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图书馆文化创新实践

2013-03-27 05:05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温馨图书图书馆

黄 涛

(西安理工大学,710048)

1 引言

著名的台湾管理学家曾仕强认为:管理物,可以完全学习西方,管理人,不可以完全学习西方,要考虑中国的传统观念[1]。这里说的考虑中国传统观念就是要考虑一种文化观念,是对人的思想和意识的关注,是在倡导一种文化观念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在当前以技术为主导的环境中,建设优良高雅的图书馆文化,凸显人文关怀,弘扬图书馆精神,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让人在轻松、愉快、亲和、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对读者品德的培养、性情的熏陶、心灵的净化、文化的积累、知识的拓展、精神境界的升华、心理品质的培养都将产生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不仅应该重视文献资源建设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应该注重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

2 文化创新案例介绍

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从读者角度出发,通过生动活泼的视频短剧,自由方便地交流分享平台,自创艺术的展览和布局、委婉亲和的提示牌、优美动听的入馆和闭馆提示音乐等,为读者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艺术地向读者传递友善、和睦的良好愿望,实现在文化环境中教育、引导、暗示与感染读者,培养其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和文化素质,进而影响、指导其思想和行为,做到文化塑造和教育功能的统一。

2.1 “情系图书馆”微视频

为了用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广大师生展示和宣传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同时也了解读者眼中的图书馆、读者在图书馆的美好瞬间和永恒感动,收集他们的故事与心声,我馆借4.23世界读书日向全校师生征集“我眼中的图书馆”图片和视频短片作品。在图书馆的精心策划和热情感染下,一部由同学们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的微视频“情系图书馆”脱颖而出。

视频讲述了三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经历高考的洗礼,终于来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三个年轻人迷茫地摸索着……,一段时间后,三个同学中一个陷入感情的阴影中,一个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另一个好学的同学整天在嘈杂的学习环境中抱怨着。当面对不及格的成绩单时,他们醒悟了,知道痛了,在班长(图书馆助理)的帮助下,他们发现了图书馆这个知识的桃花源,图书馆温馨的一切让三个年轻人大彻大悟,决定痛改前非,在图书馆,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在这片知识的海洋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一切该视频虽短短十几分钟,但它却以故事引领全片,通过真实的生活缩影展现了大学生活。通过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迷失的学子们重新点燃了激情与梦想,收获了成功和喜悦。耐人寻味,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2 阅读沟通你我,书香飘满校园——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充满着独特的神秘感和浪漫情调,它是指书友将自己的书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提供给大家阅读,读者阅读之后,再重新投放到公共场所中,或直接传递给下一位读者,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通过图书在不同人之间的流动,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让读者不断分享快乐,没有借阅证,不需押金,没有借阅期限,是一种无人管理的自由交流方式。图书漂流,漂流的是书香,是知识,也是诚信。具体做法如下:

(1)准备:①设计以“漂流瓶”为背景的海报,预示图书像漂流瓶一样顺水流向需要它的人;②设计以“漂流瓶”为图案的漂流章,在每本漂流书的封面上盖上,作为标记;③制作图书漂流倡议书,广泛宣传;④设置永久性爱心图书漂书架,为书友们提供专门的图书交换场所。

(2)征书:漂流书籍大部分来自于毕业班学生的捐赠。学生把自己带不走的或愿意与大家共享的各类图书参与漂流活动,包括各种教材、考试辅导书、哲学社科、文艺类图书和词典等工具书。在漂流书架旁的漂流记录本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捐赠的书名、捐赠时间、想对漂友说的话、联系方式等(选填),并在图书侧面加盖图书漂流章。

(3)漂流:想要把图书拿回去阅读的同学,在漂流书架旁的漂流记录本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借出和预计归还时间及其他相关信息。读完后可以写上自己的读后感,并将此书再次放漂,让它传递到下一位读者手中。

(4)爱心漂流专栏:定期公布漂流书征集情况,感谢捐书者的无偿捐助。设置共享感言区:在归还图书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图书漂流感言本或感言板上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图书漂流是一种资源的共享,它为个人的私有资源赋予了公共性的特征,提高了图书的利用价值。由于其中蕴含了游戏情节和神秘感,使得原本枯燥的读书活动充满了趣味,提高了同学们的读书兴致,让分享书籍、分享知识的观念深入人心,也为理工大文化建设增添缕缕书香。

