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2013-03-29 07:51李任斯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检索论文期刊

李任斯茹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54)

地方文献是对一定区域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其地质地貌等自然现象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现象的综合反映。它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沉淀和宝贵财富。西部地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也形成并积累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献。“存史、资政、励志”是前人对地方文献主要作用的概括性总结[1]。认识和开发西部,离不开西部地区地方文献所提供的重要信息。近年来,西部地区各文献收藏机构逐渐加强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形成独有的馆藏特色。笔者以近10年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的研究论文为对象,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地方文献”及“西部”为“主题”对2002年~2011年相关文献精确检索,共得文章41篇。通过对41篇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布、刊发论文期刊分布、论文被引率等进行计量分析与研究,以期获得对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现状有一个总体把握,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1 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1 论文发表时间与数量分布

统计论文发表时间分布可以从时间序列上直观地表明该类文章近年的研究现状。从表1显示的检索结果可以看出,2002年~2011年共发表论文41篇,年发表量较为稳定。说明有关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的关注度较为持久稳固。

表1 论文发表时间与数量分布表

1.2 论文发表期刊分布

从论文发表来源发现,该研究领域期刊分布较广。表2为2002年~2011年刊发有关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论文的期刊及载文量。从表2中可以发现,刊载在图书馆学相关期刊上的文章有29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认可的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上刊发文章有16篇,占总载文量的39.02%。

表2 论文发表期刊与载文量

1.3 论文被引率统计

引文率即论文被引频次,主要是对论文学术价值的反映,一篇论文被引用的频率越高,表示论文的影响力越大,其研究成果越受到同行的肯定。因此,论文的引用情况是表明论文质量的较客观的指标。笔者将2002年~2011年10年内论文被引率不少于5次的论文列出,如表3所示。

表3 引文率统计

1.4 论文著者分布

由表4可见,整体来说关于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的研究队伍较为弱小,且研究群较为集中,发文较多的作者往往具有高级职称。从发文作者所在单位来看,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仍是该领域研究队伍的中流砥柱。从所在地域来看,并非只有西部图书馆工作人员关注西部地区地方文献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因检索条件有限,表中所列的职称级别以所检索出的文献资料所示为准。

表4 论文著者分布表

1.5 论文研究主题分布

根据所得论文表现的研究主题将其按照“理论探讨”、“搜集整理”、“开发利用”、“数字化研究”、“专题”五大类进行划分,相关文献研究内容如表5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多种主题会交叉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表中数据仅依照其中之一进行统计。从所得数据中发现,大多数论文结合实际工作研究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探求其所能发挥的价值,此类论文占总检索量的36.6%。

表5 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表

2 研究的主要热点

2.1 开发与利用

2002年~2011年间研究西部地区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的论文有15篇,大都结合实际工作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切合实际的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例如,邢丽娟在《试论西部大开发中古籍地方文献的保护与利用》一文中提出“开发利用古籍地方文献,挖掘地方资料,发挥地方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建设。”[2]莎日娜在《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提出从“重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地方文献资源的联合开发与利用”、“宣传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的丰富内涵”[3]三个方面进行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2.2 专题研究

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形成了大量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及具有西部民族特色的地方文献。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是西部民族地区各类文献的总称,真实地反映了民族地区从古至今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军事、人物、艺术等一切自然和人文情况,再现了地方民族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体现了民族特色。[4]通过对近10年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检索研究发现,结果中29.3%的论文以民族地方文献为专题方向进行研究,结合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特点,专门论述了包括“搜集整理”、“数字化研究”、“开发利用”等流程的民族地方文献工作,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及价值。

2.3 数字化研究

现阶段,数字化研究已经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西部地区地方文献数字化研究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2002年 ~2011年间,有6篇文章是有关数字化研究方面的。此类论文从“数字化的意义”、“数字化原则”、“数字化技术”方面为西部地区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3 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存在的问题

3.1 发文数量

此次检索工作共整理出近10年有关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论文41篇,虽然年发文量较为稳定,但总发文量较少。说明相关工作者对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的重视度不够高。原因在于地方文献学并未形成自己的学科地位,其研究体系尚不完整。如何刺激实际工作者的研究积极性是关键。

3.2 研究内容结构失衡

从文献主题统计情况看,65.9%的文献集中在开发利用和专题研究两个领域,分布过于集中,有关该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趋势的论文几乎空白。研究内容结构失衡导致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工作的整体把握受到影响,制约了该领域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因此,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的指导性工作和研究交流活动有助于改变这一现象。

3.3 主题不够深入

在现有论文中,很多文献在论述某主题时大多泛泛而谈。如果能将研究主题进一步细化,针对核心问题通过连续发表文献进行系统和深入地探讨,将会使该领域研究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

4 结语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研究体系尚不成熟。但是,该领域研究工作在发展地方经济、开发地方文化、传承地方文明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与魅力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聚焦于此。在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地方文献研究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1] 邬卫华.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初论[J].河北科技图苑,2005(2):4-7.

[2] 邢丽娟.试论西部大开发中古籍地方文献的保护与利用[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27-29.

[3] 莎日娜.西部地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6(3):96-98.

[4] 王月娥.西部民族地方文献与旅游产业开发[J].图书情报工作,2003(5):30-33.

[5] 林岫,王炜.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00(2):8-12.

[6] 骆伟.我国地方文献专题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06(6):99-103.

猜你喜欢
检索论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