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建党思想与红船精神

2013-03-17 12:24
观察与思考 2013年9期
关键词:蔡和森人民出版社李大钊

□ 杨 青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由于敌探的突然出现,代表们的活动已受到监视,随之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了最后一天的会议。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①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回首早期共产主义者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进程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追求,对改造中国社会的构想,直至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都充分体现出首创、奋斗、奉献精神。

一、早期共产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探求救国之道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重新考虑中国的前途,寻求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方案。

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中,赞扬俄国十月革命,提出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说:“今俄人因革命之风云,冲决‘神’与‘独裁君主’之势力范围,而以人道、自由为基础,将统治一切之权力,全收于民众之手。”“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预示着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到来,是“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②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226、228页。他还在《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提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什么皇帝、贵族、军阀、官僚、军国主义、资本主义,“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像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③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那么,劳动人民怎样才能从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呢?1919年李大钊在《真正的解放》一文中,提出劳动人民要争取自己解放自己的主张。他说:“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三面’,把我们解放出来,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抗拒冲决,使他们不得不任我们自己解放自己。不是仰赖那权威的恩典,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①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页。

提出用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920年9月,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论证了无产阶级必须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并利用这个政权永远征服资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阶级的消亡。他指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11月,他又在《〈共产党〉月刊短言》中提出,中国的劳动者“都是本国资本家底奴隶或是外国资本家底直接的间接的奴隶。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一切生产工具都归生产劳动者所有,一切权都归劳动者执掌,这是我们的信条。”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0、51页。毛泽东称这篇《短言》为“宣言”,《共产党》月刊“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④《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16页。同年8月,蔡和森在致毛泽东的信中说:“现世革命唯一制胜的方法……在无产阶级专政,以政权来改建社会经济制度。故阶级战争质言之就是政治战争、就是把中产阶级那架机器打破(国会政府)。而建设无产阶级那架机器——苏维埃。”⑤《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51页。1920年,李达提出社会革命的具体手段大约可分为议会政策、工会运动和直接行动三种。而“直接行动,可以称为社会革命的唯一手段”。⑥李达:《社会革命底商榷》,《李达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6页。1921年1月1日,长沙新民学会会员在新年大会上讨论用什么方法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共同目的时,毛泽东提出“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⑦《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提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是进行民众的大联合。1919年7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宣传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指出民众大联合是改造国家、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他指出:当今中国种种方面都要解放,“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强调中华民族有伟大的能力进行改革。文章号召工人、农民、学生、教师、警察、车夫各色人等联合起来,仿效别国的方法进行革命。《民众的大联合》在当时的进步思想界有相当影响。1920年1月李大钊在《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一文中指出:“从前是以富佣贫,以资主掠夺劳工,以地主奴役佃户,是纵的组织。现在劳工阶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横的组织,以反抗富权阶级、资产阶级。”“看现今世界的趋势,纵的组织日见崩坏,横的组织日见增多扩大,就是中土各种民众的自治联合,也从此发轫了。”⑧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168页。1921年6月,陈独秀在《告劳动》一文中指出:“免除困苦唯一根本方法,只有各地方各行业的劳动都有了阶级觉悟,大家联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去组织劳动阶级的国家、政府、国会、省议会、县议会去解决劳动自身的困苦。贵族、资本家、中等社会的国家、政府、国会、省议会、县议会,决不能解决劳动界困苦,劳动界决不可依赖他们,所可依赖的只有你们自己的劳动革命军。”⑨《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0页。同年7月,李汉俊在回答一名普通劳动者来信中提出的“你们对于资本家底势力用怎样方法对付”的问题时指出,只要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就能对资本家阶级以沉重的打击。他说:“以你们生产劳动者在社会上占的地位,你们才是有实力直接对付资本家,——你们如果联合起来了,确是有这种能力的。只有你们是有救济自己与世界人类的能力的。世界底人类,要你们联合起来了,才能得到救济。只有你们联合起来了,才能做事。只有你们联合起来了,才能救济世界底一切人类。”⑩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编:《中共一大代表早期文稿选编》(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66、464页。

