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政府决策信息采集分析

2013-03-27 12:11吴敏慧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信息源检索决策

吴敏慧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510110)

图书馆政府决策信息采集分析

吴敏慧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510110)

政府决策信息采集具有全面性、针对性、时效性等要求。文章对政府决策信息的三种信息源,即新闻媒体信息源、网络信息源及数据库信息源的特点及其检索策略进行分析,指出图书馆政府信息采集将向网络化、合作化、专题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信息采集;图书馆;政府决策

2010年6 月,国家图书馆首次举办了立法决策服务成就展,240余件展品展现了图书馆在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之前图书馆的这一特殊功能还并不为多数人所知[1]。2010年12月,国家图书馆召开了“全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研讨会”,会议最后达成了《全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合作共识》,把图书馆为政府立法咨询服务工作推向了空前的高度。2012年5月10日,文化部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明确指出,鼓励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立法决策咨询服务,强调智囊机构的作用和公众参与,为图书馆开展立法决策咨询服务工作提供政策支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政府各项政策政务公开的推进,以及新闻舆论更为宽松的环境和网络民意的活跃,各级政府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掌握大量准确、中肯、全面的决策信息,以此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而为党政领导机关提供立法决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图书馆开发自身价值的体现。因此,如何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提供决策信息服务,是需要图书馆同仁进一步研究、深化、拓展的课题。

1 政府决策信息的采集要求

决策是各级政府领导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大量的调查分析数据及各种拟定方案,决策者往往要求信息具有简明扼要、准确可靠、全面系统、明白易懂的特性。

1.1 信息的全面性

由于政府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带有社会性,都要顾及社会各阶层的各种利益诉求,因而在信息收集上要注意囊括社会民生、国民经济、科教文卫、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多种信息。在信息提供上要注意体现信息的全面性,从而使决策工作更科学、准确。信息除了提供原文外,还可以以简讯、题录的形式提供。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下称中图)开发的《决策内参》周刊,每期的简讯有17个栏目,涵盖社会、经济、教育、民生、农业、金融、房地产及境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信息,《决策内参》题录收集的信息更加宽泛,务求在领导浏览刊物时,能给领导带来启发性的灵感。

1.2 信息的针对性

信息的针对性既可以是针对政府当前工作重点或某一社会热点进行综合评述,例如“腾笼换鸟”、“三打两建”、建设美丽中国等,都可以是一个阶段信息采集的重点;也可以是指针对不同的政府部门或领导提供信息,如中图《朱小丹省长国内及海外舆情监测月报》、为广州省公安厅科技处提供的《警界参考》双周刊;南京图书馆为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信息传真》;佛山市图书馆为佛山市委提供的“佛山人才战略专题议政调研方案”。上述信息的提供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能切合政府部门的信息需要,具有观点鲜明的特点。

1.3 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具有时间价值,关于某一事件的信息只有在及时报道的情况下才有理想的使用价值,提供过时的信息会产生负面的效应,会失去信息支持决策的作用,甚至有可能给组织带来巨大损失。因而收集的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能起作用,并且信息的检索、加工和传递一定要快,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者不失时机地为政府工作做出反应和决策。此类信息的挖掘应注意时刻关注社会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围绕这些事件或社会热议的话题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广州大学图书馆的政务信息产品《广州重要新闻要目》、《每周广州新闻要目》、《港澳台媒体今日涉穗报道》,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信息的时效性。

1.4 信息的可靠性

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可以信任信息提供者的信息。信息的可靠性对政府决策工作尤为重要,任何主观或误传信息都将为领导决策和管理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所供信息需有明确的出处,并要确认信息的原始出处;信息言论必须是从正式渠道获取的,要注意信息来源的真实性、权威性、专业性及可证实性。目前某些媒体在报道中,有“据消息人士透露”、“从有关方面获悉”等模糊、似是而非的报道,这些模糊、不确定的信息会导致受众对信息的可靠性产生质疑,从而影响信息的可信程度,采集信息时应注意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2 政府决策信息源分析

政府决策信息采集是一项严肃的、对知识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在信息源方面也要求来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信息源:

2.1 新闻媒体信息源

新闻媒体是政府决策信息采集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舆情监测最大的信息源,可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定时、定向、定题采集信息。它具有范围广、内容多、公信力高等优点。国内主流报业集团往往是资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在众说纷坛的意见表达中能发出报纸的观点和权威的解释,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主流社会的意见和态度,以此指导读者的行为。此类专业、公信度高的国内主流报纸,是信息收集的重点。此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海外华文媒体也越来越多地重视和关注报道中国,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在其属下报刊开设中国问题专栏,如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英国《经济学人》、《卫报》等。中图的《决策内参》、《文化内参》等信息产品是利用海外华文媒体信息源的成功案例,《决策内参》现已成为广东省政府信息服务网络的指定信息源,是广东省电子政务网信息提供方。