2.3 本校师生自创艺术展览与布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应该让每堵墙都说话。”高校图书馆既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窗口,又是高校师生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所,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和深刻的精神影响力。因此,我们长期征集本校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我们希望能够用我校师生自己的作品来布置图书馆,使其更具亲和力和个性化。借助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我们将征集的优秀书画作品在图书馆大厅进行集中展览,引来许多读者驻足欣赏和留言。有读者感叹到:“学校原来卧虎藏龙,丹青妙笔,跃然纸上,使图书馆顿时亮了,靓了!”还有读者写到:“图书馆有了这么多字画,看了也赏心悦目,有学习氛围。谢谢捐赠人!”

虽然目前捐赠规模有限,但我们希望,经过日积月累,图书馆的每堵墙都是理工大学师生、校友的自创艺术作品,甚至建立一个专门收藏他们书法、绘画、著作的专藏阅览室,不管过去多少年,只要来到图书馆,就能看到他们亲自创作的艺术作品。这不仅是一种高质量的固定资产投入,同时也为图书馆阅读空间创造了美的享受,当你一进入图书馆,就会立即感觉到已经置身在一个文化教育的艺术殿堂。于作者,这是一种精神财富和情感寄存;于读者,是学习、了解前辈精魂的绝好机会,同时也能在无形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阅读鉴赏能力,使其受益终身。

2.4 自创温馨提示牌和提示音乐

为了彰显人文精神,让规章制度变得更温暖,更易于接受,在规范和教育人的同时,充分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帮助人。我馆一改往日命令式的规定,采用活泼、婉转、艺术的语言,加上图文并茂的图片,制作了一系列提示牌和提示音乐,为读者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图书馆文化氛围。

(1)“和谐图书馆文明我先行”的宣传板

“拖鞋背心很凉爽,吊带短裙很时尚,但是爱美的你,在图书馆可不能没有防线哦!”

夏季来临,有的读者贪图凉快、美丽,在图书馆穿着过于随便,有的同学高跟鞋声音过大,影响了其他读者学习,我们常常接到读者的相关投诉。为了减少此类情况发生,我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和婉转悦耳的语言,专门制作了“和谐图书馆文明我先行”的宣传板,放在图书馆门口醒目的位置,提醒读者在知识的殿堂要拥有文明的礼仪和行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有读者在“心愿树”上留言:“以后再也不穿拖鞋入馆了。”

(2)“存包温馨四提示”的宣传画

为了方便同学们存放物品,我馆购买了一些存包柜。但是经常有同学为图一己私利将存包柜长期据为己有,有的同学忘记上锁,还可能导致物品丢失。据此,我馆采用活泼、拟人的语气,加上丰富漂亮的卡通图片,制作了“存包温馨四提示”的宣传画,提醒读者自觉遵守图书馆关于存包柜使用的相关规定。

(3)“入馆刷卡温馨提示”的仿真人像立牌

为了减少闲杂人入馆,我们要求每位入馆师生刷卡入馆,但有些学生经常不刷卡直接从旁边“溜进去”。为此,我们制作了美女与绿树相结合的“入馆刷卡温馨提示”的仿真人像立牌,提醒读者入馆自觉刷卡或出示有效证件,美女和绿树看起来既赏心悦目,装点环境,又起到提示作用,让入馆刷卡的意识深入人心。门卫感叹到:“这个人像立牌既温馨,又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我们每天可以少说无数话了,真实用!”

(4)学生自创“温馨提示语”及标牌

为了吸引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和智慧创作出温馨提示语,激发读者爱馆、爱书、爱阅读的热情,打造温馨、亲切、和谐、优雅的图书馆阅读环境,提升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我馆向全校师生开展了图书馆温馨提示语和温馨提示语标牌设计方案有奖征集活动。通过此活动,我们共收到312条温馨提示语,经图书馆评选,共有50名作者获奖,其中获得“最佳温馨提示语”的有10名,获得“优秀温馨提示语”的有40名。征集结束后,我馆又在网上搜集了部分其他优秀的温馨提示语,连同读者自己创作的提示语一起制成了温馨提示语标牌,在全馆的阅览书库和自修室相应位置进行展示,提醒师生做文明读者,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图书馆文化环境。该项活动因为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更增添了活动成效,可以无形中遏制一些不文明的阅读行为,有助于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爱馆、爱书、爱环境,不仅加强了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共建书香校园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提示音乐