提出革命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19年李达在《什么叫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是反对个人竞争主义,主张万人协同主义。社会主义,是反对资本万能主义,主张劳动万能主义。社会主义,是反对个人独占主义,主张社会公有主义。社会主义,是打破经济的束缚,恢复群众的自由。“社会主义里头也很有人主张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终极的理想。因为社会主义既主张资本公有,若使再进一步,私有财产也可以共有的”。①《李达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同年,他在《社会主义的目的》一文中又指出:“社会主义有两面最鲜明的旗帜,一面是救济经济上的不平均,一面是恢复人类真正平等的状态”。“社会主义确是要改掉十九世纪的文明弊病,是一贴对症的良药。”②《李达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1920年李达在《社会革命底商榷》一文中明确指出:“社会革命底目的,在推倒有阶级有特权的旧社会,组织无阶级无特权的新社会。”③《李达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56页。

上述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方法等论述,是一些早期共产主义者在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拯救中国社会新方案中的部分论述,它表明早期共产主义者改造中国社会的心声,是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重要思想来源。

二、早期共产主义者酝酿并建立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共产主义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传播,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学习,通过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像俄国那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发起人,并就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指导思想、名称、建党形式等进行了探讨。

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2月,李大钊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后来,蔡和森与毛泽东通信,讨论建党问题。这年7月,在旅法的新民学会会员中,对用什么方法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产生意见分歧。蔡和森等主张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共产党,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萧子升等主张“温和的革命”,表示“颇不认俄式——马克斯式——革命为正当,而倾向于无政府——无强权——蒲鲁东式之新式革命”。④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版,第137页。8月,蔡和森写信给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特别是要注意组织共产党的主张,并根据中国的现状说明建党的需要。他说:“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但是宜急宜缓呢?我以为现在就要准备。” 同时,蔡和森还提出了关于组建中国共产党的一些设想,主张学习俄国布尔什维克组党的方法。他希望毛泽东在中国“准备做俄国的十月革命”,“物色如殷柏者百人,分布全国各处”。并说:“我意中国于二年内须成立一主义明确,方法得当和俄一致的党,这事关系不小,望你注意。”⑤《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52页。对于蔡和森与萧子升两种不同的意见,12月1日,毛泽东致信蔡和森等,明确表示不同意萧子升等所主张的实行“温和的革命”,以教育为工具的方法;而对于蔡和森提出的用俄国式的方法,组织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同”。⑥《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9月,蔡和森又致信毛泽东,提出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他说:“组织与俄一致的(原理方法都一致)共产党”,并介绍了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入党条件。提出在中国建党的步骤:一是“结合极有此种了解及主张的人,组织一个研究宣传的团体及出版物。”二是“普遍联络各处做一个要求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的运动,取消治安警察法及报纸条例。”三是“严格的物色确实党员,分布各职业机关,工厂、农场、议会等处。”四是“公布一种有力的出版物,然后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⑦《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9、71页。1921年1月,毛泽东在回复蔡和森的信中表示同意,强调建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同时告诉蔡和森,组党一事陈独秀等正在进行。⑧《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4页。蔡和森与毛泽东关于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通信,提出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形式等,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

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和李大钊商定,定名为“共产党”。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并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此后,围绕着是用“社会党”还是用“共产党”命名的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完全同意。8月,陈独秀主持在上海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李大钊主持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从这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以及旅日、旅法华人中陆续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得到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这个纲领,从思想到内容,体现了早期共产主义者拯救中国社会,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明确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三、早期共产主义者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早期共产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其中绝大多数理想坚定的共产党员,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英勇奋斗,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仅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就有大批共产党员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李大钊,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逼供,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献身精神。4月28日,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从容走上绞刑架,英勇就义。但是,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敌人的大屠杀所吓倒,他们依然坚定地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着。党的一大代表毛泽东,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一批领导人,在革命战争中,排除“左”右倾干扰,寻找到适合中国革命特点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自此,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直至取得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党员除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这些规定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早期共产主义者不仅是党纲的制定者,也是党纲的执行者。他们中绝大多数毕其一生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谋幸福。

从党的一大体现出的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到党的十八大仍然继承和发展着。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正在领导着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党的队伍,在生产、教育、国防和科技等各个领域,努力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实践着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90余年的生涯中,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繁荣昌盛,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红船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充分展现。

猜你喜欢
蔡和森人民出版社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一封信发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先声
“蔡和森建党思想暨蔡和森诞辰126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隆重召开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