2.2 网络信息源

互联网信息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时效上的缺陷,它还具有增长迅速、覆盖面广、信息共享度高、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是网络舆情调查、舆情监测的重要信息源。如佛山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为佛山市委外宣办提供的《佛山地区新浪微博用户情况分析》、广州大学图书馆编辑的《广州舆情分析》等。2003年CNNIC第12次调查数据显示,有45.2%的网民将网络作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2];2011年CNNIC第29次调查数据显示,网民微博使用率为48.7%,微博已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3]。这些数据反映,互联网越来越像社会公众情绪和思想变化的晴雨表,是信息采集不可忽视的信息源,但网络信息同时也存在信息源不规范、难以客观著录及准确标引等特点。基于网络的上述特点,在采集信息时应注意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及公信性,培养及提高甄别真伪信息的能力。我国五大重点媒体网站分别是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人民日报网和光明日报网,而主流的商业网站有新浪、搜狐、腾讯等。

2.3 数据库信息源

数据库信息源具有数据集中度高、冗余度小等特点。我国学术类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利用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有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期刊等。大型经济信息数据库集群网则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国研网)及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经网)。商业数据库有龙源期刊网、博看人文社科期刊数据库等。新闻数据库有慧科新闻数据库、重庆维普资讯《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等。慧科新闻是目前大中华区最全面的新闻数据库,涵盖大陆、港澳台及东南亚、欧美等1500余家主流媒体新闻,新闻总量超过3000万条,每天及时更新2万条信息,是新闻信息特别是海外新闻报道重要的信息源。学术类中文期刊数据库由于其专业性强成为政府定题科研的主要信息源,如中图为广东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提供18万字的“深化我省科研体制改革”信息专题,为广东省常委会培训班提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专题资料,由于CNKI数据库数据的集中度高,这些资料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采集好。

3 政府决策信息检索策略

信息人员在采集政府决策信息的检索中,应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综合应用各种检索工具开展信息检索活动。通常政府决策信息检索策略制定包括以下几点:

3.1 检索信息需求分析

要求信息人员在检索前分析信息业务的需求特点,一是分析检索目的,制定检索目标;二是分析政府所需决策信息涉及的专业,确定检索的专业范围;三是分析政府所需决策信息的类型及时间要求,确定检索的信息类型和年份范围。即用户信息需求的目的、内容、时间、范围及方式。再根据检索信息需求分析,对号入座,选择有效信息源。如中图在今年1月服务两会所做的“三打两建”信息专题,考虑到该专题当时是省政府近期提出的新政纲,其信息集合源是新闻媒体,因而选取的是慧科新闻数据库。

3.2 选定检索词

一是分析主题,找出所要检索信息包含的显性概念和隐含概念,如“文化”一词,隐含了文明、传统、儒家、道德、民族、艺术、知识分子、文博文物等概念;二是找出核心概念,排除无关概念;三是从待检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工具的词表中选取规范化的词或词组;四是先选用上位词(概念上外延更广的主题词)检出大范围的信息,如在慧科数据库输入上位词“文化”,一天的信息就有4052条,然后再用下位词(概念上内涵更窄的主题词)“文化产业”检索,这时信息范围就缩小为223条,如此可提高信息的查全率,同时还能兼顾查准率。

3.3 确定检索途径

选择哪种方式检索,可根据用户自身需求具体选择。政府决策信息资源通常可通过以下检索路径获取:一是表示主题概念的主题词,包括标题词、关键词;二是表示作者的检索词,如作者姓名、机构名称等。此外,信息采集人员应该在自己脑中形成清晰的、各种类别的信息区域,熟悉各个数据库的收录内容和范围,了解不同信息源的信息特点;注意挖掘和积累信息源,将信息源进行分类存放,如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名家专评、专题言论等,形成自己特有的信息存储区。

