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社会需求 培养基层全科医学人才——桂林医学院教育实践

2013-03-18 21:22蓝秀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医疗卫生

蓝秀华,孙 莉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01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教育部等制订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才资源要求。2011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我国初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这对坚持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医学院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地方医学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发挥自身的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全力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1]。

1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严重不足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0年我国拥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9.2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万个、乡镇卫生院3.8万个、诊所和医务室17.3万个、村卫生室64.8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共328.2万人,其中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共109.2万人。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与分布不合理,尤其是西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以广西为例,在卫生人才数量上,2008年每千人人口拥有卫生人员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比例低36.0%,每千人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比例低20.0%;在卫生人才整体素质上,2006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者仅占总数的1.6%,专科学历者占总数的17.4%[2],2010年,具有本科学历者也仅占其总数的6.7%[3]。

再看看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上海。2010年上海经过岗位技能培训的全科医生有4229名,是全国拥有全科医生最多的城市之一,但按照每万人拥有3名全科医生的比例计算,上海全科医生的“缺口”仍有近3000人[4]。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温州,2010年温州市拥有社区卫生技术人员5905人,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占 1413人,无职称人员达3914人。2007年底,温州市仅有296人取得在职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合格证书[5]。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队伍层次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和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生的执业水平,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医务人员直接深入家庭向群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全面的、连续的指导与服务的一门新兴医学科学。20世纪60年代,全科医学首先兴起于美国,并相继在其他发达国家中推行,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全科医学人才是为居民提供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学人才,通称为全科医生,欧美等发达国家称作家庭医师或家庭医生。美国的家庭医疗学会对家庭医生的定义是:“家庭医生是经过家庭医疗这种范围宽广的医学专业教育训练的医生。家庭医生具有的独特态度、技能和知识,使其具有资格向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在2011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给出的全科医生的定义是:“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全科医学在我国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全科医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已确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和培训制度开始建立,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已具雏形,但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比,全科医学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学人才,其工作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领域,为居民提供诊疗、保健、预防、康复等服务。尽管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城市社区和乡村卫生的工作,着力解决民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致使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环境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难以满足民众对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从而造成了民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信任、不放心,出现了城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社区诊所门前冷落的景象[6]。“社区医院的大楼建得再高再漂亮,如果缺少了高水平的全科医生,那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架子而已[7]。”据不完全统计,所有到三级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只有50.0%左右的病人真正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治,而其中80.0%~90.0%以上病人的基本健康问题完全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6]。因此,顺应社会需求,加快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队伍,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以提高、卫生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同时,这也能给我国医学教育提供难得的机遇。

3 医学院校是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平台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在职专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和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生的培养。通过对基层在职专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来培养全科医生,这与发达国家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相一致。在美国,要想成为全科医生,除了需要经过4年的医学院学习培训外,还需接受全科医生的培训项目。全科医生培训项目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着重培养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在培训结束后还要参加严格的考试才能成为全科医生。而英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是经医学院学习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在医院经过1年的临床训练,然后再经过皇家全科医学学院为期3年(前两年在医院,后1年在社区)的训练,通过考试后方能成为全科医生。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全科医学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方法,建立多种形式的培养体系来培养全科医生,这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还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医学院校,应面向未来,着手建立高水平的全科医学体系,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因为全科医学人才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这不仅需要掌握临床、预防、康复等医学科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拥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浓厚的人文情怀。尽管目前我国有十多个省、市的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了医学本科的全科医学教育,但还远不能满足民众的巨大需求以及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有更多的高等医学院校加入到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的行列中,研究和探索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与家庭,融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全科医学教育并不是临床医学教育的简单化,它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人的健康为目标,集诊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以及计划生育指导等于一体的教育。因此,各高校应在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创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校内各学科资源,加强对全科医学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全科医学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指出:高等医科院校应以卫生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着力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地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基层,服务大众,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大量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离不开地方医学院校的全力参与。因此,地方医学院校应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研究和探索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整合校内外医学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全科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依托省级医学院校这一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在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及时加强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推进了全科医学的教育进程,创新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加快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4.1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2009年1月,我国通过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维护居民健康为中心,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新医改》方案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全方位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就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向医学院校提出需要大批既懂得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公共卫生知识、法律和社会管理等学科方面知识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这些人才主要面向基层,为大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其培养的人才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战线上,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推动者,是居民健康的保护人。为此,学校在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医疗方针政策以及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探索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平台的优势,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为医学及诊疗技术的进步提供动力,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知识源泉;发挥自身优势,为基层培养和培训大批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4.2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离不开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教育是一项集临床、预防、康复和人文等专业于一体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院大力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研究,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医疗卫生政策,了解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进展情况,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和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已有8项省厅级、校级研究课题获批准立项。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其团队建设,遴选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为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我院专门配备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及流行病学等专业教师,并不定期地派教师参加省内外全科医师学习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鼓励临床教师承担全科医学教学任务,开展全科医学科学研究。我院从2010年开始增设了五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专业。

