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麦茬机插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13-03-22 12:42王亦勤胡广斌廖大标郭树林周庆高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麦茬秧龄大面积

王亦勤 胡广斌 廖大标 郭树林 周庆高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弶港分公司,江苏东台224236)

大面积麦茬机插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王亦勤 胡广斌 廖大标*郭树林 周庆高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弶港分公司,江苏东台224236)

旨在探索和研究大面积麦茬机插稻产量超700 kg/667 m2的配套栽培技术。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研究,从品种的筛选上、壮秧的培育上、秧龄的控制上、平田整地质量上、机型的改制上、测土配方施肥上、科学水浆管理上以及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上等一系列的技术已趋于成熟配套,从而为实现大面积麦茬稻产量超700 kg/667 m2的产量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麦茬机插稻;产量;配套栽培技术

2012年,弶港分公司种植水稻总面积2 170 hm2(除杂交水稻制种面积434 hm2外),实收总产为2 147.46万kg,平均产量659.7 kg/667 m2,较2011年产量550 kg/667 m2,增产109.7 kg/667 m2,增产19.95%,创历史之最。其中大面积高产片,平均产量超718.6 kg/667 m2,较2012年和2011年大田平均产量分别增58.9 kg/667 m2和168.6 kg/667 m2,增产8.93%和30.65%。总结大面积麦茬机插稻产量超700 kg/667 m2的主要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1 主要特点

1.1 品种搭配合理

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各占10%,迟熟中粳占80%,其中,中熟中粳以连粳6号为主,搭配津稻263;迟熟中粳以武运粳24号为主,搭配淮稻5号、华粳7号;早熟晚粳以扬粳4227为主,搭配镇稻16号等品种。从而保证了生育期长的品种不受温光资源的限制;生育期短的品种,晚种不晚熟、不减产。

1.2 秧龄控制适中

水稻落谷到移栽,秧龄≤12 d和≥20 d各占10%左右,介于两者之间的秧龄控制在80%左右,100%地杜绝了超秧龄移栽。

1.3 推广新的机型

2012年全部淘汰了4行步行插秧机,100%地推广了6行和8行高速插秧机。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移栽质量,田间的成苗率显著提高,缺穴率明显下降。据调查,田间成苗率达95%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89.7%;缺穴率控制在3%以内的占水稻总面积的78.6%;缺穴率在3%~5%之间的占水稻总面积的18.8%;缺穴率超5%的占水稻总面积的2.6%。

1.4 有效密度增加

移栽后10 d,经过多点调查统计,有效密度在2.0万穴/667 m2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98.9%,与2011年相比,有效密度增加3 000穴/667 m2以上,这就为保证足苗足穗、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5 增穗增粒增重

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资料统计,有效穗数20万~25万/667 m2,每穗总粒数108~160粒,结实率90%~96%,千粒重25~30 g。与2011年相比,有效穗增加2万~3万/667 m2,每穗总粒数增加4~10粒,结实率提高了3%~5%,千粒重增加1.5~3.0 g。

2 配套技术

2.1 引进高产良种

对新引进的水稻品种通过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的示范种植,把表现突出、适应性强、耐肥、抗倒、抗病、产量潜力大的品种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并采取配套的栽培措施,发挥其品种的增产潜力,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

2.2 培育健康壮秧

2.2.1 盐水选种。在大华种子公司弶港分公司机械精选的基础上再进行盐水选种,配制10%的盐水,将干种子倒入盐水中进行反复的搅拌,使未完全成熟的青粒种子和有虫卵的种子漂浮到液面上来,然后用网筛把漂浮在液面上的不健康种子捞起晒干作为饲料之用,把沉在液面下的、饱满度好的种子捞起来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接着进行药剂浸种,为培育健康壮秧打下良好的基础。

2.2.2 搞好流水线播种。要减少田间的缺穴率,除了调整好插秧机外,重点要在流水线上狠下功夫,从源头上来控制缺穴率,要反复地调试播种机,确保播土、播种及喷水都要均匀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机插秧的缺穴率。据调查,2012年机插秧的缺穴率基本控制在5%以内的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97%以上,从而为足苗足穗打下良好的基础。

