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抗震标准已提至数百年一遇

2013-03-22 01:40
电力与能源 2013年2期
关键词:堆芯福岛反应堆

据中国广播网2013年3月15日报道 日本福岛核事故2年来,我国在役核电站及自主设计的核电安全标准水平得到了提升,在第二代核电站的改造当中采取了很多措施,安全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例如:针对福岛严重事故后反应堆的余热导出和没有应急电源问题,我国对所有的核电站做了改进。福岛事件促使我们提高了在役核电站的安全防范措施,还促使核电设计要充分考虑对超基准突发自然灾害的威胁,进一步提高核电安全标准。在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核电ACP1000的方案中,抗震标准已经提高到数百年一遇。对地震,现在设计已经提高到0.3 G,那是比较大的地震了(普遍电站考虑0.2 G,相当于8级地震)。针对严重事故后反应堆的余热导出问题,我国ACP1000采取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使得反应堆堆芯溶解的概率大大降低。如果电源存在就用电源;如果没有电源就用非能动的方式。出现事故后一回路在没有能动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循环,二回路具有外部水箱使得一回路自然循环的热能够自动带出去,维持运行72 h,并在ACP1000反应堆上方加装了1层冷却保障系统(超过2 000 m3的水箱),给反应堆堆芯自然冷却。在不设任何电的干预情况下,使得它的堆芯一直保持不熔化的状态,防止了像福岛出现的堆芯融化。

猜你喜欢
堆芯福岛反应堆
VVER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子输运计算程序系统的验证
福岛:日本宣布将把污染水倾倒入海
应用CDAG方法进行EPR机组的严重事故堆芯损伤研究
虚拟反应堆
——数字反应堆
月球反应堆屏蔽研究
基于Hoogenboom基准模型的SuperMC全堆芯计算能力校验
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J型接头内壁残余应力
压力容器水位参数在堆芯损伤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基于SOP规程的大亚湾堆芯冷却监测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