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制种机插母本喷施赤霉素技术

2013-03-22 06:11李忠芹曹跃先陈海进朱德昌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稻粒黑粉病赤霉素

李忠芹 曹跃先 陈海进 朱德昌

(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大丰224165)

杂交水稻制种机插母本喷施赤霉素技术

李忠芹 曹跃先 陈海进 朱德昌

(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大丰224165)

杂交水稻制种田如何喷施赤霉素,是制种技术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对提高制种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赤霉素使用过早,剂量过大,会导致节间过度伸长,抽穗提早,颖花退化,秆细苞小,后期分蘖穗卡颈包粒,稻粒黑粉病重,甚至倒伏;使用过迟,用量大,成本高,穗下节老化不再伸长,卡颈包粒严重,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因此,做到适时、适量、适法喷施赤霉素,可提高柱头外露、增强柱头活力、解除包颈、提高异交结实率,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1 适时

赤霉素的使用,受时间、湿度与温度的影响。早上温度在26~28℃、湿度80%左右的环境很适合植株对赤霉素的吸收,因此在早上6~9时、下午3时以后喷施赤霉素,效果最好。遇连续低温阴雨时,应强调待禾苗生长达到破口抽穗指标时,抓住小雨或停雨间隙进行抢喷。

同时,不同杂交组合喷施赤霉素的时间有所不同,江苏沿海垦区常见制种组合最适宜喷施赤霉素时间为:不育系Y两优689见穗30%、盐两优888见穗10%~15%、广两优香66见穗10%~15%、特优009见穗20%~25%、粤优938见穗10%~15%时,第1次喷施赤霉素,一般隔1 d后,再连喷2次,每天1次,见穗40%~50%以内全部喷施好赤霉素。

2 适量

不同杂交组合,对赤霉素敏感性不同,敏感性越高用量越少,总用量因品种而定,一般用Y两优689为60~70 g/667 m2、盐两优888及广两优香66为40~50 g/667 m2、特优009为20 g/667 m2、粤优938为15 g/667 m2;采用“两头轻中间重”喷法,有效促进柱头外露,增大开颖角度,促进穗粒松散,增加授粉机遇,提高制种产量。

3 适法

适法是指依据大田穗层结构,确定喷施赤霉素的时间、剂量和次数,在花期相遇的情况下,父母本同时喷施赤霉素,如父本偏矮,第1次喷施赤霉素时适当对父本多喷,用赤霉素2~3 g/667 m2单喷父本,加速父本伸长,利于授粉,提高产量。

3.1 赤霉素的施用原则

一是亲本早的要压,但不能压得过老,最大抽穗指标:父本不超过50%,母本不超过70%,不微调,一次性使用大剂量,保证父本有高度,母本不包颈;亲本迟的早微调,但不能早于幼穗分化八期末,否则容易形成“千担疱”;二是初次喷施宜大剂量,不宜少喷,多喷影响不大,少喷容易形成包颈。需要微调的田,小剂量不宜大,少影响不大,多了容易形成“千担疱”,剂量越小越要精确;三是总量控制,看苗施用,抽穗指标大,秧苗老健,用大剂量时可增加2~3 g/667 m2,喷撒行走速度放慢,反之抽穗指标小,秧苗嫩绿的可减少2 g/667 m2,速度加快;四是父母本分别喷的田,父本要大水量低位喷雾,最好有露水时喷雾,拉长节位,提高高度,防止误喷母本,母本要小水量高位常规喷雾,做到雾滴小,均匀一致,不重不漏;五是因时、因地制宜,根据花期相遇情况,科学掌握赤霉素用量及时期;六是喷施赤霉素时,田间保持深水层,利于授粉期间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3.2 及时解除多效唑

使用多效唑调节花期的,应适当增加赤霉素用量,并加适量尿素(1%~2%尿素溶液)喷施;对发育慢的母本不宜提前喷施赤霉素,待父母本花期基本相遇时再喷施,否则会使禾苞拉长,植株伸高,不易抽穗,容易倒伏。

3.3 谨慎添加其它药剂

喷施赤霉素时,添加BBU等增效剂,尤其阴雨天气,增强赤霉素吸附力、渗透力、耐雨水冲刷力,起到减少用量,节约成本和增加产量的作用;同时,在每次喷施赤霉素时,可加入0.2%的硼砂,可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和生活力,提早母本花时,协调父母本同步开花,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

磷酸二氢钾与赤霉素混合喷施,二者有拮抗作用,达不到调节花时作用,反使制种产量降低,故不宜混用。

3.4 加强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喷施赤霉素,对稻粒黑粉病病菌的繁殖有促进作用,从而加大了病菌的繁殖代数,增加了田间病菌源,病害重,种子发芽率下降。因此,应加强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3.5 养花

喷施赤霉素结束后,每天上午9时左右,喷施赤霉素1~2 g/667 m2,连续3~4次,对母本进行养花,提高异交结实率。

2013-01-28

李忠芹(1969-),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研究。

猜你喜欢
稻粒黑粉病赤霉素
水稻不育系稻粒黑粉病抗性QTL的定位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水稻与稻粒黑粉病菌互作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芷江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浅析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论玉米黑粉病的防治
稻田里的争吵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