4.3 加强临床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我院建立了由实验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见习教学、临床技能培训、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创新科研等共同组成的实践体系,减少了理论课学时,并使理论课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达1:0.7。我院充分发挥校本部和附属医院的教学资源优势,加强了对基础和临床知识的融合。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我院就对学生进行了医学教育介绍,让学生了解医学誓言并进行宣誓。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安排学生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家乡所在地的医院、预防疾控中心进行见习,宣传公共卫生知识或进行社会调查;在大二时安排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医院、教学医院进行见习,让学生进入临床一线,接触实际病例并参与一定的社区保健宣传,了解医院运作,感受医生职业,体验医生与病人的交流,接受医德医风的熏陶。每年我院都以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省级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和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为载体,强化临床技能训练和考评,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4 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生

从2010年开始,我院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定向免费生。对于全科医学方向的学生,学校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我院明确提出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知识、能力以及各方面素质上都比较优异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基层的、适应现代社会健康理念的全科医学骨干人才”的理念。

在课程体系上,我院以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为基础,增加了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课程和学时。

在教学内容上,我院改变了传统以单门课程授课的知识传授方式,通过以器官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来组织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后,开始进入临床学习。临床学习拟安排三年半的时间,前两年在“三甲”教学医院各科室进行轮转学习,以掌握各病种的诊疗方法;后一年半在社区医院、预防疾控中心学习,以掌握卫生保健、预防等知识和技能。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院主要采取全科医学骨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教学,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着重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使他们具有健康的理念,成为基层卫生机构的领导者和创新者以及医疗卫生改革的推动者。

4.5 培训基层在职医疗卫生人员

当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整体学历层次不高,高职称人员较少,年龄结构老化严重,专业不突出,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信任、不放心的缘故。因此,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医生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诊疗技术十分迫切。我院根据区卫生厅、教育厅的部署,积极发挥学校医学教育资源的优势,建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为学校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镇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医师,提供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训以及资质认证等,从而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有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整体水平。

4.6 鼓励和引导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多年来,我院始终坚持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办学方向,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广大毕业生胸怀祖国、服务大众,扎根基层、勤勤恳恳、心系民众疾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医疗战线的主力军之一。一直以来,用人单位都对我院培养的毕业生评价较高,认为他们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肯吃苦、勤奋有干劲,且经过多年的历练,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本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坚力量及骨干。

[1]易鑫,曾文俊.论全科医学及其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1994(6):55-57.

[2]杨燕初,覃汉宁,周振座,等.广西区域医学教育与农村卫生人力资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4):42-44.

[3]韦波.为后发展地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N].光明日报,2011-10-03.

[4]刘轶琳.全科医生社区“挑大梁”供不应求上海仍有近三千缺口[EB/OL].2011-10-16.http://www.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

[5]俞林伟.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8):615-617.

[6]肖纯凌.适应社会需求 加快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32-33.

[7]季长亮.社区全科医生现状调查[J].首都医药,2008,15(17):9-11.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医疗卫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