为了能以温馨、委婉的方式提醒读者在图书馆注意保持安静的阅读氛围和干净整洁的环境,并照看好自己的物品,防止丢失,离馆时不要占座位,我馆员工自编、自读、自录,分别制作出入馆和闭馆提示音乐。语气温馨婉转,嗓音温柔甜美,配乐悠扬悦耳,不仅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也使部分员工展现了才艺,有利于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2.5 心愿树——图书馆我想对你说

虽然我馆已有网上留言板、馆长信箱、电子邮件、电话、意见箱等沟通方式,但都不够温馨和个性。为了提供一个温暖、自由、方便又漂亮的交流平台,我馆分别在金花和曲江图书馆大厅摆放了两棵“心愿树”,让读者自由填写各色各样的卡通图片,为图书馆建言献策,或写上想要阅读但图书馆未购买的书籍、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自己喜爱并想推荐给别人的书籍、个人的心愿等,然后将卡片悬挂在小树上。此方式不仅点缀了图书馆环境,而且建立了一个及时、长期、有效的与读者沟通的平台,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使读者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和人性化。

3 创新图书馆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化需要培养,构建图书馆文化也不例外。图书馆文化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德制”体系[2],思想、观念的形成和积淀都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文治教化”的目的。因此,图书馆文化的建设要强调其过程性、渐进性和持续性。根据经验,笔者认为创新图书馆文化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突出“人”的主导地位

图书馆文化亦即图书馆人化,它是以人为圆心,以人的解放、人格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半径的文化活动[3]。因此,创新图书馆文化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文章。

(1)确定馆员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这有助于馆员建立深刻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激发大家追求更加卓越的目标,唤起蕴藏于人心深处的创造欲望,从而极大地提高馆员的努力程度和组织的运作效率。

(2)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角度来实施图书馆文化。“读者至上”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从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出发,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努力凸显人文关怀,用教育、熏陶、感染的办法来培育并逐步形成读者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图书馆的发展目标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实现“文治教化”之目的。

(3)重视读者的力量,吸引读者参与。读者参与是图书馆成功开展各种活动的法宝。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极有热情,可以为图书馆文化创新增添新的活力。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实现个人目标与图书馆目标的高度一致。

3.2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

营造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全面育人功能,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从图书馆文化活动、日常服务、规章制度的宣传、外观结构、色彩、装饰和陈设布局等方面,努力为读者营造一种催人奋发、健康文明、充满人文关怀的图书馆文化环境,陶冶读者情操,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图书馆建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3.3 推行项目负责制,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只有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业务界限和职能界限,各部门、个人之间协同合作,以扁平式的项目小组形式完成图书馆各项任务,图书馆活动才可能取得成功。此时领导层由监督与控制为主转变为指导与激励为主,员工由服从与行动为主转变为主动与创造为主,所有员工凝聚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不断地把图书馆推向前进。

4 小结

创新,仅仅是改变传统习惯,创新,往往是从小处着手。虽然我馆做的这些都只是很细小、很平凡的工作,但工作无小事,服务无止尽。通过这些小事,可以体现我馆人文关怀和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4]良好的文化环境不仅可以引导读者以积极的心态去阅读和学习,还有利于树立图书馆美好的形象,提升图书馆功能和服务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秉承这种理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这些需要重视的问题,营造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文化氛围,就能够使人们真正感受到图书馆是一片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土壤,图书馆必将走上一条充满温馨、积极向上、人心凝聚的光辉大道。

[1]戴龙基,关志英.构筑图书馆文化,提升图书馆软实力[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5-10.

[2]高 凡,徐引篪.从创新看图书馆文化的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4,(8):61 -64.

[3]梁新潮.论图书馆文化的培育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J]. 图书馆学研究,2004,(2):9-12.

[4]葛秀芹,张晓燕.论图书馆文化氛围的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12 -14.

猜你喜欢
温馨图书图书馆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图书推荐
温馨的一家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