4 图书馆政府决策信息采集的发展趋势

4.1 网络化发展

网络的出现和应用使政府决策信息采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采集工具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采集平台的网络化,使政府信息采集的绝大部分工作都能在网络上完成,从而促进了政府决策信息资源采集流程的网络化。图书馆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站点,从而提高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国图于2008年12月创建的立法决策服务平台,提供基于网络的数字信息服务,目前该平台已经陆续在各部委分馆部署。国图于2011年开通了国家图书馆民政部分馆内网平台,这是国图在中央国家机关推出的首个嵌入用户办公环境的服务平台。南京图书馆也于2012年正式开通江苏立法决策信息服务平台,为图书馆在履行为国家立法与决策职能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国图还为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地方两会提供网络资源共享支持,重庆、吉林、新疆等地图书馆纷纷借鉴国图为两会服务的模式与经验,共享国图立法决策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

4.2 合作化发展

政府决策信息采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政府决策信息资源采集工作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单凭图书馆一方之力,难以全面细致地采集到政府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因此应走合作化道路。一方面,和政府部门合作,如广州大学图书馆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合作共建的“公共资讯厅”,与市纪委共建的“广州廉政信息研究中心”;另一方面,图书馆界彼此合作,如国图和首图借助联盟平台进一步深化合作,开展在立法决策服务、图书馆社会教育、传统文献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等领域的资源共享。首届全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研讨会,就共建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协作平台,及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联系机制做出了实质性的规划,协作平台意在打造政策、服务、资源、技术四位一体的协作网络。国图与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合作,开展全国公共图书馆间立法决策咨询合作、业务研究和经验推广,规范立法决策服务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图书馆为政府立法决策服务的水平。

4.3 专题化发展

由于政府部门的需求目的、需求用途、需求程度各不相同,同一部门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有针对性地对政府决策信息进行专题化的开发,可有效解决投入分散、力不从心的问题,提高开发效率,满足政府部门的多样化需求。一是根据政府部门特定需要进行专题信息采集。如中图应广东省人大、政协的需求完成的扩大内需信息专题(27万字)、科研体制改革信息专题(18万字);二是专题服务的常规化。如国图的《信息专报》、《要闻专报》、《党建参考》等定期为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专题服务;上海图书馆根据人大主要领导对有关信息的特殊需求,定期提供《上图专递》的专题信息;还有中图每周一期的《决策内参》、佛山图书馆每月一期的《新参考》、广州图书馆的《领导决策参考》等。

4.4 制度化发展

制度建设是图书馆有序运转及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图书馆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为政府机关部门提供决策信息服务,从最初的探索试刊到今天已形成制度化发展。如国图制定的《国家图书馆为中央国家机关立法决策服务工作条例》、《国家图书馆为中央国家机关立法决策服务保密工作管理办法》、《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管理办法》及《国家图书馆信息联络员制度》、《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制度》;广州图书馆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信息发布三级审核制度,严把信息质量关。这些制度建设有效地保障了政府决策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成为图书馆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必要手段之一。

总之,信息人员在实际的信息采集活动中,应熟悉信息采集的原则,按照政府决策信息的针对性、前瞻性、可靠性、借鉴性、创新性等对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并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机动地调整信息采集策略,才能顺利完成信息采集任务。

[1]立法决策服务将成图书馆工作亮点[EB/OL].http://www.ccdy.cn/zhongguoguan/content/2010 - 12/30/content_739296.htm.2010-12-30.

[2]CNNIC发布第1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people.com.cn/GB/it/1067/1977582.html.2003 -07 -21.

[3]CNNIC发布第29次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finance.chinanews.com/it/z/cnnic29/index.shtml.2003 -07 -21.

[4]王新才等.政府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6-51.

[5]文化建设,图书馆要发挥更大作用[EB/OL].http://www.ccdy.cn/wenhuabao/bb/201203/t20120328_269276.html.2012-03-28.

[6]王惠君.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7,(6):201 -203.

[7]胡昌平.信息服务与用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40 -141.

[8]陈万寅,金明华,邹小筑.中文网络学木数据库数据质量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46 -47.

[9]为政府和社会公益提供一流知识服务——上图情报所创新信息咨询与研究服务模式[EB/OL].http://www.library.sh.cn/news/list.asp?id=5794.2012 -06 -06.

An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decision-making of the government

WU Min-hui
(SunYar-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110,China)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decision-making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mprehensive,mistake-free and effective for a given period of time.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and retrieval techniques of the three main information resources,namely,news media,onlin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databases,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endency of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the government will tend to be interconnected,co-operative,monographic and systemat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library;government's decision-making

G250.73

A

1006-1525(2013)02-0031-04

吴敏慧,女,馆员。

2012-11-29

(编辑:朱爱瑜)

猜你喜欢
信息源检索决策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信息源选择多样性研究:概念内涵与测度方法*
睡眠者效应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网络舆情信息源影响力的评估研究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