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对小儿脓毒症血清TNF-α、IL-8和IL-2的影响

2013-03-30 01:37方晓红
河北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脓毒症粒细胞抗生素

方晓红

脓毒症是感染所引起的全身过度的炎症反应,常引起多器官衰竭综合征。严重创伤患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易于感染而诱发脓毒症,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发生脓毒症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等,病死率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和IL-2水平是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指标[1],有效阻断炎症细胞的释放及炎症介质的生成是救治患儿的关键。本研究中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创伤后小儿脓毒症,观察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8的改变情况,为儿科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创伤后小儿脓毒症患者68例。根据《希氏内科学》判断脓毒症患儿的诊断标准为:(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min;(3)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 mm Hg;(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9或小于4×109(第3项必须具备)。68例脓毒症患儿,其中男41例,女27例;平均年龄(11±2)岁,死亡8例。

1.2 治疗与检测方法 所有患儿都根据病因给予对症处理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内每天抽取有患儿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血清TNF-α、IL-8和IL-2水平,ELISA试剂盒购自北京利文商贸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单因素多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患儿血清TNF-α、IL-8和IL-2水平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TNF-α、IL-8和IL-2水平先出现了明显的增高,第4天脓毒症得以控制,TNF-α、IL-8和IL-2水平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抗生素治疗对脓毒症患儿血清TNF-α、IL-8和IL-2浓度的影响pg/ml,±s

表1抗生素治疗对脓毒症患儿血清TNF-α、IL-8和IL-2浓度的影响pg/m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

3 讨论

儿童创伤后出现严重感染后,机体组织对损伤反应最突出的特点即炎性反应,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间相互促进或相互拮抗,共同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生理情况下,炎性细胞活化后释放的炎性介质仅局限于炎症局部并发挥防御作用;在SIRS期间肺泡巨噬细胞最先激活并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包括TNF-α、白介素等,进一步激活效应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这些效应细胞通过自我持续扩大的级联反应释放大量的促炎介质,表现为播散性炎性细胞活化和炎性介质泛滥,继而引起SIRS[2],最终发展成为脓毒症。在治疗方面,现代医学尚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而抗生素防治脓毒症被视为最基本的药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脓毒症作为急性创伤的常见并发症,通过早期某些实验室指标,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治疗效果并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抗生素作为治疗小儿脓毒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众多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又导致耐药菌株的大量增加。如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菌,肠球群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阳性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凝固酶阴性葡萄菌均为耐笨唑西林菌株(MR);除鲍曼不动杆菌对泰能部分耐药外,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其他,革兰阴性菌对泰能敏感[3]。目前,不论创伤后感染起始或入院和管状胸廓造口术引起的感染发展48 d后,通常选用万古霉素联合抗假单胞菌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素维持治疗21 d[4]。因此,及时掌握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IL-8又称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是一种活性最强的趋化因子,具有中性粒细胞活化和趋化作用,参与炎症,并可刺激酸性粒细胞和脱颗粒和中性粒细胞粘附到细胞内皮下基质蛋白[5]。在本实验中,常规抗生素治疗创伤后脓毒症患儿后,血清TNF-α和IL-8水平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治疗1周内,随着时间增加血清TNF-α和IL-8水平先出现明显增加,第4天脓毒症得以控制,TNF-α和IL-8水平出现下降,说明及时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在治疗小儿脓毒症控制炎症因子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的控制创伤后脓毒症患儿的炎症时间,降低患儿血清TNF-α和IL-8浓度。

1 Urbonas V,Eidukait A,Tamulien I.The diagnostic value of 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8 for early prediction of bacteremia and sepsis in children with febrile neutropenia and cancer.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12,34:122-127.

2 姚咏明,盛志勇主编.脓毒症防治学.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96-227.

3 冉迎春,敖晓晓,刘岚,等.地震伤患儿感染创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9,47:332-336.

4 Petersen K,Waterman P.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penetrating traumatic injury.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11,9:81-96.

5 Hussein MH,Daoud GA,Kakita H,et al.High cerebrospinal fluid antioxidants and interleukin 8 are protective of hypoxic brain damage in newborns.Free Radic Res,2010,44:422-429.

猜你喜欢
脓毒症粒细胞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抗生素的故事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