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校园流行语研究

2013-03-31 12:14
关键词:流行语词语词汇

唐 昱

(长沙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校园中出现的、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是大学生生活、心理在语言中的折射。校园流行语是一种大学社团的语言,根据徐大明的定义:语言社团是根据语言行为和语言态度的差别而区分的自然交际聚合体。[1]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场所,校园里流行的语言也具有独特的校园风格特色,成为有别于其他言语社区的言语标志。

一、流行语分类

学界对流行语有不同的分类,有的从语言组成单位上分类,分成汉语词、英语词、短语、句子等几类;有的从表现形式上分类,分成旧词新义、缩略语、仿词(句)、谐音借字、隐喻或借代、数字词等几类;有的按照其来源分,有的来自于流行歌曲,有的来自于电脑网络,有的来自于影视剧,还有的来自于地理历史等书籍。我们从内容上对其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反映学生学习就业的词汇。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因而与学习相关的流行语比较多。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试图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校园生活空间,达到自我解压和心里慰藉。这一类流行语涉及学习、考试、毕业求职等方面的流行用语。反映学习考试类的,有一部分消极的内容,如翘课、蹭课、挂了、裸考、分不在高,及格就行,也有一部分积极的内容,如考研、考寄(考 GRE)、考托(考TOEFL)等;反映就业类的,如毕业即失业、猪一般的生活、面霸等,真实地再现了如今难找工作的现状。这一类词语以负面词语居多,反映了大学生在学校里面临的较大的学习压力和找工作的压力。

反映日常生活的词汇。包括反映爱情生活的和休闲娱乐生活的。如黄昏恋、来电、轧马路、出去甜蜜一下、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校园找;反映休闲娱乐的主要指大学生上网、聚餐、在宿舍休息等内容,如QQ、灌水、菜鸟、腐败、研究国粹(打麻将)、学习文件(玩扑克牌)等。

反映人际交往的词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不大,大部分是和同学以及老师之间的来往。它包括称呼类,如偶、美女、帅哥、老板、研究(烟酒)生、小白、GG、MM等;评价类,如帅呆了、酷毙了、长得安全、你太有才了、I服了U、做人要厚道等;日常交流类,如偶像、青蛙(丑男)、恐龙(丑女)、天才、小case等。这一类词汇有它自己鲜明的特色,同学们运用戏谑又形象生动的称呼拉近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反映情绪方面的词汇。大多表现出大学生面对困惑需要排遣的心情。一类是语气类词语,如哇塞、哦耶、噗~,大多表示惊叹之情;一类是心情类词语,如 无语、崩溃、晕、倒、郁闷、吐、恶等,有的表达对别人的做法、观点不屑一顾或无奈的情绪,有的表达了震惊、不满、难以置信、愤懑的情绪。

二、流行语成因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校园流行语的产生和流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大环境对校园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有密切的联系,也反映出在校大学生心理上的特点,同时还有流行语自身的特征。

1.社会的急速变化对校园流行语形成的影响

美国学者布赖特在《社会语言学》中提出“语言和社会结构共变”理论,[2]认为语言是一个变量,社会也是个变量;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从而引起种种变化。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具有创新意识,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些心理都通过校园流行语反映了出来,如在压力面前发泄出无奈、抱怨甚至气愤的情绪,用“有没有搞错、崩溃、你以为你是谁、心里拔凉拔凉的”等词语。这些是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曲线反映,表现大学生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心理困惑。

2.大学生多维度心理对校园流行语形成的影响

语言是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表白,流行语作为一种变化着的符号表征,能够敏锐的反映社会心理的变迁,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心态。正是拥有这样表达需求的文化心理,才有流行语的形成。

(1)大学生社会心理的表达诉求

出生于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发展成长的,这一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也在快速地发展、演化。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已经形成了某种表达诉求的社会心理,但在语言系统中暂时未找到合适的语言形式,从而形成大众心理需求与语言表达之间的矛盾。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感悟时,一旦能拥有表达人们社会心理的语言,便可能迅速成为流行语。如这两年流行的“囧”、“给力”能充分表达人们的心理诉求,是社会流行语的同时,在校园里也有很广泛的使用群体。

(2)娱乐化、求新求异心理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上的文化潮流也发生了变化。在审美取向上,港台电影电视的流行,其中充斥着戏谑的、无厘头式的语言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年轻人的影响很大,他们模仿并在校园里使用。这种完全不同于他们父辈们的语言,以其消遣、娱乐、滑稽、嘲讽、夸张、趋俗为特点的大众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支,流行语中的俏皮风趣、夸张幽默、调侃戏谑与玩世不恭的意味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因而在校园迅速蔓延开来。同时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态,也使他们对新词语充满了好感,在日常交往和表达中更愿意使用鲜活、生动、新奇的词汇,而陈旧、古板的词汇却往往不受青年人青睐,很多学生把创造使用新词作为一种时尚。诸如“特困生”意思是“上课就犯困”、“偶像”被指“呕吐对象”、“天才”被解释为“天生的蠢材”等,都被大学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3)简洁化、快餐化心理

