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行为体验 激活地理教学

2013-03-27 06:56
地理教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教学学生

曹 军

(作者为上海市杨浦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提出“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已将行为体验列为重要内容,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学生的行为体验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教育性的学生主体为主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行为体验”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把感知学习与操作学习融合在一起,倡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活他们的创造潜能。“行为体验”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地理课程的时空开放性,使地理教学中学生不受束缚,可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或在课堂上,或在地理专用教室,或在校园内外,直接体验生活、体验社会,检验地理学科知识。例如:初中阶段“地球的运动”教学时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园中观察不同季节正午人影或建筑物影子的长短变化。开放的活动环境,自主的活动过程,形成一种自由、独立、主动的探索心态,从而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2)以实践性、技能性、情感性知识为教学内容

行为体验教学内容多为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应用;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以及情感的体验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行为体验时,应关注如何通过学生的主动体验,促进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地理知识由表态转向动态,由储存地理知识转向探索地理知识,由缓慢再现地理知识转向创造性解决地理问题的学习过程。如:初中阶段“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教学中要求组织学生利用简易材料,制作中国地形模型;高中阶段“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教学中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国内外太空探索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最新进展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学生经过自己的操作、运算、观测、扮演、模拟、辩论等具体行为体验形式,占有、内化地理知识。

(3)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过程更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有的学生学习了“地图”知识,但面对一张交通地图,却指不出方向,更不用说在实地中运用了。行为体验要求学生开展制作、演示、观测、设计、辩论、交流等活动,学生经历过这些体验活动,不仅使所学地理知识印象深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