吨,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30.8%,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产量增加速度较快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新产能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甲醇新扩建装置总产能达到477万吨,第四季度有近200万吨产能投产,分布在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地区,我国甲醇产能超过5000万吨,产能过剩严重。2012年投产的甲醇项目比较多,如贵州金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甲醇上半年投产;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甲醇/8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成投产;10月22日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醇氨联产项目(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30万吨甲醇)正式投产;内蒙古世林煤化工有限公司一期3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煤气化装置9月份投产等。二是煤电供应充足。由于经济增速放缓,2012年煤炭供应状况较前几明显有好转,电力供应也较为正常,基本没有出现限电现象;另外,5月份后天然气供应状况也明显好转,甲醇企业的生产状况大幅改善。三是化肥企业开工率提高增加了联醇企业甲醇产量。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甲醇产量都是合成氨联醇,2012年由于尿素市场价涨量增,尿素企业保持了较高开工率,比2011年提高6%以上,这样在尿素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甲醇产量。

——下游需求出现分化。甲醇下游市场较为多元化,甲醛做为甲醇主要的传统下游行业,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基调之下,板材需求持续疲软,甲醛呈现旺季不旺的现象。醋酸等行业需求也较为低迷。但新兴行业表现抢眼。随着国内甲醇制烯烃装置稳定运行,2012年MTO/P对甲醇需求量同比呈翻倍增长。同时,调油需求表现坚挺,2012年MTBE、甲醇调油对甲醇需求量同比增长6%~17%不等。

2011年国内甲醇总消费量约为2580万吨,较前一年增长35%左右。2012年国内市场全年表观消费量预计在2900万~3000万吨,同比增速在12.40%~16.28%之间,相比2011年增速回落一半以上。

——进口量有所下降。2012年1至11月,我国共进口甲醇446万吨,比2011年同期的524万吨同比下降14.83%,平均进口单价为379美元/吨,比上年同期的367美元/吨增长3.2%。出口方面,1至11月我国共出口甲醇4.1万吨,与上年的4.35万吨略有下降6%,平均出口单价为407美元/吨,比上年同期的411美元/吨略跌0.92%。

2013年甲醇市场展望

综合来看,2013年甲醇产量仍将保持较高增长,传统消费领域的需求增长缓慢,市场需求增长的希望在新兴领域,整体市场预计仍将呈现“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特征,受制于成本压力,价格难有大的下跌空间,但由于产能增长较快,价格上涨的空间也不会太大,市场难以出现大的好转。

——产量继续增加。我国甲醇行业在2006年之后开始大跃进式发展,2010年末产能规模达4000万吨,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50%,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煤制甲醇项目在建,未来形势更加严峻。甲醇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严控甲醇总量,但2012年产能增长势头并没有被遏制住。按计划,本年度国内甲醇新增产能在1075万吨,由于部分新建装置仍处于试运行阶段,尚未进入稳定商业化运转,预计实际能投产的新、扩建装置产能总量在800万~900万吨。到2012年年底,我国甲醇总产能将接近5500万吨(包含无效及产粗醇装置产能),产能增长率接近20%。

2013年我国甲醇产量将继续增加,我国甲醇生产上游主要原料是煤炭、天然气和焦炉煤气,其中煤制甲醇比例占到60%以上,天然气制甲醇约为20%。受制于天然气利用政策,目前天然气制甲醇基本上已停止发展,但煤制甲醇仍在继续呈现较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焦炉煤气甲醇发展很大,成为甲醇产量一个新的增长点。2011年,我国投产的18套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总产能达900余万吨,2012年超过1000万吨。目前山西焦化企业正在大力转型煤化工,在建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17项,产能414万吨。

2013年初,预计陕西榆天化的60万吨装置以及金诚泰的60万吨装置将相继投产,另外,宁夏捷美丰友化工有限公司以煤为原料的年产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20万吨甲醇预计于2013年9月投料开车;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甲醇工程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等等。2013年我国甲醇产量增幅预计在15%以上。

——传统需求增长缓慢。目前国内甲醛产能约2600万吨,产量约1700万吨;醋酸产能约600万吨,产量约360万吨。伴随着产能的扩大,甲醛、醋酸的需求量也稳步增长,但需求增速明显低于产能释放量。甲醛50%以上的消费量用于木材加工和室内装饰装修所需的三醛胶,醋酸主要下游产品醋酸酯、醋酸乙烯占到43%以上,其终端消费均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深入,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渐放缓,国内住房新开工率一直维持低位,受其影响,甲醛和醋酸消费增速均放缓。

在国内产品供需矛盾情况下,对外贸易发展也比较缓慢。以甲醛为例,甲醛易发生聚合,不适于长时间贮存及远距离运输,多数甲醛装置以供应当地下游企业为主,导致世界甲醛贸易量较少,不足消费量的2%,而其最大下游产品板材又面临着严峻的出口环境。继2011年7月1日美国针对我国出口的复合木制品甲醛释放量实施更严格的新标准后,2012年10月13日美国又宣布对我国生产的多层木地板设定增收58.84%的反倾销税和26.73%的反补贴税,受此影响,木制品企业出口下滑。