2.2.3 推广硬盘育秧。2012年全部淘汰了双膜育秧,100%的推广了硬盘育秧。它不仅扩大了盘根量,而且根系洁白,叶片无病斑,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双膜育秧,从而为机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4 推广小小苗移栽。小小苗(秧龄为13~15 d)移栽优点很多:一是胚乳中残留的养分多,秧苗移栽后活棵快,返青早,缓苗期明显的缩短;二是能为培育壮秆大穗奠定较好的基础;三是成苗率高,据调查,田间成苗率高达95%以上;四是能强制浅插,有利于增加低位分蘖成穗;五是能保证每穴的移栽苗数。

2.3 提高整地质量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秧苗的移栽质量、水层管理质量、病虫草的防治质量、施肥质量、发苗质量以及晾田和搁田质量等等。所以,提高整地质量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从四大方面抓起:首先采取大水泡田,其目的是将垡块都能浸泡在水中,有利于垡块处处泡透,为机械快速旋田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采取薄水灭茬,有利于将麦秸草埋入土中;三是采取宽幅灭茬机灭茬,能确保田间平整;四是采取浅水刮平,确保段面高低差控制在5 cm以内,为提高机插质量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

2.4 提高移栽质量

提高移栽质量从五个方面抓起:(1)首先要保证适宜的栽插密度,确保有效密度在2万穴/667 m2以上;(2)严格控制机插深度,以不漂秧为原则,插深控制在1~2 cm之间;(3)严格控制机插缺穴率小于5%;(4)杜绝单本移栽,为争取足穗打下良好基础;(5)杜绝超秧龄,适宜移栽秧龄控制在20 d以内。

2.5 推广配方施肥

依据本地区土壤肥力状况、品种的需肥特性和目标产量来进行配方施肥。本着“稳N、减P、补K”的施肥原则,施纯N为22 kg/667 m2,P2O5为5 kg/667 m2,K2O为6 kg/667 m2。N肥中,65%作为基、蘖肥,35%作为穗肥;P肥中,100%作为基肥或分蘖肥;K肥中,100%作为拔节肥施用,为壮秆防倒、保叶防衰、增粒增重提供充足的K源。

2.6 改进灌水模式

2.6.1 生育前期。重点是抓好晾田,本着“促苗先促根”的晾田原则,促根系生长,在此基础上,灌好分蘖水,为发好苗、发足苗提供重要的条件。

2.6.2 生育中期。重点是抓好搁田控苗,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本着“早、轻、勤”的搁田原则,既为创高产塑造理想的株型,又为壮秆防倒打下良好的基础。

2.6.3 生育后期。除减数分裂期和抽穗扬花期保持一定的水层外,其余时间均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水模式,养根保叶防衰,增粒重。

2.7 改进除草方式

由过去的“一封一杀”改为“二封一杀”。即“一封”是在大田平整后插秧之前,用60%丙草胺60 ml/667 m2,对适量水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匀速喷雾或拌基肥施用,保水2~3 d后排水插秧;“二封”是在大田插秧后10~12 d,用53%双超80 g/667 m2,结合分蘖肥一起施用,保水4~5 d,5 d后排水晾田,透气增温,促根增蘖;“一杀”是在分蘖末拔节前,对部分仍有残留杂草的田块,根据杂草的种类,选用对应的药剂配方进行防除,把杂草危害的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2.8 及时防治病虫

病虫害的防治,关键要在“及时”二字上做文章。在病害上主要是抓住恶苗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以及纹枯病的防治;在虫害上主要抓住稻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以及突发性害虫的防治。

2012-12-27

王亦勤(1963-),高级农艺师,男,主要从事企业管理。

*通讯作者:廖大标(1953-),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管理与推广。

猜你喜欢
麦茬秧龄大面积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
麦茬地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麦地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大地苍茫
秧龄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及产量影响
PDCA循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悬浮床使用中的应用
皮肤扩张预制皮在躯体大面积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