新世纪以来,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是快节奏的,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大量的信息,快速交流成为人们的需求,使用简洁化的语言成为人们追求的表达方式,短小精悍的词语往往成为流行语。尤其是大学生,他们使用短信、聊天工具时更是大量使用短小的英文、数字等缩略语,像BF(男朋友)、771(亲亲你)、我T你(我踢你)等词语就是最好的印证。

3.传统语言形式变异对校园流行语的影响

陈原先生指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凡是活的语言,应该说,无时无刻不在变异中……可以说,没有变异就没有语言的发展。”[3]高校校园流行语就是一种语言的变异,是青年学生这一特定言语社区的话语象征。校园流行语的使用,活跃了学生们的言语交际,给校园生活带来了新气息,也为现代汉语语言系统注入新的活力。

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构成部分。词汇的变异是比较显著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比较新的事物,语言中就会迅速地出现与之相应的新词汇。大学生为了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也为了追求简洁明快的表达效果,营造轻松和谐的话语氛围,往往在彼此交流中打破语言常规,通过谐音、反语、夸张、旧词新解或缩略等方法创造出一种新的言语模式。

校园流行语语言变异有几种形式。第一种是谐音词。利用某些词语读音相似的特点,在不改变原词本意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流行语。如“引进外姿”模仿“引进外资”,指找其他班的女生做女友,“每周一哥”模仿“每周一歌”,形容某女经常更换男友,又如“大喜之日”表示要洗很多衣服,“铁托”意思是铁了心考托福的人、“战斗英雄”指的是努力消除青春痘的人,“稀饭”谐音“喜欢”,能含蓄又诙谐地表达出学生的爱慕之情等。

第二种是旧词新义,这些词本来就有,但在校园流行语中,却改变了一般的词义和词性。这些词的使用中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不能按照它们原有的意义去理解。如“早恋”指早晨锻炼,“神童”指神经病儿童,“蛋白质”指笨蛋白痴神经质,“可爱”指可怜没人爱,“熊猫馆”指女生宿舍等。

第三种是派生词。它是产生新词语的一种最便捷的方式,年轻人出于追求创新与轻松幽默的目的,利用构词法和原有语素创造了诸如等别具特色的词语。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概括新事物、表达新思想的需求。如仿“校花”派生出校草,仿“班花”派生出班草,仿“钓鱼”派生出“钓虾”,仿“晒太阳”派生出“晒月亮”,仿“白痴”派生出“花痴、睡痴、玩痴、自习痴”等,花样辈出的流行语幽默有趣、活泼生动,具有浓郁的校园气息,鲜明地体现了造词者思维的活跃。

第四种是英语单词、字母、数字与汉语词的结合词。把汉字、字母、英语单词或数字等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另一种新型的校园流行语。像“幸福ing”(幸福着呢)、“小case”(小意思)、“who怕who”(谁怕谁)、“有空Q 我”(有空用QQ 联系我)、“根号2”(矮个子)、“E 网情深”(一网情深)、“8好14”(不好意思)等等。

第五种是缩略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们也在追求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讲求务实高效,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义。因此,校园语言出现了一些缩略语,如“爽”是爽快、清爽的省略语,指舒服、过瘾、带劲儿,“菜”从网络流行名词“菜鸟”而来,本指入门级电脑用户,于是“菜”就具有了差、差劲的意思。更有特色的是,还出现了运用拼音或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结合而成的缩略语,如 “BT”(变态)、“PMP”(拍马屁)、OIC(oh,I see)(我明白了)等。这些缩略词简约、生动,独具校园风味,表达语义高效。

校园流行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这些富于情趣的、有幽默气息的语言,传达了他们的感情,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它对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对智慧的深层次挖掘,以及对大学生情感的充分释放都是有益的。流行语体现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在校园流行语中有一些粗俗、消极的语言,从某个侧面反映了部分大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发泄和自我放纵,一些含有讽刺挖苦的流行语也折射出少数大学生心态的不健康和在生活压力下的无奈和自嘲心理。我们认为,当前全盘否定校园流行语是不可取的,教育者应该顺其自然,加以引导,把握好尺度,引导学生避免低级庸俗的模仿,注重自身文化内涵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其中不规范使用的词语,比如不规范的拼音缩略语、汉英混合语、仿写词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代汉语规范,需要对其加以规范。学校应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政策,净化校园语言环境,正确运用汉语规范标准对校园流行语进行适当的规范,使校园语言文字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1]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W·Bright.Sociolinguistics[M].The Hague:Mouton.1966.

[3]陈原.社会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0(06).

猜你喜欢
流行语词语词汇
容易混淆的词语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流行语大盘点
找词语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巧借 流行语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