总体来看,甲醇的传统的下游领域,包括醋酸、甲醛、甲基叔丁基醚、聚缩醛、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胺等,基本上都已度过了快速增长期,进入了相对平均的增长期,这些传统下游产业对甲醇消费量估计将以年均7%~8%的速度增长,基本上将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致。

——市场亮点在新兴需求。甲醇传统需求已难以担当大任,未来亮点在新兴需求,具体包括甲醇制烯烃、甲醇汽油、二甲醚等。

甲醇制烯烃。目前国内已投产的甲醇制烯烃企业共四家,包括神华包头60万吨烯烃装置、神华宁煤50万吨烯烃装置、大唐46万吨烯烃以及中原石化20万吨烯烃装置。2012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甲醇制烯烃产量约60万吨,应用甲醇167.7万吨。2012年上半年,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利润6亿元,取得较好效益。我国乙烯、丙烯的市场缺口较大,而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限制了石化路线生产低碳烯烃的发展,甲醇制烯烃技术以我国相对富裕的煤炭资源作为原料,其优势明显。今后我国甲醇制烯烃将会适时、适度得到发展,成为甲醇下游应用的新兴方向。根据《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在2012~2015年,我国将重点推进15个煤化工升级示范项目,其中至少5个是煤制烯烃项目。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有1000万吨煤基烯烃装置投产,未来3年中国预期共需要约2400万吨的新增甲醇供应来满足MTO项目的需求。有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烯烃将取代甲醛的地位,成为甲醇需求最大的下游产品,占总应用量的37%。

甲醇汽油。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甲醇汽油的推广已取得较大进展。山西是我国最早推广甲醇汽油的省份,山西省甲醇汽油加油站已由2002年的4座发展到目前的1000多座,甲醇汽油由年销售200吨发展到现在的近40万吨。陕西省现有甲醇年产能600万吨,规划在“十二五”末,全省甲醇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因为甲醇资源丰富,加之其经济实惠,陕西省已开始大力推广甲醇汽油,2012年全省建成并运行各类甲醇汽油加油站30座,2013年陕西省将新增甲醇汽油加油站点115个,其中西安市有15个,这些站点目前正在前期选点过程中,预计2013年3月份投入使用。陕西省物价局核定陕西省甲醇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与普通清洁汽油差价水平为:M15-93#甲醇汽油每升低0.20元、M25-93#甲醇汽油每升低0.55元。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甲醇汽油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相比于普通汽油,甲醇汽油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车主使用在经济上更合算。

各地甲醇汽油试点工作正有序进行,推广省份越来越多。山东乐陵嘉源能源公司将在湖北公安县投资4亿元,新建年产50万吨甲醇汽油生产线。山东济宁市政府与醚基燃料研发公司北京兰凯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引进200万吨醚基燃料新能源项目,并正式落户邹城和金乡。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辰工贸公司启动了4个甲醇汽油推广示范点。贵州黔晟新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的20万吨甲醇汽油项目已于2012年9月建成投产。另外,浙江、湖南等地也在推广甲醇汽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甲醇汽油使用量已超过700万吨,节约汽油280万吨。醇醚燃料和甲醇制烯烃将成为未来甲醇需求新的增长点,有望带动甲醇行业走出低谷。

二甲醚。据媒体报道,两项决定二甲醚未来命运的重要标准——《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标准》和《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钢瓶标准》的编制工作已近尾声,预计2013年上半年发布。这意味着长期被视为“非法”的二甲醚与液化气掺烧将“合法化”。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二甲醚具有成本低、易压缩、使用安全、燃烧性能好等优点,且燃烧过程中无残渣和黑烟,CO、NO排量也低。但由于标准缺失,各地私下将二甲醚与液化气掺烧的行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度遭到有关部门禁止。二甲醚与液化气掺烧合法化后,将带来二甲醚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甲醇行业也将从中受益。

——进口量依然较大。尽管我国实施了甲醇反倾销,但依然难以抵挡甲醇的进口热潮。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消费国,而国际甲醇成本较为低廉,特别是中东地区由于天然气价格便宜,很有竞争力,把我国作为其重要出口地。2013年国际甲醇开工率预计将由近两年的60%~65%回升至70%以上,再加之阿塞拜疆甲醇公司72万吨甲醇等新装置建成投产,预计2013年甲醇仍将保持较大的进口量。最值得关注的是伊朗甲醇的进口状况,2012年由于欧美加大对伊朗制裁力度,我国从伊朗进口的甲醇量大幅减少,也导致2012年我国整体甲醇进口量减少,2013年是否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值得密切关注。

——整体经济形势平稳增长。甲醇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化学品物资,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1日发布,2012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6%,与上月持平,连续3个月高于50%的荣枯线,预示2013年我国经济平稳开局。综合分析,2013年我国经济有望走出低谷,平稳增长,这对甲醇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作用。

猜你喜欢
二甲醚烯烃汽油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党建+经营催化汽油提效
烯烃不稀罕
MTO烯烃分离回收技术与烯烃转化技术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
气相法二甲醚生产腐蚀问题探讨
汽油直接喷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