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不利与梅核气

2013-03-31 12:21高玉强林洪生张玉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梅核气咽部妇人

高玉强,林洪生,张玉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北京 100053)

关于梅核气的讨论历来有之,角度也是多种多样,联系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延伸,然而就目前现状看来,“梅核气”似乎成了咽喉不利的代名词,有诸多滥用误用的情况。如果它只是个描述咽喉不利的病名,其范围可以非常广,包括的疾病种类也会相当多;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痰气交阻于喉间的“半夏厚朴汤证”,其范围将会大大缩小,而显然,从文献对于“梅核气”的记载来看它属于后者。文献多记载“梅核气”之病名始见于宋·朱肱《南阳活人书》,原文描述道:“梅核气……塞咽喉,如梅絮样,咯不出,咽不下。”然私下翻阅《活人书》却未见相关记载,不知是否版本不同亦或是以讹传讹之故。姑且引孙一奎之描述,《赤水玄珠》卷三:“生生子曰: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又曰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此番描述与《金匮要略》中梅核气的表现“咽中有炙脔”较为吻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廿二》中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炙脔”即是烤肉,与梅核气只是命名不同,实际都是讲有物黏附于咽喉,咽不下去,咯不出来。

先分析半夏厚朴汤的原文,大部分人都把重点放在了炙脔上,认为它是解开此病病机的关键,因此通过查阅古文可以基本确定“脔”是肉的意思,而炙是“烤”的意思,甚至还有研究者[1]认为脔并非普通的禽蓄兽肉之块,而应该是鱼肉之块,而鱼肉多含骨、刺,易卡于咽。问题是这到底与本病的病机有多大关系?无非是有物梗阻于咽喉,至于到底是兽肉还是鱼肉对于推断病机来说意义不是很大,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之“咽中如有炙肉脔候”中描述其病机:“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于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因此本病的病机应该是痰气交阻于咽喉。其实,原文已经给出重要线索,便是“妇人”,此病在“妇人篇”与“脏躁”所去不远,这一得病人群的特殊性提示了妇女易犯气机郁滞的毛病,女子以肝为先天,一方面强调肝血的滋养对于女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说明肝气条达更是难能可贵。妇女在当时地位低下,遇到不遂心之事往往敢怒而不敢言,因此多有气郁之病,肝气郁滞不能行条达之性则土湿集聚,容易生痰。这也比较符合《金匮要略》在开篇中强调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点。又如《内经》中载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又如“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都说明肝经与咽喉有着重要的关系。而《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也提到:“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咽既在上部,主地气,脾胃之痰湿由上逆之气所引而聚于咽喉则呈梗阻状,疾病最初的诱因仍是气郁,故方中以破气,降气为主。至此,该病的基本病机已经清晰,气郁是痰阻的根源,痰气搏结是病机的关键,因此临床上用加味逍遥散[2]、旋覆代赭汤[3]、苏子降气汤[3]甚或补中益气汤[4]等调理气机的药,效果良好。

然而,撇开“梅核气”不谈,咽喉不利,如有物梗阻的情况还有很多种。《诸病源候论》之咽喉不利候:“脏腑冷热不调,气上下哽涩,结搏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咽喉不利。”可见五脏六腑的气机不调都可以引起咽喉部的不适。参照经脉与咽部的联系可以发现足太阴脾经“夹咽,连舌本”,手少阴心经“夹咽,系目系”,手太阳小肠经“循咽,至目内外眦”,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督脉为病嗌干,”“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这说明诸多经脉都过咽或者与咽部有直接联系,因此经脉不通畅时反应在咽部也有可能出现梗阻不适的症状。闻庆汉[5]发现颈椎骨刺增生压迫食管引起的临床上称之谓“食管压迫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正是咽喉中如有异物感,象医经上所述:“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进,吐之不出,重者吞咽困难等,酷似梅核气。这类型颈推在骨刺形成阶段,X线检查常显示阴性时,容易被当作梅核气调理而无法奏效,通过推拿按摩手法改善颈椎问题之后甚至可以起到完全治愈的效果。李道本等[6]发现咽部疾病与胃病关系密切,如很多咽部不适感与慢性胃炎、食道炎、消化性溃疡等有关。

另外,梅核气还需与喉痹等疾病鉴别开。喉痹是指以因外邪侵袭,壅遏肺系,邪滞于咽,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或虚火上灼所致的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咽痒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咽部疾病。如《金匮要略》之“肺痿痈咳嗽上气”篇描述道:“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这里说的就是虚火喉痹,而如果虚火喉痹症状表现并不明显,仅仅为咽部梗阻感,则与梅核气极易混淆。《医效选录》记载:初遇咽部梗阻症状时,也用过半夏厚朴汤以及四磨汤、四七汤之类,然或短暂有效或梗阻更甚,于是尝试着从火郁气逆着想,用麦门冬汤治疗,取得效果之后又用类似的蒌贝养营汤、滋水清肝饮、一贯煎等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由此可见,并不能把所有的咽部梗阻都概称为梅核气,相反,梅核气的范围相当狭窄。因此,临床上遇到咽喉不利时需要仔细辨证,同时要有整体观念。

[1]丁德正.试析《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及其治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4):349-350.

[2]许成群.梅核气病机浅识[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1):16.

[3]朱敏敏.升降法治疗梅核气[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2(1):27-28.

[4]顾仲道.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梅核气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1(3):13.

[5]闻庆汉.咽中有炙脔,非概为梅核气浅谈[J].黑龙江中医药,1988(5):21-22.

[6]李道本,陈泽民,翁行善.胃咽相关现象及其证治体会[J].中医杂志,1995,36(1):287.

猜你喜欢
梅核气咽部妇人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梅核气”腹针治疗的临床研讨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沈洪教授辨治梅核气经验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犬 人
212例古今梅核气医案研究*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高僧与妇人