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2013-03-27 21:58潘高峰黄科林
大众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高分子微球磁性

王 犇 潘高峰 杨 莹 黄科林

(1.吉林化工学院 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吉林 132022;2.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 南宁 530022)

纤维素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素资源的高效利用一直是人们广泛的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纤维素内部存在较高的结晶度以及很强的分之内氢键作用力,很难溶解在传统的有机溶剂中,这限制了纤维素的应用范围。溶解纤维素的溶剂主要有 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氨基甲酸酯体系、氢氧化钠/水(NaOH/H2O)体系、碱/尿素或硫脲/水体系、离子液体体系等[1]。纤维素溶解在溶剂中可以进行降解、再生及衍生化研究,使纤维素得以高值化应用。另外,纤维素微球因其具有高度的亲水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多孔结构和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很低的非特异性吸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随着研究的深入,纤维素磁性高分子微球在废水处理、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展现出更为优异的使用性能。

1 纤维素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纤维素微球是粒径在纳米级至微米级,形状为球形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具有粒径和孔径可控,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好等优点。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乳化-固化法、喷雾干燥法和凝聚法等,制备过程一般分为纤维素溶解、成球和固化三个阶段;纤维素微球可用于分离纯化过程,也可作为载体材料研究酶固定化,还可以通过衍生化反应引入功能基团,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衍生化纤维素微球[3]。

国内外研究人员以纤维素溶液和纤维素衍生物为原料制备了各种纤维素微球。1951年,O’Neill首次以粘胶液为原料采用喷射法制备了纤维素微珠[4]。Gensrich等[5]改进了O’Neill 的制备方法,采用热固化法制备出纤维素微球。Stamberg等[6]和Kuga等[7-8]通过热溶胶-凝胶转相法以粘胶液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分散剂制备了纤维素微球。1980年,Gabor等[9]将粘胶液分散在乙酸乙烯酯的甲苯溶液中制备出了微球。研究人员在不同的纤维素溶剂中研究了纤维素微球的制备。Determann[10-11]等以纤维素铜氨溶液、纤维素镉乙二胺溶液、纤维素酒石酸铁溶液为溶,以粘胶液为原料制备了纤维素微球;Stamberg等[12]在硫氰酸钙水溶液中研究了均匀多孔纤维素微球的制备;刘明华等[13-14]以NMMO为溶剂制备了纤维素微球并研究了其粒径分布及制备微球的性能。黄建辉[15]在NMMO/纤 维 素 /H2O 溶液体系中,采用程序降温反相悬浮技术制备球形纤维素珠体 。

以纤维素和其他组分为原料可以制备出纤维素复合微球。Okuma[16]以粘胶液和纤维素铜氨溶液制得了纤维素的炭黑和树脂复合微球;PHOTTRAITHIP Wimonrat等[17]以精制棉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和程序降温的方法制备出纤维素/碳化钨复合微球。同样,各类纤维素衍生物也用作原料来制备微球。黄骅[18]等制备了多孔醋酸纤维素微球,是一种高分子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去除水体中Ni2+、Pb2+等微量重金属离子。

近些年来,研究发现离子液体作为纤维素的绿色溶剂也被用于纤维素微球的制备研究。Wang等[19]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中制备出纤维素微球,实现离子液体的回收;侯祥等[20]在制成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体系中,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纤维素微球;王鹏等[21]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组成的复合溶剂中,采用反相悬浮再生法,制备微晶纤维素多孔微球;研究发现离子液体中可以进行纤维素的均相衍生化反应[21-22],如果在离子液体体系中均相制备出纤维素衍生物再进行微球化,可以得到功能化的纤维素微球,必然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2 纤维素磁性高分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有机高分子与无机磁性物质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及一定磁性的微球[23]。磁性高分子微球具有高分子微球的众多特性和磁响应性,通过共聚及表面改性等方法能够赋予其微球表面的不同种类功能基团(如—OH、—COOH、—CHO等),还能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迅速分离。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磁性材料、生物医学、分离工程等领域展现出出色的应用能力。磁性高分子微球一般可分为:核/壳式结构及夹心式结构,前者核层为磁性材料,壳层为高分子材料或核层为高分子材料, 壳层为磁性材料;后者内层、外层皆为高分子材料,中间层是磁性材料[24-25]。

目前将可再生的纤维素用于纤维素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张密林等[26]在悬浮磁性流体的表面包裹一层带有羟基功能团的纤维素,成功制得了粒径均匀、稳定性好、磁响应性高的纤维素磁性微球;阎立峰等[27]在非水体系的纤维素DMAc(N,N-二甲基乙酰胺)/LiCl溶液中,以纳米级Fe3O4液体作为磁核,使用包埋法在超声波的辅助下制备得到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纳米尺度壳核型磁性纤维素微球;罗晓刚[28]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转相法制备出再生纤维素微球,再利用纤维素微球的孔作为微反应器,通过原位法成功制备出新型纤维素磁性微球,并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谷军[29]在碱-尿素-水溶剂体系中,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出纤维素微球,再通过原位复合法工艺对纤维素微球进行纳米磁性功能化负载;谢新玲[30]以木薯淀粉为壳基材料,自以制的表面改性纳米Fe3O4为核基物质,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磁性木薯淀粉微球。为了赋予纤维素磁性微球的特定功能,陈日清[31]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出一种微晶纤维素丙烯酸酯复合磁性微球, 此种微球的结构为微晶纤维素被包埋在聚丙烯酸酯内部而Fe3O4分散在微球内部的孔洞中;杨小玲[32]合成了淀粉接枝聚丙烯酸水凝胶,再以自制磁流体对该水凝胶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得磁性淀粉接枝聚丙烯酸水凝胶微球;杨晓勇[33]通过反相悬液交联法制备出了 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采用后修饰法得到硅烷化SBA-15介孔分子筛。

以上综述了纤维素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离子液体作为纤维素的良溶剂,可以进行纤维素的均相反应,同时也可以在离子液体中实现纤维素的微球化而制备出纤维素高分子微球。然而,在离子液体体系中制备纤维素磁性高分子微球还鲜见报道,这一方向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3 结论

纤维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已经得到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功能化纤维素微球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较面积、可用于吸附等优点而用途广泛,其中纤维素磁性微球不仅具有高分子微球的传统优点,也具有一定的磁响应值,可用在磁性材料、生物医学、分离工程等领域。

[1]吕昂,张俐娜.纤维素溶剂研究进展[J].高分子学报, 2007,10:937-944.

