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勤辨治阻塞性黄疸验案

2013-03-31 09:30赵铭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王师金钱草黄染

吕 波,赵铭宇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36)

王克勤教授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曾师从方药中教授并获中国中医研究院首批硕士学位。业医已逾40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临床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兹介绍王师治疗阻塞性黄疸验案1则,以飨读者。

1 病案举例

李某,男,72岁,2007年6月2日初诊。巩膜及皮肤黄染10 d。该患于10 d前发现巩膜及皮肤黄染,并伴有全身瘙痒而就诊于某院。该患既往有脂肪肝,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病史。门诊检查肝功能:ALT 156 U/L、AST 81 U/L、GGT 908 U/L、T-Bil 131 μmol/L、D-Bil 62 μmol/L、I-Bil 69 μmol/L、TBA 128 μmol/L。上腹部彩超及MIR检查示:胆囊炎、胆囊结石(结石影1.0 cm×0.6 cm)、胆总管多发结石、肝轻度脂肪性病变、肝右叶多发性小囊肿,临床诊断为阻塞性黄疸,建议住院手术治疗。病人因畏惧手术而寻求中医治疗,经人介绍求治于王师。诊见:双目白睛及皮肤黄染,伴周身皮肤瘙痒,乏力,小便黄赤色如浓茶,大便已3 d 未行,舌略紫红、苔黄腻,脉沉稍见弦滑之象。中医诊断为黄疸,辨证为正虚邪盛,湿热蕴结。此因脾虚不运,肝失所养,湿热内生,蕴阻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治宜扶正祛邪,清利湿热,疏肝利胆,排石退黄。处方:黄芪50 g,丹参30 g,柴胡15 g,郁金20 g,茵陈80 g,金钱草80 g,金银花40 g,当归15 g,枸杞子20 g,女贞子20 g,五味子15 g,枳实15 g,半夏15 g,鸡内金15 g,甘草10 g。7剂,1剂/d,水煎服。熊胆粉10 g,生大黄15 g,共研细末分7份,1份/d,随汤剂同服。

6月9日2诊:药后小便色虽黄但较前明显变浅,大便已通,日行2次,皮肤瘙痒明显减轻,自觉周身轻快,舌转淡红、苔略黄稍腻,脉弦细。复查肝功能:ALT 38 U/L、AST 30 U/L、GGT 714.5 U/L、T-Bill 7.3 μmol/L、D-Bil 9.6 μmol/L。处方:黄芪50 g,丹参30 g,柴胡15 g,郁金15 g,半夏15 g,鸡内金15 g,茵陈7 g,枳实15 g,莪术15 g,白术5 g,金钱草50 g,何首乌30 g,枸杞子20 g,当归15 g,金银花40 g,甘草10 g。7剂,1剂/d,水煎服。熊胆粉10 g,生大黄7.5 g,共研细末分7分,服法同前。

6月17日3诊:药后小便色稍黄,大便畅,近日稍便溏,偶感右胁胀闷隐痛不适,目睛已转白,皮肤黄染明显减退,瘙痒已除,舌淡红,苔转白,脉沉弦细。处方:黄芪50 g,丹参30 g,柴胡15 g,郁金15 g,半夏15 g,鸡内金15 g,茵陈50 g,枳实15 g,莪术15 g,白术15 g,金钱草50 g,虎杖25 g,何首乌25 g,枸杞子20 g,当归15 g,金银花30 g,生大黄15 g。10剂,1剂/d,水煎服。

6月27日4诊:药后诸症皆除,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稍弦细。肝胆彩超复查提示:肝外胆管结石已消失;肝功能复查:除GGT 82 U/L仍高于正常值外,余皆正常。处方:黄芪50 g,丹参30 g,半夏15 g,柴胡15 g,白芍15 g,郁金15 g,何首乌30 g,茵陈40 g,泽泻15 g,桑寄生20 g,生楂片25 g,枸杞子20 g,女贞子20 g,虎杖25 g,金钱草50 g,甘草10 g。20剂,1剂/d,水煎服。

4诊复查肝功能,GGT已降至正常(29.6 U/L)。后应患者要求,继续服用中药治疗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宿疾。12月29日随访,一般状态佳,病情未复发,疗效巩固。经中药治疗后,宿疾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2 讨论