[2]印寿根,李朝兴,徐欢驰,等.珠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应用[J].高分子通报,1996,2:100-104.

[3]吴伟兵,庄志良,戴红旗.纤维素微球的研究进展[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3,21(2):79-84.

[4]刘明华,黄建辉,詹怀宇,等.球形纤维素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3,22(5): 36-38.

[5]W.Berger, H. Schuckri, B. Philipp,et al. Effect of surfanctants on the behavior of the viscose in the spinning process[J].Fibre Chemistry, 1980,11:183-188.

[6]J.Peska,J. Stamberg and Z. Bla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spherical cellulose particles [P]: U. S. Patent 4055510, 1977.

[7]S. Kuga. New cellulose gel for chromatography[J].Chromatography A,1985,195:221-230.

[8]S. Kuga.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cellulose gel regenerated frome aleium thioeyanate solution [J].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1980:77,413-417.

[9]徐辉, 张国亮,张凤宝,等.免疫微球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3,20(1):27-32.

[10]Malaiya A,Vyas S P.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domethacin magnetic nanoparticles [J]. Microencapsulation, 1998,5(2): 243-253.

[11]Mustafa I, Serdar S C, Ahmet R O. Preparation of photo oxidized magnetic polystyrene beads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J]. Reactive Polymers,1992,17(3):325-330.

[12]J. Stamberg, J. Peska, D. Paul, et al. Bead cellulose-a novel macroporous substrate for ion exchangers and similar systems[J].Acta Polymerica, 1979,30:734.

[13]黄建辉,刘明华,林春香,等.NMMO 法球形纤维素珠体的制备及粒径分布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6,14:13-18.

[14]黄建辉,刘明华,林春香,等.NMMO 法制备的球形纤维素珠体的性能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6,14: 16-21.

[15]黄建辉.NMMO 法制备球性纤维素珠体的研究[D].福州大学,环境工程,2005.

[16]朱友双,孙庆元,蒙敏,等.免疫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结合特性[J].化工进展,2008,27(7):1052-1055.

[17]PHOTTRAITHIP Wimonrat,王志远,林东强,等.直接溶解法制备纤维素/碳化钨复合扩张床基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4(5):998-1002.

[18]黄骅,司有银.多孔醋酸纤维素微球的制备及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3,39(2):42-45.

[19]Zefen Wang, Kelin Huang, Ben Wang, .et al. Molecular weight and distribution of cellulose and cellulose microsphere[J].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2012,1(1):44-46.

[20]侯祥,魏立纲,马英冲,等.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纤维素微球[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1,30(4):260-262.

[21]王鹏,林东强,姚善泾.离子液体复合溶剂法制备纤维素多孔微球[J].浙江大学学报,2013,47:1-6.

[21]黄科林,王犇,曹妍,等.蔗渣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混合酰化研究[J].现代化工,2009,29(S2):105-108.

[22]Kelin Huang, Ben Wang, Yan Cao, .et al. Homogeneous Preparation of 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 (CAP) and Cellulose Acetate Butyrate(CAB)from Sugarcane Bagasse Cellulose in Ionic Liquid[J].J.Agric. Food Chem.2011,59,5376-5381.

[23]胡书春,周祚万.磁性高分子微球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21(4):616-619.

[24]袁定重,张秋禹,张和鹏,等.磁性高分子微球研究进展及其在生化分离中的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4(2):306-310.

[25]郭卫强,焦艳华.高分子磁性微球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41(7):40-42.

[26]张密林,王君,辛艳凤,等.羟基纤维素磁性微球的制备应用[J].应用科技,2000,27(6):20-21.

[27]阎立峰,谭琳,杨帆,等.壳核型磁性纳米纤维素微球的超声制备及表征[J].化学物理学报,2004,17(6): 762-766.

[28]罗晓刚.再生纤维素微球的制备、结构和功能[D].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0.

[29]谷军,吴伟兵,王飞,等.多孔性再生纤维素磁性微球的制备及性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3):111-114.

[30]谢新玲,罗冯笑,童张法,等.磁性木薯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3,38(6):286-290.

[31]陈日清,金立维,段丽艳,等.微晶纤维素丙烯酸酯复合磁性微球的制备[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9,43(1): 1-4.

[32]杨小玲,张卫红.Cu2+吸附用 Fe3O4/淀粉接枝聚丙烯酸磁性微球的制备[J].中国胶粘剂,2012,21(11):10-13.

[33]杨晓勇,马烽,季玉松. 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功能化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合成[J].化工新型材料,2012,40(10):106-107,111.

猜你喜欢
高分子微球磁性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悬浮聚合法制备窄尺寸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微球
可见光响应的ZnO/ZnFe2O4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磁性研究
自制磁性螺丝刀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TiO2/PPy复合导电微球的制备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磁性纳米Fe3O4促进的固相合成2,2’-二羟基-1,1’-联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