本案巩膜及皮肤黄染,尿色如浓茶,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达131 μmol/L,当属重度黄疸。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比正常值上限(6 μmol/L)高10倍以上,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异常增高至908 U/L(正常值0~50 U/L),临床初步诊断为“阻塞性黄疸”。彩超检查发现胆总管阻塞,但因患者高龄,既往又有慢性肝胆病史,为排除恶性占位,故又进一步进行MIR检查,最后确诊为胆总管多发性结石所致肝外胆管阻塞性黄疸。由于阻塞情况较重,胆汁瘀积造成肝细胞损伤,所以血清总胆汁酸(TBA)、间接胆红素(I-Bil)及肝功ALT、AST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王师诊之,认为本病虽属中医“黄疸”,但根据其发病急、病程短,并结合脉证,当属“阳黄”范畴。阳黄多实,责之于脾胃湿热、蕴阻肝胆,故清利湿热、疏肝利胆为其治疗常法。因肝胆相表里,肝气疏泄胆道才能通降,故治之尤以肝为主。但该患年已逾七旬,素有肝胆宿疾,久病多虚,因此本案之“肝气虚”不可忽视,临证当以权变。王师认为,肝气虚在临床并不少见,肝失疏泄有虚实两端,其虚者多是由于肝气虚而无力行使疏泄之权。本案为重度黄疸,湿热蕴阻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反映于舌苔已见黄腻,但形之于脉,则仅稍见弦滑之象,可证肝气已虚。因肝气虚疏泄失权而无力祛邪,故本案治以扶正祛邪,补益肝气而助疏肝利胆,以清利湿热而排石退黄。所以在治疗阳黄之常法清热利湿、排石退黄的基础上,重用黄芪50 g以补肝气。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肝病治法》曾指出“黄芪其性温升,肝木之性亦温升,有同气相求之义,故为补肝之主药”。本方中黄芪不仅补肝气,更能益脾气,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健运则有助于化湿祛邪。黄芪虽性温而主升,但有大队清热通降药配伍,不但不会影响清肝利胆,还能通过增强肝气疏泄功能而使胆气通降。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故王师又用当归、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等养阴血、酸柔之品以养肝体而助条达。王师临床经验,以上补肝养肝之品用于肝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降酶效果。

王师在本案临床治疗遣方用药中的另一特点,是活血化瘀药丹参的应用。本案黄疸病机虽然主要是由于湿热病邪蕴阻肝胆所致,但“气为血之帅,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凝”,肝气郁滞,血行不畅,势必有瘀血停蓄之势,一旦瘀血阻滞,则肝气更不能疏,胆道更不能通,黄疸更不能除。正如《张氏医通》所说:“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著名老中医[1]关幼波先生也认为,湿热若“仅仅留在气分,甚至弥漫上中下三焦,虽有恶心、纳呆、腹胀、身重胁痛、乏力,甚至发热等证,但一般不会出现黄疸,而瘀阻血脉才会出现黄疸”。王师见该患舌略紫红,血行不畅之征已现,故在方中加用丹参30 g以行血气,血气得行,肝气得疏,胆道得通,黄疸得退。

王师在本案的临床治疗中有常有变。其常在清利肝胆湿热、排石退黄,药用柴胡、郁金、茵陈、金钱草、金银花、枳实、半夏、鸡内金等,并以熊胆粉、生大黄研末冲服。其变,一是在补肝,补肝气重用黄芪,养肝阴用枸杞子、当归、女贞子、五味子;二是在活血,重用丹参,与当归、郁金等伍用以行血气。诸药相伍,扶正以祛邪,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共奏排石退黄之功。正因辨证精细,药证相符,故药后即效,不仅症状明显减轻,各项检查指标也明显改善。2诊、3诊继以本方加减,诸症皆除。因该患在哈医大一院确诊并要给予手术治疗,故建议再去该院复查,结果肝功能检查除GGT稍高外余皆恢复正常,彩超复查胆总管结石已消失,继续对其脂肪肝、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等宿疾进行治疗。

[1]北京中医医院,关幼波临床经验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王师金钱草黄染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金钱草醇提水沉工艺的优化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施肥水平对金钱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他谱写了人生最壮美的华章
——琐忆王富仁先生
金钱草外敷治腮腺炎
可擦碘降低手术室地面黄染的应用研究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